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打仗就顯出國庫空虛,那不打仗時難道就不發軍餉了?

168PA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孫子兵法中用

"日費千金"來描述打仗所需要的錢財。可見打仗絕非兒戲,需要大量資金,那麼為什麼一打仗就需要眾多錢財呢?

人力增多

冷兵器時代一旦打起仗來,經常都要臨時招募一些兵馬,這些兵馬需要花費眾多錢糧。要將糧食運到前線去的話,又要有人運糧,運糧之人不僅會在吃糧上有消耗,還會耽誤生產,從而造成物價上漲,那麼支出就會成倍增加。

重賞及撫卹

俗話說,重金之下必出勇夫,戰鬥中要經常賞賜那些作戰勇猛之人。從底層小兵到上層高級將領,凡有功之人皆要或多或少的賞賜(商鞅變法),用以激發將士們的鬥志,提高戰鬥力。撫卹,如果不幸戰死,那麼要一些撫卹金。重賞與撫卹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藥材和器械等

如果將士受傷,那麼就需要醫治,需要一些藥材和各種物資等,藥材還是比較珍貴的,要知道,在我們21世紀,生大小病都要花費不少錢,那麼在古代,打仗受傷如果醫治的話更加需要大量金錢。將士受傷了,總不至於因為治傷花錢不給將士們治傷吧?那樣誰還敢上陣殺敵呀!



打仗過程中,各類武器,弓箭等的消耗量也會大幅度上漲,那麼打造武器弓箭等需要大量資金與物資。所以,藥材和器械等的支出也不算是小的數目。



為了在打仗過程中損耗過大,所以許多軍隊都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減少支出與預算。

1.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時迫使敵方投降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這樣減少傷亡與損失。

2.屯田或在敵國獲取糧草。在非戰爭期間進行屯田,進行存糧,減少運糧的壓力。

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杆一石,當吾二十石。(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中提到在敵國一鍾一石的糧草,相當於從本國啟程時的二十種二十石糧草。所以想辦法從敵國獲取糧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用俘虜當炮灰。這個不得不提蒙古大軍,蒙古大軍有時會將俘獲的士卒和百姓放在軍隊的前方,讓這些人當炮灰去消耗敵人,然後自己再出擊,從而減少自己的損失。這個雖然算是損招,但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方法。

4.允許將士們破城之日開始隨便搶掠。一者可以提高軍隊戰鬥力,二來不用從國庫裡面拿錢來獎賞將士,可謂一舉多得。不過這招不能經常使用,因為敵人一旦知道你會這麼做,反而提高了敵人抵抗的決心,抱著必死的決心,從而會增加攻城難度。

5.用間。長平之戰中,秦國與趙國先前打起了消耗戰,趙國堅守不出,秦國無奈,如果戰爭一直拖延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秦國用間,散佈謠言說秦國怕趙括。趙王中計,啟用趙括,趙軍戰敗,四十萬大軍被坑殺。

打仗很需要耗費錢財,那麼打仗還需要那些方面花錢呢?


遨遊文史世界


有網友問為什麼古代一打仗,國庫就沒有白銀,發不了軍餉,難道平時養兵就不花錢嗎?我們以清朝的綠營兵為例子,在平時不打仗的時候,1個綠營兵步兵月薪1.5兩白銀,1個騎兵月餉2兩白銀。

然後每個月還有3斗大米作為口糧,勉強維持最簡單的生活。在康熙時代1擔米是5錢白銀,還是可以勉強維持家庭生活的。但是一旦要打仗那就不一樣了。要多出來2項開支。

1個是俸賞行裝,1個是鹽菜口糧,也就是說1個是額外的獎金,另外1個是額外的營養補助。清朝規定一旦開拔,綠營兵要發行裝一個騎兵10兩白銀,1個把總,千總50兩白銀,1個守備100兩白銀,直到1個提督500兩白銀。

出發以後,1個士兵一個月要額外有1.3兩白銀營養補助,1個把總是一個月1.5兩白銀,1個參將是4.2兩白銀。

經過計算,1000名綠營兵出征,再加上30多名軍官和隨徵武舉一個月需要7000多兩白銀。等真打起來,還要繼續增加白銀,攻城,破陣,守城,奪舟等等,都有額外的賞銀。

