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子路四位學生座談新譯

11.80子路,曾皙①,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②!毋吾以也?居則曰③:'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④,加之以師旅⑤,因之以饑饉⑥.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⑦!"夫子,哂之⑧."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⑨!""赤,爾如何?"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⑩,端章甫(11),願為小相焉(12)!""點,爾如何?"鼓瑟希,鏗爾(13)!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14)."子曰:"何傷乎(15)!亦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16),春服既成(17),冠者(18):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19)!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與?""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6.11.26)

譯:某天,有子路,曾參的父親: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學生,陪侍坐在老師的身旁!這句頭文字據傳是後人所加.

孔子,說:"我雖然僅比最年長的曾點大了4年3個月!如今就沒有人再用我了呀?你們年輕平時也經常抱怨說:‘人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聘用自己呀?'那麼現在真有人家要任用你們了!如何憑各自的才能為國為民啊!也不要以為面對老師不好意思說?"子路,輕率不謙讓就搶先對荅,說:"如是在有一千輛兵車四千匹馬十萬兵士的中等諸侯國家,外憂受制於:在周邊大國中間被包圍挾持,師旅強兵壓境的威脅.內患受困於:旱澇饑荒入不敷出國家財經拮据囧境.只要讓我有所作為治理三年,與原來以前相比之下,就可以使人民有保家衛國的勇氣,並且也能知道做人的規矩了呀!"孔子,聽了微微一笑而問:"冉求!那你能如何?"冉有,對荅,說:"如有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城邑,我也能有所作為治理三年.相比之下也就可以使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至於如何用禮樂教化,那就只能等待君子來實行了?"又問:"公西華!你能怎麼樣?"公西華,對荅,說:"不能說我有多大能耐?凡是不會做的事,我只要認真的學習,怎麼會不行呢?譬如:在宗廟祭祀典禮或諸侯會盟時,讓我穿戴上禮帽禮服,志願作為一個禮儀主持就能做好贊禮的小儐相了!"孔子最後問在彈瑟的曾晢:"你說說又能如何?"曾皙,聽到老師問話?就放慢節律鏗然一聲結束放下瑟,然後挺腰直跪,對荅說:"我要說的可能與三位所說的不一樣吧?"孔子,說:"這也無妨啊!他們亦不過是各自交談自己的志願呀!"曾皙,就說:"要使人民都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田園生活,譬如說:能在晚春入夏時節,農桑耕種勞作已都完成,天氣也暖熱起來.約了五六個成年人,帶上六七個青少年.同去沂水河沐浴,再到祭雨的舞雩臺上兜風,然後吟唱著詩歌回家!"孔子,聽了無比感嘆的說:"我贊成,曾皙,所說的志願呀!"三個同學就出去了,曾皙落後.曾晢就問老師,說:"那他們三個說的話,有什麼不妥當嗎?"孔子,說:"他們也不過都是說說各自的志願就是了!"曾皙,說:"那您怎麼要笑子路呀?"孔子,說:"治國都要以禮,子路,也不禮讓只顧自己搶先說話?所以笑他!"曾皙,說:"只是那,冉求.說的不是國家嗎?"孔子,說:"怎見得:有六七十或五六十方圓的地方,不是國家呢?"曾皙,又說:"至於,公西華,說的也不是國家嗎?"孔子,說:"有宗廟祭祀典禮制度,能與各國外交會盟,這不是諸侯國家那又是什麼呢?公西華,謙恭的說:做個小儐相,那誰又能做大儐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