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時期,為何歐洲人打不贏蒙古人?

_她夏了夏天丶


1.蒙古軍隊被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理念統治;2.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佔優勢,並且採用排山倒海的騎兵橫掃戰術;3.歐洲人生活奢侈,很少操練兵馬習戰、奮戰,被打得措手不及;4.軍隊飲食有差別:歐洲軍隊吃麵包黃油,成吉思汗的軍隊吃羊肉、牛肉鬆,天天吃羊肉鬆、牛肉鬆麵條(那仁),吃後精神煥發,力大無比;5.作戰差別,歐洲人精神崩潰,視蒙古軍隊為天神下凡,所向無敵,歐洲習慣用長杆槍非近身搏鬥被蒙古人的彎刀近身砍、削、砸嚇破了膽;6.蒙古軍隊的作戰風格是鼓號人嘯齊鳴,馬蹄地動山搖,衝鋒排山倒海讓歐洲軍隊魂飛魄散(遼、金、南宋軍隊同樣不適應);7.賞罰誇張,飲酒者殺,失利者殺,勇敢者獎重金、封疆、分數十女人為常態?


智慧書法


其實在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蒙古人並沒有接觸過歐洲人,當時的戰場格局主要是攻金伐西夏,西征花剌子模之後,蒙古人逐漸進入中亞地區。

在成吉思汗死後的數十年間,蒙古人才逐漸進入歐洲領地,但是縱深並不是很遠,蒙古西征最後一戰是旭烈兀手下大將怯不花與馬穆魯克蘇丹忽禿斯展開的阿音扎魯特之戰,自此後,蒙古人徹底結束西征。

而蒙古人與歐洲人展開的所謂大戰,出現於“長子西征”之時,這是大蒙古汗國的第二次遠征,自1237年開始,至1242年結束,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征服者之戰。蒙古鐵騎在這五年之內,先後征服了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奧地利,若不是因為1242年窩闊臺汗的去世,蒙古諸將要返回草原參加庫裡臺大會,誰也不知道他們打到什麼地方。

縱觀蒙古人遇到的對手,並沒有太過於強大之輩,蒙古人連年征戰,早已對各種戰術瞭如指掌,反觀這些歐洲老牌帝國還沿用傳統的戰術,認為擺成方陣,豎起長矛,遠攻用箭、近戰用刀,再穿戴上一套重型鎧甲就可以阻擊遠道之兵。再不行還有城牆高築,管保你蒙古人有來無回。

他們真的想錯了,蒙古人是草原上狡猾的野狼,他們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都十分在行,誘敵出城之後,利用蒙古馬的耐力和精湛的“安息人射術”,迂迴敵陣之中,輕易便可將陣型打亂,而後快馬彎刀衝進敵陣亂砍亂殺。

而對於攻城戰來說,蒙古人在被俘的金國漢人(北方漢人)哪裡得到了最先進的攻城機械,甚至擁有可以將整個人投入城內的拋石機。蒙古人習慣性的將一些感染了疾病的死屍投入對手駐守的城池之內,使其城中產生瘟疫,等到人死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再衝入城中,展開屠城。除此之外,蒙古人還慣於使用奴隸和戰俘為其攻城,讓別人為自己賣命送死,等到城池攻下之後,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西方人的歷史中描述過蒙古人的戰術,他們在攻城前會提前派人通告,要求打開城門自動,放下武器出來受降,如果拒絕蒙古人,那麼換來的將是可怕的屠城。蒙古人會利用帳篷的顏色告誡對方,最初為白色帳篷,這是給予城中守軍警告,如果投降,可以免其一死。隨著帳篷顏色的加深,最終就算守軍答應投降,也為時已晚,惱怒的蒙古人使用任何不人道的方式來攻城,一旦城池被攻破,必定是血腥的屠城。當城中的人員被殺光,財物被搶光之後,他們會將整個城池給燒掉,然後撒上草籽,使其變成他們牧馬的草場。

蒙古勇士之所以作戰勇敢,除了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之外,還有就是統帥的大度,蒙古人的統帥不吝嗇財物,開戰之前往往會下達命令,攻入城中之後,城內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有士兵自行分配,不管是財寶還是女人,想怎麼搶就怎麼搶,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歸自己所有。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不管是蒙古人還是依附於蒙古人的聯合作戰部隊,為了得到更多的好處,會不顧一切的攻城和廝殺。

而那些歐洲貴族老爺們偏偏少了這方面的大度,往往士兵一看到蒙古人瘋狂的衝殺就腿軟,保住性命是關鍵,給貴族老爺賣命並不能得到太多賞賜。因此,蒙古人在歐洲並沒有遇到太硬的“釘子”,哪怕以匈人後代自居的匈牙利人,見到蒙古人也感到來自心底的恐懼,顯然蒙古人被妖魔化了。