一旦打仗就有傷亡,那就又需要額外的白銀支出了。陣亡1個步兵撫卹50兩白銀,陣亡1個騎兵撫卹70兩白銀,陣亡1個千總撫卹150兩白銀,陣亡1個參將撫卹500兩白銀,一直到陣亡1個提督撫卹800兩白銀。

但是如果是在戰爭當中病故,那麼補貼也會有,就是會下降到1個士兵補貼16兩白銀,提督補貼200兩白銀。所有陣亡和病故士兵的家屬,還可以繼續領取這名士兵一半的軍餉,還有那每月的3斗大米。一直到孩子16歲以後,或者妻子去世為止。

而後士兵在戰場負傷,那麼這些小兵可以根據情況,得到三個等級的獎勵,20兩,25兩或者30兩白銀賞賜。這還沒有計算武器,火藥,運輸等等開支。如果有十萬綠營打幾年仗,再傷亡慘重的幾次,確實朝廷的經濟壓力就大了,可以說是打一仗窮十年。


深度軍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無知問題。

以左宗棠收復新疆為例。從甘肅運輸糧食經過河西走廊到哈密,運輸的費用高達糧食的200倍之多。

單單一年運輸糧食的運費,就高達數百萬兩白銀之巨。

就是因為糧食運輸費用巨大,且時間長。雖然新疆已經被阿古柏扶持獨立,十萬火急,左宗棠仍然準備了1年多,運輸了可以吃半年的軍糧這才出兵。

而非戰士,就沒有這麼高昂的糧食運輸費用。

絕大部分軍隊都駐紮在便於運輸的區域,大部分是在水道附近,當年水運的費用很低。

只有少數必須戍邊的部隊,才會駐紮較遠,但數量不多,運輸費用也不大。

這就是戰爭和非戰爭,軍費的差異,即便是冷兵器時代。

如果沒有這些區別,我大漢鐵騎早就踏遍漠北了!


薩沙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就表明打仗是一個十分耗費金錢的事情。而給士兵支付軍餉僅僅是一部分,軍裝、武器、軍糧、運輸等等都需要花錢。

如1900年,袁世凱補授山東巡撫,鑑於山東內有土匪作亂、外有德軍侵逼的危局,上奏朝廷建議將自己在小站訓練的新軍移扎到山東,戍衛魯境。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軍隊移營行動就花費不菲。袁世凱在奏摺裡稱:“全軍萬餘人,長途千餘里,通盤約計,至省亦需款七萬金上下,相應籲懇天恩,俯念軍需要緊,飭部撥發庫平銀七萬兩。”又天津小站至山東德州,僅僅萬餘人部隊的行軍就需要七萬兩白銀,若果是戰爭情況,全國軍事動員,大範圍的行軍,想必花錢更是如流水一般。

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侵華,戰事驟起。為了保障南方的糧餉武器能迅速運抵北京,朝廷下令在濟寧設立了轉運局以便宜行事。戰後,袁世凱上奏撤銷濟寧轉運局,在奏摺裡稱:“山、湖兩路,每局養長車六十輛,東路每局養車四十輛,各僱勇一百五十名以資防護。所養車輛皆以三套騾馬大車為準,車行百里支給正價銀一兩,逾百里者依次遞增,不及者按里扣減,回空坐住之日,每輛各給餵養銀八錢,系長車並無先期到站名目。”轉運局裡的勇夫、車輛都是臨時僱傭的,每日支款繁重。由此可見,僅僅是一個保障後勤的單位,也是花錢無數。

所以說,戰爭一起,考驗地不僅是戰爭雙方軍事戰爭能力,更是綜合國力的對比。所以國庫沒錢,任何朝代都不會輕易開啟戰端的。回想歷史上那些武功卓著的帝王——漢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清聖祖、清高宗等,他們在位時之所以敢於征戰頻繁,都是依賴於充裕的國庫,但是後期往往造成國庫空虛,給後世留下一個爛攤子。


老照片




戰爭在歷史上絕對是一件大事,隨便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

東漢時期在西域都護府只能維持2000-3000人的常駐軍隊,一旦打仗了,這點兵根本就不夠用。最好的辦法是向周邊國家借兵,當然從國家調兵也可以,那也只能派出不到一萬的兵力。

為什麼漢朝就派不出一支強大的軍隊來參戰呢?難道是東漢派不出更多軍隊嗎?

