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該不該向朝廷招安?

豬豬的丶傾城


【新銳歷史】為你深度簡析:

少時讀《水滸》,讀到宋江千方百計謀求招安,內心甚是不平。這份不平中,包含了太多的內容,對宋江隱忍的困惑,對諸位好漢的惋惜,對梁山命運的焦慮。

而立後再讀《水滸》,有了職場的摸爬滾打、職位的跌宕起伏,對生存有了更多的理解,則不禁感慨宋江之英明:梁山的唯一出路,就是招安,舍此之外,再無他途。

宋江出任董事長後,梁山集團的發展,無外乎三個方向:

1、做大規模奪取趙宋江山。

2、維持原狀繼續佔山為王。

3、賣個好價被兼併收購。

宋江為何不選擇前兩者,我來幫梁山做個分析,謀個選擇。

(宋江)

一、梁山奪取趙宋江山的可能性。

1、梁山集團模糊的政治綱領。

領導人目標、企業的戰略方向,就是該集團的政治綱領。奪取政權者,此兩項為硬指標,含糊不得。

梁山集團,帶頭人宋江的追求很明確——封妻廕子。送別武松時的贈言,便可佐證。宋江語重心長地說道:

“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早早的到了彼處。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日後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梁山的政治綱領,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的。“替天行道”中“天”,仍然是趙宋王朝的皇帝,“當今天子聖明,只是被奸佞矇蔽聖聰……”宋頭領多次如此總結。

曖昧模糊的政治綱領,導致組織的信仰缺乏。

奪取生辰綱後,白勝被捕,“白勝又捱了一歇,打熬不過,只得招道”,這開創梁山招供的先河,之後此類“一打便招”的現象數見不鮮。

領導人宋江潯陽樓寫反詩,欲裝瘋過關,棍棒之後,“宋江初時也胡言亂語;次後拷打不過,只得招道”,沒見得高明多少。

領導人、第一號英雄,都尚且如此,其他人等則可想而知,求得自身生存是梁山團隊的第一信仰。

宋江的“招安”目標,梁山“替天行道”的政治綱領,皆沒有建立新政權的慾望,只是考慮如何實現從“匪”到“官”的漂白。這也從根本決定了,無法能成為革命的指導思想,更無法帶領只信仰“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漢,去投身革命奪取政權。

(替天行道)

2、梁山集團薄弱的群眾路線。

建立新政權的關鍵要素,在於能得到人民的擁戴,所謂群眾路線是也。 梁山做得如何呢?

例一:

核心幹部王英在清風山時,不識宋江,將其當百姓抓來。吩咐嘍囉們:

“只見嘍囉掇一大銅盆水來,又一個小嘍囉捲起袖子,手中明晃晃拿著一把剜心尖刀。那個掇水的小嘍囉便把雙手潑起水來,澆那宋江心窩裡。原來但凡人心都是熱血裹著,把這冷水潑散了熱血,取出心肝來時,便脆了好吃。”

嘍囉的分工何其明確,經驗何其豐富!

例二:

(清風山中)宋江叫先打入南寨,把劉高一家老小,盡都殺了。王矮虎自先奪了那個婦人。小嘍羅盡把金銀財物寶貨之資都裝上車子;再有馬匹牛羊,盡數牽了。

盡都、自先、盡把、盡數,做得何其徹底!

對待群眾,不是“魚水情深”而是挖心醒酒;對待對手,不是“優待俘虜”而是殘酷殺戮;對待百姓,不是視為手足,而是草菅人命。如此隊伍,又談何群眾路線?傷不起啊。

(矮腳虎王英)

3、梁山集團有限的軍事力量。

大凡能夠奪取天下、開朝立國者,均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軍事力量,不外乎統軍將領、軍事路線、後方保障三者合力也。