往往蒙古統帥在開戰前會答應給歐洲貴族老爺一些好處,讓他們不要抵抗,這一招很奏效,為了保住自己的領地和城堡,這些高貴的歐洲人選擇不予抵抗,而是跟蒙古人做朋友。

雖然蒙古勇士作戰勇敢,但是當蒙古人進入中原,建立了元帝國之後,昔日的雄心壯志便不再有了,他們認為自己終於不用再過那種馬背上廝殺的生活了,於是開始貪圖享樂,最終結果就是最終被東方西方一起胖揍,昔日的四大汗國逐漸被同化,蒙古人再也沒有成吉思汗時期的偉大野望了。


大獅


蒙元時代,歐洲人打不過蒙古人,因為從成吉思汗興起到忽必烈建立元朝是東方几百年新儒家文化復興後的帝國勃發期。

大家可以注意,真正有文明意義的帝國崛起,絕不是簡單的征戰殺伐,而是幾百年文化、科技發展後,凝聚了時代文化與科技的時代文明力量。

如秦漢帝國的崛起,無疑是春秋戰國三百多年文化、科技發展的結果,是幾百年文化、科技文明的凝聚。而隋唐也絕不是簡單的帝國統一的重複,而是,三國兩晉南北朝三百多年裂變後,文化、科技演變的再凝聚。所以,唐朝有灌鋼技術支持的冷兵器巔鋒表現____唐刀。也因此,唐朝力量比漢朝大,帝國擴張更遠,版圖更廣大,對周邊如日本、朝鮮、印度、越南、波斯等都有重要影響,而流散到海外的中國人也稱唐人,大體上說漢人對海外影響還沒有唐朝大,所以,漢人沒有海外華人的含義。

元、明帝國要做同樣理解。漢朝是比較純粹的中國的帝國文明表現。唐朝則是中古發展的又是融合東方的帝國文明表現。到了元、明已經是全球化文明運動的東方帝國時代。而元、明之前的文化、科技發展就是唐末出芽,經兩宋發展的文化與科技力量。

唐末出了什麼芽呢?如唐末韓愈、李翱,是儒學復興的先行者,意味著一個七百年左右的新儒家文化運動要開始了,而以兩宋為重要發展時期。如唐末火藥出現了,很局部地運用於戰爭了,意味著以後的火器發展開始了,而兩宋為火器中管形火器的發展的初始。

兩宋當然不止於此。兩宋文化燦爛,科技發展,儒士科學家開始以群體現象出現於歷史,如燕肅、蘇頌、沈括、宋慈、秦九韶,等。文化風氣影響,科技發展在歷史上出現了一個高峰,包括數學、醫學以及諸多技術成果,所以,煤炭鍊鋼開始出現於宋代,使鋼鐵產量大大高於過往。槍、炮出現於宋代,這是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活字印刷出現於宋代,與紙結合,意味著人類文化的傳播將大大普及。指南針上海船開始於宋代,造船技術也更進步了,意味著人類海洋活動可以更自由了......

這種文化與科技的發展,會擴散開來,所以,遼、金時契丹人、女真人都學習冶煉鋼鐵,金人也學習使用火器,如有史料說鐵火炮、飛火槍為金人所使用,而且對蒙古人使用過。自然蒙古人後來也學會了。所以,遼、宋、夏、金的互相爭鬥可比擬於戰國,也可比擬於後來西方的英俄登上歷史舞臺之前的葡、西、荷等帝國,文化、科技在它們之間傳播,而此興彼衰。只是,後來的西方葡、西、荷等活動範圍更大。遼、宋、夏、金是東方大裂變時代。葡、西、荷等是西方大裂變時代。

文化、科技有一個發展階段以後,一般就進入大帝國凝聚力量而大擴張期,也是文化擴散時期。兩宋、遼、夏、金相互激盪幾百年,文化、科技發展了幾百年,它們自己的組織體系卻衰老了。一個新生的組織體系在北方形成,就是蒙元,蒙元學習了宋、金的時代技術力量,又與騎兵結合起來,於是,北方遊牧人幾千年沒有真正暴發出來的力量,在特定的冷兵仍為主與熱兵剛出現的歷史條件下勃然而發,縱橫馳騁於亞歐大陸。所以,蒙元絕不是簡單的遊牧民族力量,而是,代表了東方近代文明因素萌發的力量,和東方文明擴散的力量,也是遊牧民族與漢文明科技力量結合的力量。而當時大陸西部的民族,無論阿拉伯帝國的殘餘,還是中世紀的歐洲,都是衰朽的中古文明,蒙元以東方近代文明萌發的新生力量去打大陸西部衰朽的民族,自然摧枯拉朽。偉人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新生力量是不可戰勝的。蒙元當時就代表了時代新生力量,而不單純是幾千年的遊牧騎射。


