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疫情感想#

內向和外向兩種人格特徵並無好壞之分,但是內向的人常常表現優柔寡斷,這導致許多人對內向的人有偏見,並認為他們沒有能力。

優柔寡斷的原因:

一般來說,內向者會顯得性格較為“軟弱”,他們很害怕與他人發生衝突,所以為了不得罪甚而討好別人,他們會陷入所謂的“選擇困難症”中。

例如,在做決定之前,他們會不必要地徵求很多人的意見導致浪費大量時間,在做決定之後,他們又會感到後悔,責怪自己沒有做出最好的決定。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諮詢案例

如下為一個諮詢案例,我們姑且稱來訪者為“小悅”。

小悅對大學生活感到相當不適應,當她看到其他人在各種學生社團中如魚得水時,她總是很羨慕,她經常問自己:“我該怎麼辦?”因為優柔寡斷,她錯過了很多交朋友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孤獨,最終小悅不堪其苦,選擇了做心理諮詢。

諮詢師發現那個看上去不自信的女孩實際上有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但問題是她的家人給了她太多的愛,這導致她缺乏獨立性。

從她年幼時起,她就一直過著被寵壞的生活,這導致她對父母的極大依賴,以及自己處事的優柔寡斷。

因此,小悅性格內向和優柔寡斷的原因在於她在原生家庭階段對父母依賴的不健康持續。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精神病學家傑羅姆·S·布萊克曼在《101種心理防禦》一書中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傑里米認為,內向和優柔寡斷的人一般都存在“自我”和“客體”的混淆理解,“自我”是指自我,“客體”是指“自我”周圍的人。

在嬰兒期,孩子是“自我”,父母是“客體”。 父母會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因此“自我”和“客體”將顯示明顯的供求關係。

而在青年階段,“客體”將成為無法充分理解和滿足人們各種需求的同學,朋友和老師,這和他們的父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因此,“自我”與“客體”之間的關係將呈現出互惠互利的格局,許多孩子會發現很難接受這種關係的改變,從而使認知陷入混亂。

如果有了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以下三個方法。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一、走出舒適區,積累信心

對於那些一直待在舒適區不肯出來的“溫室花朵”,必須學會打破恐懼。

內向者確實很難像外向者這樣在各種社交場合進退有餘,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內向者喜歡深入交流和安靜的個性有什麼問題。對於內向者而言,他們應嘗試讓自己融入新環境,而不是停留在自己的圈子裡。

內向和優柔寡斷的人往往缺乏自尊。他們很容易給自己貼上“選擇困難”的標籤。

如果有一天,你走出舒適區,你會發現“不可控”並不可怕,因為不可控的生活才會鼓勵你制定計劃。

二、允許自己不完美

拿破崙·希爾曾經說:

不要等到一切都準備好了,永遠不會有絕對完美的東西。如果你必須等到所有條件都滿足了才去做,那麼你只能永遠等下去。

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只有變得完美才可以被別人接受,而偏執的追求完美往往會讓人難以行動。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一位在美國的留學生出國後陷入了極大的焦慮。

在中國,他被父母送到寄宿學校訓練獨自生活的能力。結果這個膽小的男孩逐漸成為一名社交達人,他變得能在任何場合中與每個人談笑風生。然而,到了美國後,他發現自己又變回了那個內斂的小男孩。

由於社會文化的差異,他覺得很難融入周圍的環境。

事實上,故事中男孩糾結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因為無法融入新的環境。

問題在於,他不能接受曾能夠控制全局的自己沒有能力應付當前的形勢。

從小內斂的他對人際關係有近乎完美的期望。其實,他不在乎自己能否和美國同事做朋友,他更在乎自己的能力是否完美。

人很難做到完美,每個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獨特的防禦機制,這也導致我們不能在每個環境中都保持同樣的狀態。

因此,對內向的人來說,接受自己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三、正念生活,活在當下

優柔寡斷的人在做決定時傾向於進行長期思考。而太多的思考只會使我們焦慮。

下面推薦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正念。

正念的概念起源於佛教。後來,麻省理工學院醫學教授卡巴金將其定義為一種心理治療。

具體來說,就是患者通過呼吸訓練來探索和接受自己。每一次認真的呼吸都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此刻的重要性。

性格內向者、優柔寡斷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作為一個內向、優柔寡斷的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很容易讓我們陷入焦慮。

這個積極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來幫助你擺脫你的思維困境。

請堅信只有不斷地嘗試和突破才能讓人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