梁山集團則極為捉襟見肘,武夫居多,如武松、魯達、李逵等,稱得上武將者,僅林沖、楊志、關勝等寥寥數人。此數人也均長於個人之勇,而非將兵之勇,更非統帥之才。

缺乏優秀的名將統領,缺少先進的軍事思想指導,能力與格局,將始終拘泥於此平臺,奪取天下,實為奢談。

宋江可用的謀士,更是少之又少,全仗所謂“軍師”吳用。吳用自號“加亮先生”,意思是比諸葛亮還亮,實乃鄉村教師,懷才不遇,心理陰暗,且腰間總掛兩條銅鏈,頗有黑白無常之風範。

(軍師吳用)

小結

由此可見,梁山集團的政治綱領模糊,群眾路線缺失,軍事力量薄弱,此三要素在先天上就決定了梁山不願、不會、也絕對不能取代趙宋王朝。

二、梁山繼續佔山為王的可能性。

1、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

梁山108將聚義後,第一號文件就是幹部任命文件。經濟相關的崗位僅有兩個:

一是錢糧頭領,由柴進、李應主管,此二人為天福星、天貴星,寄予了宋大人“富貴”、“理應財進”的美好願望;

二是迎賓頭領,東山、西山、南山、北山四大酒店,由十字坡包子鋪轉業的張青、孫二孃等頭領經營,但“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的定位,決定了酒店不具備盈利性。

故梁山上真正主管經濟的幹部,滿打滿算也就此二人。從幹部配置上就能看出來,梁山對經濟工作不重視。

梁山號稱八百里,但實際地盤不大,縱深有限。梁山在今山東梁山縣內,由四主峰七支脈組成,實際面積僅3.5平方公里,外加一個大水泊。

貧瘠的山地,決定了梁山成員無法從事農業生產(對眾好漢而言,有條件也不會務工,條件不具備更好,連理由都是現成的)。

主觀上的不重視,客觀上的地域限制,加上以“搶劫、破壞”為手段的發展方式,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決定了梁山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水泊梁山)

2、周邊社區的對抗風險

梁山周邊的群眾,是否擁護梁山的非官方政權?理清此點極為簡單,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百姓擁護誰收益更大抑或損失更小?

對百姓而言,官府徭役雖重,但猶能發展生產,強於梁山過後的廢墟一片。官府稅賦雖高,但至少財物尚在,強於梁山集團的全部搶掠。

二者相比較,梁山社區的百姓,同趙宋王朝其他百姓相比,生活質量更差,生存難度更大。

由此可見,梁山的發展,是建立在犧牲周邊社區利益的基礎上。周邊百姓未絲毫受益,反而總是以自身的血淚,為梁山的發展買單。

這也就決定了,社區、百姓對梁山集團的強烈不滿,更甚於對朝廷的不滿。這種不滿最終會發展成兩個結果:一是惹不起躲得起,搬家到別處;二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成為對抗梁山的力量。

(梁山眾人)

3、團隊內部的山頭主義

“山頭”主義是否來源於梁山,未曾考證。但可以明確一點,梁山排座次,表面看是實力最盛之時,但仔細讀來,則能看出山頭主義、派系之爭,已成立梁山的最大頑症,讓宋江大人無比頭疼,只能藉助上天之言、暗箱操作來解決。

諸位不妨細細品味,宋江友情提醒諸人,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暗示誰若反對排名,反對的不是我而是天。

眾人的表態也是頗見功力,進退自如:

第一層含義:天地之意是不敢違拗的,不敢並不代表認同,並不是沒想法;

第二層含義:若此排名並非天地之意,我們就可以隨便違拗了,宋大哥,您看著辦。

小結

故從經濟發展、周邊環境、內部團隊三個關鍵指標來看,梁山維持原狀、原地生存的條件也極為艱難,基本是行不通的。高太尉若能讀點兵法,便知進山圍剿是下策中的下策,典型的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絕不可行。

總結

分析至此,我們突然發現:

梁山集團要做大規模,是絕無可能的;要維持原狀,是此路不通的。於是,只能選擇第三條路,謀求招安!

