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在大環境發展的洪流之下,開始踏上正念之旅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逐漸向內省,開始看到自己多年來在“自動導航模式”下發展出的格局,

也開始著手斷掉“自動導航模式”...


正念是生活,也是輔助我們的工具,現在,我們將他們的正念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 Zeta

練習:正念呼吸 20min

總結:當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吸氣與呼氣的時候,由於今天鼻子有點不舒服,所以感受不太好。之後將注意力放在腹部,並用手去感受腹部隨著呼吸的起伏。因為手能夠很明顯地覺察到這種起伏狀態,因此這個感受更強烈更好一點。

感受:首先,我也和一些小夥伴一樣,一閉眼腦子裡就很多雜念,一團糟的感覺,思緒很容易跑掉。

而且對外部環境的覺察更明顯了,稍微有一點什麼響動就容易把我的思緒帶跑。而且我可能在一開始就預設了,不能讓自己走神的目標。

於是乎不斷地走神會加重這種情形,並不能讓自己更好地安定下來。冥想是一面鏡子,冥想開始後,任何思緒都可能產生,這些都是你日常身體狀況的真實反應,並不是冥想這項活動所帶來的。

你要做的就是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思緒走神之後將它重新召喚回來便是了。不能做事先的預設,諸如走神是不好的,對走神太苛責,這都是不需要的(思緒就像一個小孩子,過分苛責會適得其反,要講道理的嘛)。只需要在走神時,靜靜地呼喚回來即可!

其次,我的背挺直的時候,會有那麼一點點覺得不舒適,因此會讓思緒對背部有過多的感覺。可能是因為和平時坐姿不一樣,那麼平時坐的時候要注意了。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 千榕

練習:正念呼吸

總結:早晨是個好時間,身體和精神尚未完全甦醒,前一天的壓力、焦慮和失落被暫時地放下。冥想拉長了這一段時光,不計較過去,不擔憂未來,一切都在當下這一刻。

大家提到的接納自己的走神或身體的感覺對我很有啟發,它們的好與壞其實都是自己的評判。

當我前兩次走神時,我有些著急,思緒反而更發散了,身體上的痠痛感也更明顯,就像“淘氣的小孩兒”;而當我更專注地觀察呼吸,放鬆整個身體,時不時冒出來的想法只不過是飄浮的雲朵,而我自己就像一整個天空,任由它們來去,這種感覺非常奇妙~我要繼續摸索和熟練開啟這種進入專注的方法。

感謝大家的引導和答疑,我打算在今晚睡前再冥想一次!也祝大家一天好心情~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鴻

練習:正念呼吸 20min

總結: 靜——放空思想,放鬆全身,注意呼吸。

由於本身是中醫,經常接觸養生靜功的練習,對於晨起冥想很熟悉,其實無論瑜伽、冥想或靜功、打坐,萬物生命的基礎離不開呼吸二字,人類閃光的思維不會因時空或國界距離產生代溝,正如思考生命意義的覺悟者們,終會在某一階段的同一領域相遇,產生思維碰撞的美麗煙火。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 蟲木夕

練習:正念呼吸 20min

總結:️這是我第二次做冥想,經驗依舊是不足的

️總是過多的在意坐姿是否正確,刻意去控制了呼吸的頻率,但好在後邊拉回來了

️冥想期間走神了5 ~6次,大多是被生活中一些瑣事所影響

️冥想過程中出現了犯困的現象,仔細想了想這陣子休息時間比較少,是身體發出的信號

️做冥想時,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呼吸由深至淺,想象著或許會有某一粒塵埃,伴隨著空氣,直至我的鼻腔,沿著某一條管道落地(不知道我這個想象會不會反而在干擾我的冥想)

️做完冥想結束後,很明顯感受到了身體如鉛一般沉重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一動不動乾坤動

練習:正念呼吸10min

總結和感受:兩覺睡到六點半,躺在被窩裡聽了一遍,下午跟著回放打坐。

意念著一呼一吸,或者一呼一吸就是意念。這也就是永恆了,可以永遠這麼端坐下去。不知過了多久,我聳了一下肩,又動了一下腿,兩隻手也挪了地方。

開始變得侷促不安,疑心病也犯了,一呼一吸是胎息還是太息?呼吸的是當下還是當初?我便睜開了眼,一看只有10分鐘的時間。為什麼侷促不安?為什麼疑心病犯了?

定了定神我意識到:概因只在乎冥想的結果,不注重打坐的過程。我進而意識到,正念冥想其實具有濃郁的信仰氣息,又其實挺接近哲學的,而這是多麼的重要,它帶給我們智慧,療愈我們的身心。

而只要是哲學或者信仰,它必定是一個過程。一個受到重視的過程!但願這些總結和感受都變成冥想,實現我生命的場……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by Anna

練習:身體掃描

總結:屋裡有點冷 ,不過當我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腳趾,手或者膝蓋上的時候,那裡好像忽然有一股熱,周圍細微的感受也被放大了。

忽然想到了一部紀錄片,講的是人體內部的各種活動,我的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工作來供給我的營養,熱量還有活力,以後要對他們有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呀~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永恆

看到好幾個夥伴提到走神, 再強調一下,走神太正常啦~不走神才不“正常”呢,

所以對於自己走神不用過於糾結 苛責。


看到走神,及時的拉回就好了,再走神,再拉回,慢慢地,走神頻率自然會減少


這期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下次再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