不是,就是戰爭的開支太大了,漢朝根本支撐不起。

根據漢書的記載,從長安運往西域的糧食百不餘一,就是說運一百車到前線大概也就只有一車了。

路上運糧食的人要吃一部分,護送的官兵也要吃一部分。運糧食的車子質量不好,出現故障又丟失一部分,被風吹日曬雨淋和其它自然災害再浪費一部分,甚至被強盜和敵軍搶劫一部分。

總之能送到前線時,就沒有多少了,這浪費太大了,要花的金錢太多了。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就在於建立了一個法西斯式的國家。

商鞅變法消滅了兩個階層,一個是讀書人,一個是商人。把秦國人變成了兩個階層,一個是士兵,一個是農民,其它的全部消滅了。

因此,我們看秦國的文職官員,大部分都 是山東六國的才子,因為秦國只需要士兵和農民,一切都是為戰爭為核心來打造,這樣對於戰爭來說是非常有效率的。

這才是秦國統一六國的最重要的原因,而不是其它。



在歷史上,每打一場戰爭,都要準備好多年。

第一招募訓練士兵要花錢,第二士兵們要軍裝和武器馬匹也要花錢,第三戰爭上要用掉許多的醫藥服務器也要花錢,第四戰死的士兵也要撫卹,第五打勝了要賞賜,打敗了要賠款。

我們來看下西漢就非常有說服力。

從劉邦被困白登山之後,西漢就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準備和匈奴的最後決戰。歷經呂后、文帝和景帝三世,才讓西漢的國力空前強盛,可以與匈奴一戰,當然也確實打出大漢 的國威,把匈奴趕出了漠北。


但漢朝也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到了漢武帝晚年,經濟嚴重衰退,甚至出現很多農民起義。天下流民四起,在戰場上死傷的士兵太多,傷殘的士兵過著艱難的生活。沒有參與戰爭的人生活條件也特別差,西漢政府差不點就崩盤了。

因此我們的歷史上的明智之士這樣說: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天下雖大,好戰必亡。


新知傳習閣


軍餉支出的大頭是打仗時候往前線運糧的損耗,這個損耗量大的驚人,甚至可以達到前線實際需求的兩倍還多。也就是說前線士兵們需要發1萬近糧食,那就就得運兩萬斤甚至三萬斤糧食出發,這樣才能保證運到目的地的時候剩餘的糧食還夠用。這部分戰時的損耗才是壓垮國庫的根源。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很多人都想到了,那就是物流環節的問題。現代的物流是很發達的,有汽車,有火車,還有飛機,運輸效率非常高。可是在古代,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馬車。

讓一隊士兵押送馬車把糧食送到前線去,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還是前面舉的例子,前線的士兵們需要一萬斤的糧食。如果你真的只運一萬斤出發,那麼負責押運的士兵路上吃什麼呢?馬吃什麼?萬一路上再丟點怎麼辦?被敵軍搶去點怎麼辦?

意外的情況不算,首先你得保證負責押運的士兵有東西吃,所以就需要把他們的口糧也帶上。不光是去時候的,還得帶著回程的。這樣一來,隨隨便便一算就得翻上兩倍了。

如果戰爭持續的時間再長一點,國庫那點存貨根本就不夠用的。所以說戰爭才是顯示一個國家國力的最好方式。

古代的鼎盛王朝,比如漢代、唐代、明代,可以出兵西域,打的遊牧民族不敢還手,那是真的非常了不起,足以證明王朝的國力鼎盛。


漂浮菌


國庫不是因為軍餉空的!

這個道理至今也是這樣的,沒有哪個國家能通過發軍餉發到財政減少的!

Q:那國庫怎麼是怎麼空的?

A:你以為打仗的時候只需要軍餉就夠了嗎?

支出

打戰真的很費錢的!

一、軍餉支出

也就是發給軍人的工資,這個很好理解。

二、補給支出

A:不是國庫裡有糧嗎?