而千年前的宋江宋大哥,上山時就知道了發展方向,執政後就毅然決然地付諸於行動,如此眼光,如此手段,實在厲害。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就宋江個人來講,人各有志,我認為他招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要給手底下兄弟們一個選擇的機會,不能用兄弟們的命來換自己的前程,這才是一個基本合格的大哥!晁蓋在的時候,是反對招安的,那麼山上不想招安的兄弟們,多多少少還有個倚仗。晁天王一死,聚義廳正大光明的改成了忠義堂,宋江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奔著招安去,沒有給其他兄弟們留一點選擇的餘地。

既然要招安,他當然不可能一個人就大大咧咧的去開封見皇帝了,否則走不到半路就會被亂棍打死。只有手握幾萬兵馬,有造反的能力,才會引起朝廷的重視,這也是為什麼宋江堅決不給其他人留退路的原因。假如,在招安之前,開一次大會讓各位好漢自決前程,宋江能帶走多少人呢?能有一半就算他燒香燒對了廟。

當招安的行為目的達到之後,宋江對兄弟的態度立刻大變了,讓人很難接受。北征遼國的時候,將領們甚至私自串聯兵變,扶吳用上位,可見宋江的人心喪失。徵方臘返回京城,面對其他兄弟的離去,宋江都沒有挽留,反正他自己的功勞已經到手了,死去和活著的人,只不過都是他前進的階梯。

所以,宋江招安沒錯,但是把兄弟們往火坑裡送,最後只是一壺毒酒太便宜他了。想想小二小五,王英夫婦,時遷張順,解珍解寶哪個人死的不比他慘!


百勝刀王胡逸之


老爹有話說:

宋江做出“接受朝廷的招安”這個選擇,肯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梁山上的大多數人,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

林沖,原本是東京的80萬禁軍槍棒教頭。妻子又長得極其漂亮,家庭富庶,可謂是人生大贏家。

一天,林沖的妻子在街上買東西,被高俅之義子高衙內調戲。好在林沖及時趕到,才制止了高衙內的行為。

但是,這個高衙內色心不死,讓高俅的心腹陸謙,誆騙林沖外出喝酒,自己則乘機進去調戲林沖的妻子。幸虧林沖回來得及時,才沒有被高衙內所得逞。

林沖因此得罪了高俅父子,被高俅設計陷害,發配到滄州服役。到了滄州後,陸謙又是多次刁難林沖,甚至想將林沖用火燒死。

林沖因為外出買酒的原因,逃過一劫。後來,林沖忍無可忍,殺了陸謙和所有官差,上了梁山。

佔山為王雖然痛快,但是,終究還是匪寇。如果有機會去除自己的匪寇之名,誰也不願意,一輩子都揹著強盜的罵名。

所以,宋江做出接受朝廷招安的選擇,其實是替梁山上的絕大多數人所考慮,為他們的將來所考慮。

雖然後面的結局,不盡如人意,但是在宋江看來,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了。


老爹有話說



福星高照之美好人生


其實,這是一個看似比較簡單,回答起來卻比較困難的問題。

宋江該不該被詔安,換句話說,宋江帶領一眾兄弟歸順朝廷,到底是對還是錯?



有人可能會說,宋江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顧梁山其他兄弟的性命安危!

其實這樣說,是有失偏頗的。

在宋朝這個時代,也別說宋朝,就是現在也一樣,當個賊就那麼的光榮嗎?

宋江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的,成立梁山這個公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錢這麼簡單,最終它得上市啊!



說白了,各位小夥伴兒,他得洗白呀!誰願意一輩子當賊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宋江帶領一眾兄弟,一直主張歸順朝廷,出發點是好的!

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想以宋江的聰明程度,能領導各懷絕藝的梁山好漢那麼多年,自然不會沒有想到。

一旦歸順了朝廷,這些兄弟可能會面臨的遭遇! 無論你怎麼洗白?你終究是賊,跳入這個眼缸裡之後,想要給他洗白,恐怕難如上青天!

所以筆者覺得,宋江從某種程度來說,帶領梁山好漢歸順朝廷,是一場賭局!

賭贏了,全體光宗耀祖,賭輸了,大家一同翻船!

