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受疫情影響,全國多數地方的孩子,還宅在家裡,不過也有個別地方的孩子,已經開始復課了。

而這第一批開學的孩子們,也是過得不太順利。

這兩天網上就流傳一段小視頻,一個小朋友到了學校,因為放假放了太久,找不到自己教室了。

有學校的老師問他:“你上幾年級?”

孩子帶著哭腔回答:“我很久以前上一年級……”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除了找不到教室,補不完寒假作業也讓不少臨開學的孩子急得夠嗆。好多孩子假期一直在偷懶,結果現在臨到開學,知道老師要檢查,只能加班加點的趕工。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連中國警方在線都發微博提醒父母們,這段時間:

“類似於孩子在家不好好上網課、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孩子不寫作業玩遊戲而產生家庭矛盾、孩子離家出走等警情,全國各地警察蜀黍表示接到的數量著實是不少了。”

其實孩子在家的這段時間,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的寒假作業,是沒有太大壓力的。

多數孩子開學前才臨時抱佛腳,突擊完成作業,都是因為平時養成了拖延、磨蹭的壞習慣。

我身邊就有媽媽吐槽自家娃:

“我家上網課,一會上廁所,一會要喝水,磨蹭半天都下課了,真是急死人。”

還有的說“我家學習不喊不動,催了更慢,做幾張試卷能耗到半夜。我和他爸都雷厲風行,怎麼就生出這麼個磨蹭的主。”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謝爾頓》

有的甚至痛心疾首地表示:“以前我只是覺得娃有點拖延,現在發現他簡直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從媽媽們的焦慮中,我們發現,孩子做事拖延,儼然不僅成為許多家長的一塊心病,更是阻礙親子和諧的一大障礙。

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項目負責人在整理系統數據時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者都要等到截止日期,才會提交數據。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由此發現著名的“萬有拖延定律”

連精英都有拖延症,更何況是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先得放寬心,找到“病源”,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父母的“快快快”才是孩子拖延的元兇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常會和孩子這樣說話。

孩子學穿衣沒多久,“你快點,從這兒開始套,都幾點了還沒好。”

孩子才會自己吃飯,“快點吃呀,又撒了,這麼慢,飯都涼了。”

孩子剛有題不會,“你快點想,怎麼還沒做出來,到底會不會?”


“快快快”現已成為多數媽媽的標配口頭禪。

美國甚至有位女演員為此創作了一首《媽媽之歌》,引發瘋狂點播。

“起床,快起來!去洗臉,去刷牙,記得梳頭!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啊!快起來!……

但在我們急切地催促下,孩子非但沒有“快”,反而越來越“慢”,彷彿和父母對著幹。

有時養育孩子,放慢比求快更有效。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種子,它生根,發芽,成長都需要良好的環境和土壤。一味地求快,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反而事與願違。

父母越是急切地催促,大聲呵斥,孩子越容易出現,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過強,而出現反抗的心理。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父母的包辦讓孩子享受拖延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中有一句話“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鉅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全世界操心的父母都一樣,從孩子起床開始安排,一直忙到孩子入睡才休息。

除了不能替孩子學習之外,很多操心的父母能給孩子做的幾乎都包辦了。

但是,當我們幫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好,孩子反而變得更拖拉。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謝爾頓》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見過這樣的情景。

“這題你做的不對,選B,那題少了S。哎,你倒是繼續寫啊?”

“媽,我不會,這題也看不懂。”

當父母事事包辦之後,孩子開始享受對父母的依賴,從而漸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自誕生之日起,兒童就需要逐步擺脫對他人的依靠,最後在自己在精神上也達到獨立。

無法獨立的孩子,如何能不拖延?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孩子拖延,有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

美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在他的著作《拖延心理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論述:“拖延的毛病,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圖片來源:電影《亨利之書》

孩子明明也想學習,但總擔心自己做不好,缺乏自信。心理上過度緊張,最後演變成恐懼。

他也想做完成閱讀,練習算術,但總怕自己做錯。既擔心老師訓斥,又怕父母責罰,最後就乾脆用拖延為藉口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

若孩子長期處於一種緊張的壓迫中,對自己沒有信心,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形成拖延的性格。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警惕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困難戶”

曾經看到網上有家長訴苦:“學校作業實在太多了,才小學就要做到12點,家長經常陪著熬夜,初中了可怎麼辦?”

