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遊戲解碼傳統文化

日前,山東省藝術研究院與騰訊遊戲品牌《王者榮耀》攜手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圍繞傳統節日習俗及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展開文創合作,以“雲踏青”的方式迎接春日,喚醒大家對傳統節日的記憶。

其實,這不是遊戲與傳統文化首次聯姻。去年,山東省藝術研究院就曾與手遊聯合,譜寫八仙文化的新名片。搭載互聯網快車,以遊戲為切入點,將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已成為傳統文化解碼的新方式。

締造傳統節日的“國民記憶”

草長鶯飛四月天,傳統的踏青尋春、紙鳶寄情又迎來了好時節。這些習俗雖然古老,但也承載著人們吐故納新、期許未來的美好寄託。這個四月,在風箏之都濰坊,上演了一場別樣的“雲踏青”活動。

不同於以往的風箏會,山東省藝術研究院聯合騰訊《王者榮耀》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老師合作,將傳統的風箏製作工藝提煉出讓玩家感興趣的元素,融入到《王者榮耀》中。通過製作王者主題風箏,讓年輕人知道風箏製作工藝、親手參與制作傳統風箏,並通過與人氣主播連麥互動、設置懸念、現場風箏製作教學等多輪內容,為主播及廣大年輕觀眾展示風箏文化的獨特魅力。

搭載遊戲快車、與遊戲結合,這是傳統節日重新煥發生機的新路徑。但其實,遊戲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由來已久。早在2017年,《王者榮耀》就提出以遊戲IP為觸點連接文創生態,助力時代文化正能量的理念。自此,從敦煌“遇見飛天”到越劇“婉兒拜師”,從書法“上陽臺貼”到醒獅“獅舞東方”,越來越多文化瑰寶以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IP的全新形式,化為遊戲玩家的獨有記憶。今年,全新年度文創主題“國民記憶”也正式公佈,遊戲內外官方渠道也即將上線相關專區及主題頁,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締造傳統文化的“國民記憶”。

延伸觸角解碼傳統文化

在海量信息的互聯網時代,需要把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係,既要傳承和採擷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要吸納和融合現代文明的精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引領下發展。作為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山東省藝術研究院一直在積極探索非遺創新實踐,而將山東非遺項目與互聯網遊戲創新結合的方式還要源於幾年前的一次探索。

“這些年,將遊戲製作與一些傳統的文化元素和符號結合起來給人們帶來許多新意,包括日本等遊戲大國也在套用傳統的符號。”在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非遺所所長郭學東看來,這是非遺傳播和傳承的一種方式。“非遺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對於已經在一個歷史階段被凝固下來的經典必須原生態保護,必須是原樣的不要動。它已經被凝固了,已經特化了,這是不能改變的。而從另一方面來講,非遺的保護目的就是為了適用於生活,類似於軟件的執行程序。這是兩條路,非遺的基因保護下來是為了傳承,需要動用全社會的力量來傳承。”

在郭學東看來,非遺的內容可以成為網紅,這樣才有傳播度。“非遺首先要讓大眾知道才可能引發人們的興趣,倒回來追究其本身,原生態基因保護是學術方面上更專業的東西,這才應該是常態的。”基於此,在與騰訊遊戲品牌《王者榮耀》溝通後,雙方一拍即合並啟動了首個合作項目“八仙非遺守護計劃”。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仙傳說”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加上現代傳播方式的衝擊,“八仙”在民間的形象逐漸模糊起來,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於八仙缺乏深入的瞭解,八仙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變得十分迫切。基於此,與遊戲的結合不僅僅是傳說中人物的形象展示,更重要的在於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對於八仙過海中的人物,去掉人物的外形後更重要是讓人們瞭解其最核心的價值觀。其實它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高度,即和而不同。”郭學東說,雙方的合作實現了遊戲與非遺理論的結合。“原先那些遊戲玩家僅僅是把它當成一種空殼遊戲,並沒有感受到其中深刻的文化內涵。與非遺結合後的遊戲增添了傳統的文化符號,也讓傳統文化走進了年輕化的遊戲群體。”

除了線上遊戲的開發,非遺與遊戲的結合也延伸到了線下。八仙非遺文化節將遊戲中“蓬萊仙境”的經典元素與現實地標八仙過海景區深度融合,打造網紅打卡新地標。而在與景區共同打造新地標的同時,手遊也與剪紙、麵塑等傳統非遺項目創意結合,同時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玩家掃描到的剪紙形象轉化為生動的遊戲內八仙新形象,成功推進八仙形象煥新,讓文化遺產在數字時代重新綻放新的活力。

此外,手遊中的經典遊戲場景也在現實景區內還原,既能為忠實玩家提供一片朝聖之地,也能夠吸引新玩家駐足瞭解。手遊八仙新形象創意也落地八仙過海景區,引領文旅新風尚,助力國內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經典遊戲IP的新形態。

“非遺+”的多樣探索

隨著時代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已不能僅侷限於傳統的保護模式,受眾的年輕化和多樣化,也對非遺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以“非遺+”為代表的與其他業態的結合近年來已陸續展開。如非遺+文創、非遺+電商、非遺+扶貧、非遺+旅遊,包括當下的非遺+遊戲。

2018年,直播平臺發起“誰說傳統文化不抖音”“我要笑出國粹範”等系列話題,吸引了包括非遺傳承人在內的許多傳統文化傳播者參與。線上直播延伸了非遺的舞臺,搭建了非遺傳播的新途徑。同樣是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掛牌的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發展至今已成為“非遺+扶貧”的先行者。入駐工藝站的中國結傳承人尹崇芹長期參與精準扶貧事業,從簡單“輸血”轉變為提供“造血”能力,先後帶動貧困人員25000餘人實現了基本脫貧,走上了一條通過非遺技能脫貧致富的道路。

更為普遍的現象是,在不同地域、不同門類的非遺傳承中,越來越多的傳承人通過創新走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非遺+”路子,比如與文創、研學、電商的結合。臨沭柳編乘著互聯網發展的東風開闢出了“非遺+電商”的發展模式;泰山桃木王將掐絲琺琅與傳統的桃木雕刻工藝結合開發文創產品;沂蒙小棉襖計劃與研學結合,建立以原材料棉花為主的農學基地。

對於多年從事非遺保護工作的郭學東而言,“八仙非遺守護計劃”是推進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一次試水。關於遊戲與非遺結合的未來,他期待著更多的嘗試。“手遊和年輕人有著天然的親和感,互動性和受眾針對性強,非遺保護應該善於利用這種新生事物,開創多元化的保護途徑。以後也會與探險類的遊戲和更多門類的非遺相結合,並開展一些線下活動。”(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許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