B:的確有糧,但怎麼把它運到前線呢?

一個士兵可以攜帶5天的乾糧,也就是隻能走2.5天就必須要回來,於是他就需要專門運糧的人,為了防止騷擾還要給他派兵,這就是輜重部隊!但是用士兵運糧的情景只可能出現在影視劇中,現實中都是用士兵保護著農民+牲畜,讓他們運糧!

那麼問題來了,能運糧的牲畜有馬/騾子/驢還有珍貴無比的牛,軍隊裡的馬肯定是要給騎兵的不能用,可是另外三個一個不能用兩個軍隊裡還沒有。

強徵嗎?那麼運糧的農民怎麼辦?他們不給錢嗎?

就算你給錢,那麼他們的田地誰照顧?別忘了農民的驢子和騾子都搶走了,全靠家裡的女人是根本照顧不過來的。

就算你給錢賣牲畜,當地減產也是一定的,而且能不能買到糧食,又能買到多少都不一定!

這就導致打仗的時候糧食支/收會這樣:

  • 軍糧+運送輜重的農民糧食!

  • 農民所在地減產,無法上繳糧食!

  • 但是無論農民能不能回來,都會導致次年進一步減產產生饑荒!

  • 產生饑荒朝廷就要賑災發糧!

  • 但是根本上的男人問題還沒解決,於是就要從其他地方抽調過來農民,從而導致其他位置糧食無法實現增收。

然後就沒了嗎?怎麼可能!

三、士兵傷亡支出!

Q:能不給嗎?

A:那這就不止軍心不穩了,民心都不穩了!

無論具體到士兵家人手中能分到多少錢,但是士兵傷亡都一定會給錢的,而且數目還不會少。

要想穩定民心最基本的要是要吧屍體運回來吧?可是運屍體可比運糧食困難多了!

那直接埋葬?請一人一墳,否則你讓埋葬他們的人怎麼想?

四、武器折損

打完一場仗士兵手裡的武器都七零八落了,而戰場上的武器也差不多一個待遇!於是你就要回收重鑄在運送過去新的武器!

運輸費、重鑄費、新武器的製造費... ..

錢花哪了?

反正肯定不會是軍餉!

當然了,如果你想亡國,歡迎一切強徵!

Q:那為什麼補給這麼費錢,蒙古還能擊敗明王朝?

A:他們是遊牧民族,我們是農耕民族!我們打他,他們的可以把牛羊都趕跑;他們打我們,我們怎麼辦?


我是黑槍汪~如果認為我的回答對您有用,歡迎點擊關注支持我哦


暴躁的嘿嘿汪


戰爭造成國庫空虛?我認為不存在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國庫收入是足夠支撐戰爭的需求的。遠的不說就說清朝末年國力衰敗慈禧太后時期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賠了多少錢?據統計實際支付了9億多兩白銀。換成現在的RMB大約是1,710,000,000,000元(我粗略算得參考古代一兩和現在有所出入)。


這筆錢就是放到現在造航空母艦能造多少?我不專業,但是3艘肯定夠了吧?可是軟弱的清朝政府卻把這些錢都給了外國侵略者。他們那些我們的錢造槍炮,戰船,再來侵略我們。這是何等屈辱悲慘的中國歷史,中國5000年文明沒受過這氣!

再來說說國家要發動戰爭,不是吃飽了撐的,他是有目的的,不是看好人家的地盤了,就是看好人家的財產了。比如現在的美國,發動戰爭就是利益的驅使。失敗的一方國庫肯定空虛,因為把錢都被搶走了。但是勝利的一方得到的好處要遠遠大於損失的那點東西。所以國庫虛不虛就看你是成功還是失敗。



一門土炮


打仗費錢,不僅僅是軍餉。

獎勵軍功

秦朝為什麼滅亡?

