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如今,新手父母隊伍中80後居多,甚至90後也已經加入。但,成為新手父母的這代人當中獨生子女居多,有些自己都還沒有脫離父母的照顧……

於是,他們查閱各種育兒資料、購買各類育兒書籍,在育兒準備上做足了功課。但,自從真正升級為父母那天開始,才發現育兒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本摸不透門路,實戰過程總是遇到一些育兒難題不知所措!

那麼,究竟如何育兒才是正確、科學的呢?

在育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家長教育孩子總是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大人的思想去教育孩子。先來看看下面這些現象,是否一樣存在於你身上呢?

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孩子:想要玩沙子。

家長:太髒了,有細菌,吃到嘴裡怎麼辦?弄到眼睛裡怎麼辦?不能玩!

家長這種做法,從健康衛生角度來看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深究,這種育兒方式:剝奪了孩子愛玩的天性,阻斷了孩子的探索認知能力。

家長可以提前告知孩子沙子是什麼物質,它不可以放進嘴裡吃,但可以用手感受它。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沙子堆城堡、挖地道、建溝渠、大壩等,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力、想象力;並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其他小朋友的玩沙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協作、分工能力。

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孩子:拿起掃把,想要像媽媽那樣掃地。

家長:掃把那麼髒,你拿它幹什麼?快放那兒!

孩子:站在水池邊,想要像媽媽那樣洗完。

家長:你手那麼小,根本拿不住碗,別再把碗打碎了……

在孩子眼裡,原本像遊戲一樣好玩的勞動,因為家長的擔心,讓愉快又好玩的勞動變成了一種禁忌。

家長這種做法,久而久之會讓孩子會認為,不會做家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慢慢形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

如果孩子想要模仿家長做一些不存在危險的家務勞動,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可以讓孩子嘗試,哪怕孩子做的並不是很到位,可能地掃的並不乾淨,碗刷了還有油……也不要怕孩子的衣服會弄髒。孩子沒做好,家長可以再做一遍,衣服髒了可以換件乾淨的。

家長對孩子這些主動參與家務勞動的行為,要進行鼓勵,並適當引導,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勞動是一種美德。同時,在孩子親自體會了做家務的辛苦後,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平時打掃衛生、做家務的時候也很辛苦,我們都要保持家裡的乾淨整潔,不隨手亂丟亂放玩具。

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動手能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

家長:你要聽話,乖乖的,不懂的不要亂講……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的探索未知,有太多事情都是他不懂、不知道的。

家長長此以往給孩子灌輸“不懂的不要亂講”,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說錯話被人笑話,而對不懂的事情不敢問“為什麼”;而且,因為害怕說錯話,就會讓孩子只懂得從眾,沒有了個性的體現,並會讓孩子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繼而缺乏創新、創造能力。

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主要圍繞遊戲進行,父母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讓他們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並積極發問、努力尋找答案,哪怕結論是錯誤的,仍然要鼓勵孩子努力試錯,從遊戲中不斷探索未知,快樂成長。

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抗擊打能力,同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孩子很聰明,學習知識很快,但是脾氣卻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

家長:沒關係,長大就好了,只要學習好,什麼都無所謂。

家長一定要記住:孩子的成長,首先要培養他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人要先成材,才能成人”的原因。家長不能捨本逐末,把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培養給忽視了。

俗話說“三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不無道理,7歲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期,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對孩子耐心疏導,而不是上來就發脾氣,孩子會高度模仿自己的父母,而且這種模仿能力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孩子有不好的習慣,要及時糾正,否則這種壞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初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科學育兒?

家長輕鬆育兒的準則

1. 不要讓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影響孩子

這絕對不是一句危言聳聽的話,無論你的言談舉止,還是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孩子會高度模仿家長,家長做什麼,孩子就會從中去學習什麼。

所以,作為家長,說話、做事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我這麼說、這麼做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然後再去說、去做,將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 儘可能多的參與孩子成長過程

孩子的快樂成長,需要家長的真正陪伴。

可能你會發現,有些家長坐在孩子身邊,就認為自己是在陪孩子,可是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他卻在玩手機,或者做自己的事情,這並不是真正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是需要你和孩子進行互動,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玩益智拼圖、進行角色扮演;陪孩子一起讀書,畫畫等。

3. 不要對孩子干預太多

上面說到家長要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但不是要你過多的干預孩子。當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最好不要打斷他,這樣有助於培養他們集中注意力。

家長在配合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習慣的同時,要注意不要破壞孩子原有的好習慣。

4. 與時俱進地調整育兒方式

多學習一些先進的育兒方法,保持與孩子同樣的發展步伐。

孩子在慢慢長大,不要把孩子一直當不懂事的小孩子來看待,要考慮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育兒方式。

5. 努力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家長要儘可能地引導孩子自己獨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意識。孩子成功人生的道路上需要這種品質。很多家長可能把孩子的獨立與叛逆劃等號。其實,孩子在慢慢長大,會渴望獨立,因為這是人的天性。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一同幸福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