顯然,歷史和命運,最終選擇了後者。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宋江在歸順朝廷這件事上,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



恐怕沒有對也沒有錯,這是必然的結果!

說白了,宋江必須這樣做!只有這樣才可能,讓梁山向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好了,歡迎各位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字,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有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宋江不造反,而是向朝廷招安,最後和李逵飲毒酒而亡,死於非命。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江所率領的義軍被張叔夜所率宋軍擊敗,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而在《水滸傳》中,宋江接受招安是受形勢所迫。

梁山內部不和

梁山一百零八好漢,雖然表面上都以兄弟相稱,一片和和氣氣。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因此,梁山好漢們更多的是貌合神離,私下裡結成了很多小幫派,各自為戰。梁山內部有晁蓋派系、宋江派系、二龍山派系、江州派系、投降派系。阮氏兄弟屬於晁蓋元老派,在晁蓋死後很少與別人交往,李逵死忠宋江和其他人很少交心,燕青是盧俊義的手下,武松和魯智深是至交。

梁山好漢中,有的是因為朝廷的腐敗和黑暗而被逼上梁山的,有的是被梁山好漢打敗而被迫加入梁山的,有的是地痞流氓之類為了得到好處而加入梁山的。他們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

一些被逼迫而加入梁山的朝廷命官是希望接受招安的。他們或兵敗被俘,或受形勢所迫

一些朝廷命官或兵敗被俘,或受情勢所迫,不得已加入梁山,他們內心深處是希望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最大的勢力馬軍頭領基本上都贊同招安,排名中前十二個頭領都不反對招安,就算開大會表決也是同意招安的佔三分之二以上。

水滸團隊難以繼續發展

八百里水泊,易守難攻,雖說保護了梁山的安全,但也限制了梁山的發展。無論是攻打曾頭市,還是攻打大名府,都是以搶劫為主,而地盤一直沒有擴大。

北宋末年沒有大的民變背景,只有方臘、田虎、方慶之流。從搶劫生辰綱開始,因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團隊,沒有多少凝聚力可言,早晚要分崩離析。

梁山攻破祝家莊後,濫殺無辜,普通百姓都看到了梁山的土匪痞氣和兇惡本性,沒有人願意追隨梁山團隊。

無處投靠

梁山地方狹小,早晚要被朝廷剿滅。一旦梁山被攻破,其他地方割據勢力有了晁蓋的前車之鑑,恐怕沒有人願意接納宋江。


涼雲陌音


宋江是山東人,山東是孔孟之鄉,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看完宋江的簡介不難理解他為什麼選擇招安

宋江(1124年),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主人公。原為山東省鄆(yùn)城縣押司,眉似臥蠶,眼似龍鳳,唇紅囗方,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後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gāng)星之首的天魁星。因私放晁蓋等人,被小妾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並接受了九天玄女贈送的天書,之後帶兵征討祝家莊,高唐州。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接受朝廷的招安,為了報效國家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在本書結局被朝廷立廟,因為十分靈驗,得到當地人民世世代代的供奉。

主要成就:

領導梁山起義、南征北戰、徵遼國、徵田虎、徵王慶、徵方臘

出生地: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宋家村

去世時間:

公元1124年


網貸科教


我不知道題主要的是按小說的套路,還是歷史記載?!

按歷史記載,宋江確有其人,也幹過起義的事,但不是主動接受招安的,而是被朝廷的人打的不行了,不投降就可能被消滅,接收招安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梁山起義沒有一百零八個好漢,對北宋朝廷的衝擊也沒多大,可以說影響力有限。


如果按照《水滸傳》這樣長篇小說的套路,我覺得宋江有推翻朝廷的勢力,不應該接收招安,應該改朝換代。宋江做過朝廷的公務員,還做梁山的頭領,他不會沒想到朝廷如何對待自家招安的兄弟,估計也想到了會被挨個消滅。但宋江還是執意推動梁山招安。再看看招安後被朝廷賜死的宋江,居然甘心赴死,一點反抗都沒有。從這裡就可以推出,在宋江的內心深處,始終把宋朝朝廷當做正統,梁山是草寇,從沒想過自己取代宋朝朝廷,自己做正統,反而是認為自己要通過歸順朝廷的方式,把梁山草寇的名聲去掉。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頭領就是這種想法,就不是招安好還是不招安好的問題了。