因為商鞅變法實行的軍功爵制度,給了秦國的奴隸、平民翻身的機會,極大地調動了秦軍的戰爭意志,以至於秦國人聽到打仗了,興奮地手舞足蹈,一點也沒有膽怯之意。在戰場上,秦軍士兵殺紅了眼,拼命衝殺,因為敵軍的項上人頭就意味著待遇和金錢。

商鞅變法以來,秦軍斬首200萬級,如果按照商鞅的軍功爵制度,秦朝為了獎勵士兵,要拿出來大量的土地、財富。

在這種制度下,秦國只能維持戰車隆隆作響,拼命從外界獲取財富來維持對士兵許諾的獎賞。這在秦國沒有一統六國前,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秦國一統六國之後,成了秦朝了,天底下都是秦朝的子民,搶是不可能了,秦始皇就犯難了。

(秦朝的仗,還得打下去)

仗打完了,得給這麼多士兵出路啊。一旦造反起來,誰能抗得住呢?這些士兵封賞完了,秦始皇的家底也快掏乾淨了。秦朝的授田制,在秦始皇31年時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實田”,這意味著國家不包分配田地了,要老百姓自己去弄。

在下達命令的次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帶30萬人北上,派遣任囂張和趙佗帶50萬人南下。他們的任務,一則開疆,二則掠奪,做大增量,緩解地少人多的矛盾。

關東地區的人們沒有秦朝的功爵,他們被徵發去做徭役的原因也是地少人多。把這些地方上的亂源都組織起來到工地上,統一吃“國家飯”。這是秦始皇版的“以工代賑”,秦始皇同時上馬了那麼多大行項目,陵墓、馳道、阿旁宮等的社會背景。

(修長城,是以工代賑啊)

軍人打仗去搶奪田畝,國內空虛,矛盾暴增,苛政猛於虎,秦朝二世而亡。可見,冷兵器時代打仗,不光是要解決軍餉的問題,戰爭本身還帶著政治使命去的。如果一場戰爭下來虧本了,一次兩次還好,長期如此,國家就虧空了。漢武帝打匈奴,已經儘可能搶了,可是打了30多年下來的結果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漢武帝時都已經有農民起義了。中國本來就是財富高地,對外戰爭往往是弔民伐罪或者其他名義,基本都是虧本的生意。所以,一打仗,不存在以戰養戰的可能,國庫自然就空了。

除了軍功爵的封賞費錢,還有什麼費錢呢?

軍人傷殘撫卹金

美國的退伍軍人特別愛鬧事,差點還鬧出了兵變,美國政府不得不認真應對退伍軍人的待遇問題。

1944年6月2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的《老兵權利法》,使大批的退役軍人得到教育資助和家庭安置貸款。

1983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退役軍人緊急職業訓練法》,為退役軍人儘快就業提供了法律保護和經濟資助。

1984年,里根總統簽署了以國會眾議院議員蒙哥馬利名字命名的《蒙哥馬利法案》,這個法案“為軍人順利轉業到地方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美國還通過了《退役軍人優先權法》和《雙重補償法》,規定退役軍人和符合一定條件的軍人配偶或遺屬在政府部門和私有企業就業方面享有優先權;退役軍人可優先回到服役前的工作崗位。裁減職員時,退役軍人有保留工作的權利,僱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辭退。

(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因與秦國類似)

冷兵器時代,不管是府兵制還是募兵制,一旦軍人在戰場上傷殘,國家都要付出大量的撫卹金。如果士兵死傷國家不管,士兵心寒了,估計到了戰場就直接倒戈了。

羅馬帝國為什麼亡了?

因為羅馬皇帝開不出軍人的保險金了。羅馬開始興起時,周邊還有很多有錢的地方可以搶,搶到後來,能搶的都搶光了,羅馬的榮光就維持不下去了,但是羅馬公民的傷殘撫卹金一分都不能少。所以羅馬皇帝甚至期待著打一場敗仗,讓這些驕兵悍將都死光,也就不用賠錢了。羅馬皇帝沒錢,只好把銅幣鍍金充做金幣,就造成了羅馬帝國的金融危機,經濟崩潰,情況越來越糟糕,直到最後亡國。

臨戰獎金

大戰在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每當攻城時,經常會看到將軍們大喊“頭一個衝上城頭的,賞銀200兩,殺死對方守將的,封侯”。劉邦就因此封了5個侯。

戚家軍(有說是南軍)為什麼兵變?