玄谷真人


首先,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軍隊西征最遠到達克裡米亞半島,他本人最遠到達裡海東岸,這是公元十三世紀西征攻擊花剌子模期間。這次西征並沒有進入歐洲心臟,當時的歐洲大王是神聖羅馬帝國,核心是在法國南部、奧地利一帶。

成吉思汗死後,他的繼承人繼續向西攻擊,窩闊臺時期打下了莫斯科直到基輔一線。甚至打到了維也納城下,但是這時的蒙古大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在這裡被真正的歐洲大軍打敗。這樣一看,蒙古大軍最後還是敗在真正的歐洲大王手下,它在之前攻擊的莫斯科、基輔等東歐地區實際上是在神聖羅馬帝國邊緣或以外,並沒有佈置下神聖羅馬帝國的主力部隊。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大軍以己之強攻彼之短當然所向披靡;到了維也納城下時,蒙古大軍已經是“力不能穿魯縞”。

所以,成吉思汗時期並不是蒙古大軍掃蕩歐洲的極盛時期,而是在其後的窩闊臺時期,這是第一條。第二條,蒙古大軍雖然向西進攻非常犀利,但是並沒有長期佔領那裡的土地,而是很快就收縮回來了,也就是說蒙古大軍西征是襲擾的成分居多,領土擴張的成分不多,主要還是為了清除西面側翼的戰略威脅。

蒙古人雖然成功入主中原,但最後還是被明軍打回了漠北;其後又被清軍掃蕩。所以說,蒙古大軍並不是永遠無敵的。


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蒙古人能打敗歐洲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就蒙古人自身來說,他們十分團結,對自己的大汗十分尊崇,命令絕對服從。北方草原乾旱寒冷,嚴酷的自然環境鍛鍊了蒙古人堅韌不拔的性格,而物資匱乏也助長了蒙古人對外掠奪的本性。二、蒙古人所騎的蒙古馬雖然個頭較小,奔跑速度也不是很快,但十分吃苦耐勞,善於長時間、長途奔跑,這是蒙古人能打羸戰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有利條件。三、蒙古人在長期與遼、金、西夏、宋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尤其從漢人那裡掌握了火器、登城雲梯等工具的製造技術,這些都為後來打敗歐洲人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四、當時的歐洲都是一些小國,這些國家很難團結一致對敵,甚至相互間還有矛盾,這讓蒙古能夠對歐洲國家採取各個擊破的成術。


用戶5509181792


你這個提問不對,因為成吉思汗時期並沒有接觸到歐洲人,應該說蒙元時期,至於為什麼打不過蒙人軍隊,這與社會生產力有關,蒙宋時期世界GDP百分之七十在東亞,科學技術比歐洲先進,那個時侯東歐基本上還是蠻荒地帶,加上蒙人實行掠光政策,遇到抵抗的基本上都是全城殲滅,投降的都有優代,所以很多都是沒怎麼抵抗就投降了,


聰聰看歷史


近戰沒活路咯,蒙古騎兵擅長輕騎輪番射擊,而同時期歐洲幾乎都是重騎兵,力量刑幹不過速度型,而且蒙古彎弓的射程也比歐洲長弓遠。還有最主要就是歐洲並不是現在的歐盟,更不是大一統帝國,那是很多小國組成的,民族信仰也是很多元的,並且彼此也是相愛相殺,單個實力有限,又不可能真正團結一致,被一個統一的崛起的遊牧民族征服也不是第一次,所以沒什麼好奇怪的。


風來坊4


你應該問,為什麼所有人都打不贏他和他的軍隊。蒙古人在很多人眼裡,代表著野蠻和屠殺。可實際上,蒙古人除了騎兵,火炮技術也領先世界。蒙古人利用中原火藥和西亞回回炮技術結合製造的火炮,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西方有很多關於蒙古人火炮威力的描寫,反而中國因為儒家視其他都是奇淫技巧,沒有多少描述。


種花家的白胖子


成吉思汗不愧為大汗,他的領導才能和組織是空前絕後的,他胸懷大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大軍所到之處,無不滿載而歸!!

我只看中了的領導才能!至於別的我不敢對這個偉人加以評論!


福樂緣475


蒙古是一支軍隊,歐洲是聯軍。沒有廣義國家概念,都是小的城邦領主,各懷心事。為了出兵的軍費吵個不停。勝仗還好,一旦相持不下,瞬間分崩離析。戰術是次要的,後勤保障才是王道。對當地居民來說,蒙古人和聯軍說不好誰更壞,波蘭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聯合,出錢多少決定相持時間。也就是說日耳曼人想打,可法蘭克人沒錢,軍隊就潰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