其實從施耐庵寫《水滸傳》時,這麼安排劇情,也是為了跟歷史吻合,如果歷史上北宋沒被宋江推翻,施耐庵卻要宋江把北宋推翻了,這麼大出入,《水滸傳》在文學史上,也沒有多大影響力了。再者施耐庵在寫《水滸傳》前,關於梁山人物的故事已經被人編排了許多,並在民間流傳,也有可能民間流傳的說法就是招安,施耐庵只是給美化了下。


總之,我更喜歡按照《水滸傳》的套路來,梁山不招安,推翻宋朝。因為不招安能做主子,招了安,只能是案板上的肉了,別人說什麼時候切,就什麼時候切。


過去即歷史


當然必須滴嘛!

難道讓宋江推翻趙氏江山,建立一個歷史上沒有的皇朝嗎?

賊冠或稱山大王,後稱農民起義軍,招安是宋朝對造反軍隊的一種手段。再用招安的軍隊打造反軍隊。

《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


梁山上絕大多數是希望被招安的,一半以上北宋的軍官,當然都是低級軍官,被招安,立戰功,或許能加官晉級,終宋一朝,武人出頭機會極少。 歷史上的宋江梁山一夥只是一群在山東的流寇,不用吹灰之力被相當於團級軍官張叔夜打敗,然後招安,然後被殺。

再來說如果當時宋江能組織成《水滸傳》的108將,也是不能奪得天下,結果只能是老百姓更遭殃而已。被滅是遲早的事。按書中所表,是108將不是108條好漢,沒有幾個能稱得上真好漢,按筆者看也就是3個半好漢,魯智深,朱仝,燕青和半個武松,武松有殺道童和Y環的劣跡。



當時北宋末年老百姓生活不至於漢末,唐末這樣的軍閥割據,也沒有明末這樣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紛紛農民起義,北宋是整個漢人朝廷經濟最發達時代,武大郎一個賣脆餅的都能在縣城住有樓房的房子,要不怎麼能夠一竿子打到西門慶的頭上呢?而引發連環血案呢?

四大發明有三個在宋朝,但軍人開創的朝代最怕軍人造反,對軍隊的建設最弱,但僅僅是是對北方民族而言,對付農民軍還是綽綽有餘,南方的方臘起義軍被童貫這個太監率領的軍隊不過幾個月就消滅了,就算宋江有108將在山東被北宋軍隊消滅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理由如下:

1起義軍沒有群眾基礎,老百姓沒有到活不去的情況。

2,沒有安邦定國的謀士,張良,蕭何,劉基,李善長等等一個也沒有,吳用之流連牛金星,宋獻策(李自成軍)都不如。

3,宋江下面將領大多是被宋江吳用用奸計逼上梁山的,像盧俊義,朱仝,徐寧,秦明等,對宋江不可能全心全意。

4《水滸傳》施耐庵一開始就寫得是魔星下凡,搗亂天下而已,註定是沒有好結局的 。

所以只能被招安,至少也有幾位能善終,比如朱仝最後做到太平軍節度使,相當於師級幹部。李俊到海外做個島國囯王 。


庸者智也


宋江向朝廷招安是對的,畢竟自己弟兄們生命重要,他以兄弟命運做核心,無奈之中才招安的,這不僅體現了宋江的為人忠義,也說明了當時情況下由不得自己的力量對抗。從整個水滸傳中可以知道,雖然整個梁山好漢武藝高強,但大多都是粗魯大漢,打仗靠不僅勇猛的戰將更需要團結和智謀的,宋江深知如此,所以才招安,至於以後被用來抗金傷亡,也純屬正常的官場鬥爭,這一點是宋江的梁山們弱點,也是命運早已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