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古玉論道 | 原創視頻


“只有‘設計’這個詞彙,但沒有一把雕刻筆,很難尋求到意義。而寫實,是我的一個手段,我想要藉此表達些什麼、表達得好,而不是空洞的。”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對於翡翠玉石雕刻,莫衛國有著精緻態度,他非常認同匠人“追求極致”的精神風貌,並以此鞭策自己持續學習、靜心創作,堅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現在,他的翡翠玉石雕刻作品開始更加註重設計和意義的挖掘。細節的纖毫畢現被整體的思想與內涵取代,講述故事的同時給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維度與深度留給觀者自行感受。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對於玉雕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他有著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一味傳承但無變化,是對時代的不負責任。作為玉雕匠人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需要充分開拓題材的深意,不斷尋找玉雕藝術的多元化表達,關注人文和社會環境,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作品的設計和造型要求非常嚴格,不僅有造型,還有副造型,不僅有空間,還有副空間。要處理好這樣的關係,要把作品當作藝術品對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習和想辦法表現自己心中的主題。自城市雕塑的設計和創作日益嫻熟之後,這種東方藝術的表現方式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莫衛國的創作基因。將東方的審美藝術融合到玉雕中。

每一種藝術的誕生,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仿古也是,它是前人從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觀察、學習,再經過創作而生的產物,所以你可以從仿古中看到靈芝的輪廓,海浪的形態,流雲的樣子,還有饕餮的威猛,螭龍的神勇等諸多意象。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而之所以說仿古是歷史的痕跡,是因為每個朝代,每個時期,它都在不斷豐富著:

夏商周時期的雙線勾勒。

春秋戰國時期的陰刻線。

五代時期的玉龍紋。

漢代時期的雲紋、螭虎紋、龍紋等。

明代玉雕的紋飾,以民俗及故事性內容為主,並盛行壽字、萬字,喜字、海波、流雲、回紋等圖案為底紋,或者邊飾。

清代時期紋飾更加精細繁複,集各時期之大成,不但仿製以前的歷朝玉器,更有很多創新。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紋飾,是仿古玉器的精髓,也是比較重要的刻畫手法,或精雕細琢,或樸實無華,或繁縟復加,每一種紋飾都有特定的含義在其中。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對於仿古紋飾的運用,每個玉雕師都有不同的喜好,面對著不同的玉石,賦予不同的題材、紋飾及線條,創作出的作品也千變萬化,線條上美妙異常。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如今,喜愛仿古文化的玉雕師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使作品既有古玉的韻味,又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受到了許多藏家的青睞。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傳承時間最悠久的一種,玉雕藝術的風格與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思想、藝術風格等有著很大的關聯。 而如今的仿古玉雕,是對古代玉雕藝術的致敬,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突破玉雕創新界限,文化是“傳統”

將簡單的紋飾雕琢於翡翠上,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材質的本真之美,同時又賦予玉作豐沛的象徵寓意,古典深蘊,每一根線條,都值得細細品味。

充滿韻味的仿古玉器、猶如來自遠古的精靈、以其簡單的線條、告訴你生命的本意、吟唱一曲中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