但卻有同班的孩子在同等作業量的情況下,不僅能完成作業,還有餘力進行其他活動。

由此可見,造成孩子經常熬夜的原因未必真的是作業多,而可能是孩子時間管理困難。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下面幾種情景時常在我們身邊發生。

孩子寫作業,不是摸橡皮,就是玩尺子,要麼就是折會兒試卷。家長等的黃花菜都涼了,他愣是半天沒動筆。

孩子總覺得時間充裕,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不到非做不可,絕對不會行動。

正如赫胥黎說:“時間最偏私,給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無法掌控時間的孩子,最終只能被時間奴役。

孩子拖延症不是病,但拖延起來要人命。

只有找到孩子拖延背後的真正原因,運用正確的方法修正,我們才能幫孩子戰勝它。

具體如何做,我們一起來學習。

☛01.用對“後果教育法”。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提出“自然後果法”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犯錯,造成不良的後果,就讓他親身體驗並承擔自已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從中接受教訓。

這種教育法如今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如果沒用對,只能收效甚微。

運用後果教育法一定要遵守5R原則:

•Rule 規則:

要先有規則。如果家長沒有先和孩子規定21:00前要完成作業,那孩子延遲就無權大聲呵斥。

•Revealed in Advance 預先告知:

孩子年紀尚小未必就能明白拖延產生的嚴重後果,如果家長不能預先告知,那面對後果孩子很可能茫然而不知所措。

•Respectful 尊重:

平等地對待孩子,不要高臨下,做到和善而堅定。

•Related 相關:

後果教育必須與孩子的行為相關。

不要將直接後果教育和間接後果教育混為一談。

比如孩子把果汁灑了,就讓孩子自己打掃,而不是懲罰他今天不要看動畫。

•Reasonable 合理:

孩子弄灑果汁,打掃那一片地方就可以,但是你去命令孩子將整間房子全部打掃乾淨,就是顯得不太合理。

面對不合理的懲罰,孩子很可能委屈而心生怨恨。所以我們不但要用,更要用好“後果教育法”。

☛02.拒絕做完美主義家長

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或者給孩子過高的期待,告訴孩子犯錯也是一種成長,鼓勵孩子戰勝恐懼心理。

任何事情多嘗試才能成功。先完成再完美。

☛03.運用沙漏或者計時器,設定截止時間,讓孩子明確目標。

一開始就知道截止時間,孩子才能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有一定的緊迫感孩子才能朝著目標努力。

☛04.運用時間管理優先矩陣圖理論

孩子經常會因為沒有條理,導致事事做,而又都沒能按時完成。

這時候,家長如果教孩子形成自己的時間管理的優先矩陣,就能事半功倍。

先和孩子一起梳理一天要做的事情,按事情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分成以下 ABCD四類。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只有按照科學的先後順序,孩子做事才能高效,不拖延。

☛05.五秒鐘法則

一個叫梅爾.羅賓斯的美國家庭婦女想到了一個神奇的辦法來克服拖延症。

有一天,她看電視廣告:“一隻火箭發射倒計時:5、4、3、2、1,發射!”火箭點火,一飛沖天。

於是她靈機一動,每當她想拖延時,她就在心理倒數:5、4、3、2、1,發射!

當最後一個數字開始時,她立即開始行動。她用這個方法不僅幫她克服了拖延症,還登上了TED演講,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孩子每次想拖延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用“5秒鐘法則”。屏蔽當下想偷懶的感受,“逼著”孩子必須行動起來。

☛06.降低好習慣“活化能”,提高壞習慣“活化能”。

活化能”指的是:人們在做某個行動開始,要消耗的初始能量。

比如孩子既想在書桌上做作業,又想玩橡皮尺子。

這時,我們把桌上多餘的東西放遠,如果孩子想玩,就得起身走到很遠,拿了才能玩。這個過程需要多的“活化能”,由此他可能就直接放棄,專心做作業了。

☛07.原諒孩子的拖延,調整家長的心態。

面對孩子的拖延,家長自己不要先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慢,低人一等。

父母的情緒會極大影響孩子,當我們心理上放鬆,給孩子一定的調整空間,靜待花開,你會有驚喜的收穫。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理想的完美狀態:做事果斷,執行力強。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面對孩子的拖延症,比起指責、抱怨、放棄,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第一批開學的人怎樣了?看完上網課的孩子沉默,父母:讓你磨磨磨


圖片來源:電視劇《大小謊言》

好的親子關係是:我能夠看到你的不完美,但我願意和你共同成長。

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如果你的孩子也有拖延症,那麼這幾種方法你值得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