朝廷沒錢,拒不兌現臨戰獎金。


(沒錢坑害了大明)

原來在朝鮮作戰的時候,已經發出了命令,作戰勇敢,第一個衝上城頭的,賞銀200兩。由於是南兵客場作戰,所以開出來的薪水要比一般士兵都要高三倍,月薪有18兩。

空頭支票開出去了,仗也打贏了。這幫把命別在褲腰帶上掙錢的人,突然聽說朝廷不兌現承諾了,立刻譁變。吵吵嚷嚷地要到北京找皇帝說理去。這就是明朝末年的“薊州兵變”。

明朝處理的態度也是很堅決的,天子腳下,首善之區,亂兵要挾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全部坑殺了。可嘆這些勇士沒有死在疆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上。

作戰軍餉

士兵們平時待在衛所裡,或者待在家裡,基本不脫產,能夠自食其力。

明朝一般都有軍田,朱元璋都說“我朝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毫”。現在且不說朱元璋的軍戶制度如何,單就屯田一項,可以節省戶部不少銀子。

一旦大軍開拔,如果是遠征,耗費巨大。如司馬懿平遼東時跟曹睿說:“臣去百日,返百日,作戰百日,前後經年,遼東可平。”司馬懿帶了多少人去呢?4萬人。想想吧,曹魏一共就540萬人口,4萬人脫產1年,吃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一般來說,行軍打仗與戍守邊關的軍餉都是不一樣的。戍守邊關危險係數低,出征打仗的軍餉要高出3倍多。不然誰願意去打仗?覺悟是要講,飯也得吃啊,不光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誰還沒個家室?

(薩爾滸倉促出兵的原因是沒錢)

明朝末年的幾場大戰,如薩爾滸、松錦、郟縣都是慘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沒錢了,大軍勞師遠征,朝廷的戶部是掰著手指頭算日子的。

所以,前線的將軍們總覺得朝廷有小人作怪,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朝廷發不出糧餉來,愁死皇帝也沒用啊。

所以,古人早就說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為之”。


而知而行


這個問題有和別人討論過。戰時財政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戰時物資消耗急劇增長;二是儒家財政思想對財政影響較大;三是農業時代財政彈性比較差。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1、戰時物資消耗都有啥?

在和平時期部隊的供給比較靜態,甚至說各地駐軍在地方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活狀態,即日常生活。(以明代為例)

所以到了戰時,士兵調度首先需要發安家費,徵募士兵也需要安家費;士兵行軍吃住國家需要管(之前在家裡吃住)。士兵死了需要撫卹金。

(北征運輸)

至於每個月新餉也會些變化,視作戰強度而定。

至於後勤物資供給就更是巨大了。比如明軍在遼東作戰,一石糧食從通州運輸到山海關,就需要0.7兩運費。如果十萬大軍作戰一年至少要消耗120萬石糧食。

當時記載明朝在遼東作戰三年戶部開支兩千萬兩,皇帝開支1000萬,兵部工部的暫不列入了。如此大的開支都是平時不需要的

2、儒家財政思想

相對而言,秦始皇、漢武帝、宋神宗的作戰征伐強度與其財政困難度基本不成比。原因就在於採用的法家理財術。

儒家財政思想與理財術是另一個極端,強調“量入為出,節省民力”。(我之前和一個青椒談論這個,她說缺乏研究,需要寫論文,這就是她的事情了

(儒法背後的區別是治國之術,不是紙面上的學理概念)

這樣財政思想下表現就是:地方官不多徵收;徵收以農業稅為主,對商業、雜稅儘量免了;推崇輕徭薄賦免官僚士大夫稅。(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治理之術體現在財政上也是免稅)。

3、財政彈性較差

明代的儒家財政思想與實際操作中的特權現象,最後稅收逐步向農業稅轉移。

眾說周知農業彈性很弱,加稅的後果很嚴重;而且基本只能固定稅,自然就有了“永不加賦”的概念。這也形成了新的財政思想。

總結:

在任何時代,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都會造成財政壓力;儒家財政思想主宰下的國家財政治理,與此間形成的特權現象,加稅變得困難與不可行。自然形成題主的困惑了。

參考文獻: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財政與稅收》;《度支奏議》、《明實錄》、《清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