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宋江招安後害死那麼多兄弟,這個決定是對是錯?

國服第一剪


宋江人稱及時雨。從這個名頭看錶現的是江湖人對他的敬仰。宋江出場時,書中寫到“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的好漢。區區一介小吏之身,卻能以及時雨之名傳遍天下,江湖中無人不曉。宋江的這個標籤,是的自己在江湖中的名譽地位上升到了神的地步。換句話說朝廷趙管家說了算,可是在江湖中宋江說了算。

但是千萬別忘了宋江還有個孝義黑三郎的外號,什麼叫孝,就是對父母孝順,這是封建綱常理論的標準,往大了說就是對皇帝要像孝順老子一樣,所以皇帝也叫君父。義字當讓可以解釋為“及時雨”的簡稱。從這個外號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宋江首先對朝廷是效忠的,其次才是對朋友盡義氣,你說他會造反嗎?

其二,晁蓋等人幾次三番邀請宋江上山落草為寇,都被宋江拒絕了。也正因為此,才意外的造成了宋江殺死閻婆惜,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宋江依舊沒有上梁山的心思。

即使是小說中描述宋江被官府逼的無路可走,想下決心造反時,還讓他跑到了九天玄女娘孃的廟裡,通過所謂的天女授神書的一系列操作,都把宋江萌生的反叛之心強加在替天行道上來。說白了,就是你可以造反,但是還是在替天行道,誰是天,當讓然是天子朝廷了。

所以宋江始終都沒有造反的念頭,上梁山是迫不得已,自然早已定下“受招安”的目標。

其次宋江深知農名起義的後果。要麼推翻當朝統治,建立新朝,最佳偶像是朱元璋。要麼最終被朝廷消滅。歷史上從張角到黃巢再到洪秀全實例太多,最後都是悲催的結果。

再說老朱起義於國家破敗不堪時,當時義軍紛紛起義,老朱是順天意而行。宋江所處的朝代大宋雖然國力日下,但還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沒有到宋江振臂一呼,天下就紛紛響應的地步。

再次,宋江主政梁山後,對投降將領的許諾都是要受詔安。比如對關勝、秦明、呼延灼等人無不以詔安之言許諾,拉攏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詔安集團。與自由自在,嘯傲山林的好漢們逐漸分裂。

因此,宋江的詔安,是一個人的想法,更是一個大團體的集體意願。


齊天大猴


我認為宋江的決定肯定是錯的。宋江雖然地位不高,好歹也是個押司(宋朝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小吏),押司再小也是個朝廷命官,是統治集團的一員。所以他雖然對現實不滿,但也對統治階級抱有幻想,幻想依靠自己對本階級竭盡忠誠,博取當朝的認可和垂青,所以他最終走了一條“投降主義”的路線。宋江的悲劇在於過於迷信所謂的“正統”,太痴迷於地位和“功名”,過高估計了宋朝朝廷的德政和誠信。

社會身份決定了宋江的革命意志搖擺不定。雖然起事前與江湖“黑道”早有勾連,但還不想作徹底的背叛。直到有一天,他因為害怕洩露某些“天機”誤殺了閻婆惜,徹底絕了後路,只好去梁山落草。但即使“落了草”,當了梁山“大統領”,也沒把起義大業當成畢生的追求,而是老想著怎樣為大宋建功立業,討取主子的歡心,弄個名利雙收。起初帶領眾弟兄浴血奮戰的目的並不是為梁山開疆拓土,只是為了討些與宋朝談判的籌碼而已。因為“動機不純”,所以才會發生了越是梁山事業打的紅火宋江招安心情越迫切這樣的奇聞。

幾乎人人都為宋江惋惜,謾罵之聲也不絕於耳。因為在他的路線下,害死了太多的人,那些都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好漢。宋江拿著一大群好漢的身家性命去豪賭,最後輸得乾乾淨淨 ,自己老命也賠了進去,不知這時他有何感想,他會在心裡罵上幾句嗎?也許我們太低估了他的愚忠,可能是抱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偉大信念去赴黃泉的,因為自己畢竟受了皇封,是真正顯赫的朝廷命官了。

如果宋江不投降,結局我們不好說,小說畢竟不是歷史,真實的歷史跟小說出入太大,起碼宋江在後人心目中不會那麼不堪,如果是窮途末路還有情可原,在梁山事業“如日中天”時絕對應該再接再厲,繼續努力,以劉備為榜樣,不屈不撓 ,打他個轟轟烈烈,鬥他個鬼神皆驚,管他結局如何,大不了像人家項羽一樣,即使最終失敗了,也在歷史上留下個美名。


綠葉小杏


說實在的,我當時看到梁山好漢們一個個慘遭暗害和殺害,我也恨過宋江:踩著兄弟姐妹們的鮮血向上爬。當我看到宋江利用好漢們的忠義和對他的兄弟情義,帶領大家滅方臘,讓志同道合的同仁們自相殘殺,使農民起義提前以失敗而告終時,我非常討厭宋江的假仁假義與內心的晦暗殘忍。當看到宋江放走高俅氣死林沖時,我就認為宋江奴顏婢膝,賣義求榮;當我看到宋江“招安”後與高俅等貪官汙吏把手言和時,從內心嘲笑“要知今日,何必當初?”真為一干英雄而惋惜。

可細細想來,天魁星宋江這位108位好漢之首領,在上梁山之前,民間尚有“及時雨”之稱,上梁山後急為兄弟們急之所急,想為兄弟們想之所想。一般義沖霄漢的英雄豪傑,窩在梁山,終日與朝庭周旋、鏖戰,他們終日喊著“替天行道”的口號目標何在?終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他們的理想抱負何在?梁山是暫時的棲息地、闢風港,相聚不易也難善其後,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人力無法扺抗,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有人單力薄之時,終歸有被滅亡之日,他們的後路何在?

其所以他們是梁山好漢是因為代表著《水滸傳》的正義和神武,從反面教材的角度,他們就是落草為寇的強盜,就是現代躲在深山老林中的黑幫,他們的“替天行道”就是挖富濟窮、燒殺搶掠的代名詞。他們身上的十八般武藝不能為自己謀個好的前程,不能造福人類,不能蔭家庇子實屬可惜。

梁山好漢本就是不甘受腐敗朝廷的迫害和欺壓被逼上梁山,而宋江的招安恰好與梁山好漢們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馳,源於眾人對宋江的敬畏之心,雖有人心有不甘還是跟著宋江而降於朝庭。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

梁山好漢大部分是不甘受腐敗朝廷的迫害和欺壓被逼上梁山,也有不少人是些無奈的原因,而宋江的招安雖然與部分梁山好漢們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馳,但也符合一部分人不甘落草,想再度為官為府,想再一次黃袍加身。所以,導致了宋江的順利招安。可見,招安也不是宋江的個人行為。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梁山好漢因招安而歸順朝廷後僅有柴進、李應、朱仝、武松善終,魯智松坐化,其餘或被殘殺,被毒害,被迫自殺……一 一不得善終。這麼多兄弟均因招安而付出了性命,如果將其罪過全部歸咎於宋江,就有欠公允。宋江的發心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不是宋江的錯,而是歷史的本來面目,如果當時朝廷把握好了“招安”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不殘忍殺戮梁山好漢,就一定能使宋朝變得非常強大而延續百年,那樣歷史就改變了,而歷史是不容改變的。所以,《水滸傳》裡宋江招安後,兄弟們的死去與宋江決定的對錯無關,與歷史根源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