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為什麼有些人要用大刀,不用清刀或小一點的刀?

小莊57818595


抗戰時期,國共軍隊使用的步槍都很繁雜,即便是國軍裝備仿德國毛瑟槍的中正式步騎槍,在整個抗戰時期,也僅裝備了40餘萬把,許多士兵仍然使用陳舊的老套筒,即漢陽八八式步槍。

日軍步兵裝備三八式步槍全長有1.28米,裝上30式單刃刺刀時,就可長達1.66米,非常適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兵拼刺刀,國內軍隊在白刃戰中,由於槍身短且拼刺技術不如日軍,基本上都處於下風,佔不了日軍任何便宜。

又由於國內軍隊起碼有一半步槍沒有刺刀可用,於是有的國軍部隊包括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就裝備了數量龐大的大刀,請來民間的武師當教練,讓士兵能使用大刀,在戰場上近身肉搏時,與日軍步兵展開搏殺。

大刀,鐵匠鋪就可以打造,一種帶有長柄的刀,是傳統的冷兵器,為中國所獨有,老外稱中國寬劍。

刀身前部寬厚,勢大力沉,利於劈砍,由西北軍第29軍率先在長城抗戰中率先使用,隨著《大刀進行曲》傳遍大江南北,大刀被更多的抗日隊伍所武裝。


清刀,即清代制式的軍刀,除清宮打造了一些質量上乘的皇帝御用刀外,地方生產的刀質量都很一般,這種砍刀在晚清很流行,是個鐵匠就會打,質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不適合士兵上戰場拼殺使用。

小一點的刀,就是民國小砍刀了,屬於農家的一種工具刀,戰亂時也用作兵器,但長久拼殺不行,自衛勉強可以,留傳下來民國小砍刀的模樣實在讓人難以恭維,所以也不適合國內士兵與日軍步兵拼刺刀。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大刀僅僅是名字叫做大刀,實際上並不大,目測圖片上身高大概159-168之間,胳膊長大概55-58,推測刀刃長45左右。不會超過55釐米。對應日本刀,刃長70釐米以上。我們的大刀也就是人家日本刀刃長2/3。鍛造工藝也有限,只能做得厚重。




惡魔愛神184


當時的砍刀就是這個樣子。



勿忘在莒32


在當時的話,使用的大刀,不像我們電視劇裡那樣型號那麼統一,大家都用的一模一樣的刀。事實上那個時候大刀啊,比較繁雜,很多款式都有,比如說像關公那樣的大刀,那也算是大刀的一種啊,這種是長柄刀,還有一種呢就是馬刀,也就是亮劍裡面騎兵連使用的那把刀!當然用的最多的就是清代的短柄刀!我不知道問題主所說的清刀究竟是什麼刀啊,反正一般來講,使用的大刀都是清代的短柄刀。

這一說為什麼不把這個大刀稍微縮小一點,或者弄短一點兒,這個裡面的學問,那就有的講究了。

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冷兵器之間的對決,想做的是一寸長一寸強,三八大蓋加上刺刀它的長度可以說可以達到一米六以上,但是普通的短柄刀,它的長度大致在60公分左右,這種情況之下,一旦一個大刀握在士兵的手裡,這個抗日士兵想要上去找日本人進行白刃戰的話,日本在正形完整的情況之下,一個拿著大刀的士兵會面臨三把左右的刺刀朝你共同攻擊,這樣一種尷尬的事情,並且在一對一的對決裡面也是日本士兵手中的刺刀,更加佔有優勢。

所以說,抗日神劇裡面,比如說雙方打到一半,上刺刀或者是直接拔出大刀,然後正面面對正形完整的日本士兵展開白刃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每一次白刃戰的發生都必須建立在我軍的部隊能夠擾亂日本士兵的陣型,或者是能夠將日本人的各種各樣的作戰能力削弱的情況之下,才會展開白刃戰,比如說29軍大刀隊在喜峰口戰役上面就是利用著夜色,日本士兵疏於防範,然後才取得大的戰功,在新四軍當時就流傳著想要使用大刀作戰,(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先放兩排排槍,然後再用手榴彈殺傷,以後才能夠使用大刀跟日本人進行白刃戰。

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刀就不能夠再繼續縮小了,縮小或者是變薄的話,大刀的優勢就沒有了,大刀在使用的時候講究的是勢大力沉利用重量和力量上的優勢壓倒刺刀,然後砍殺日本士兵。

如果說你把大多的重量或者是厚度減少的話,大刀在白刃戰裡面所佔有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了。

最重要的一條,當時中國的那些鐵匠製造這些大刀的時候,那不是按照那種專業的鍛造法打造出來的,而是按照菜刀的方法,然後打造出來的,這樣的話造就了這種含有太多雜質的鋼鐵,在打架的時候很容易捲刃或者是太脆了,打下去,他就碎了,所以大刀在鍛造的時候就會選擇加重,加厚,防止大刀片子太薄,一砸就碎的這種情況,同時大刀的重量加重了以後,揮舞起來更加有力量,在近身作戰的情況之下,大刀能夠給敵人更多的殺傷。

所以說在裝備大刀的部隊裡面,通常的要裝備幾個教授武功的師傅,來提高部隊的武術底子,否則讓新兵蛋子或者是沒有任何功夫底子的人拿著大刀跟日本人對砍吶,你這是不要命。


漩渦鳴人yy


主要是冶煉技術不過關,抗戰期間的刀劍武器都是鐵匠鋪的鐵匠打出來的,這種小作坊沒法做到正規冶煉廠那麼正規,生產加工的刀具含碳量都偏高,使得這些武器太脆,一旦刀打薄了那麼就很容易被折斷,通過加厚刀背是為了增加冷兵器的抗折性。

雖然我們一直在喊著口號說拼刺刀是小鬼子的祖宗,可是在真實的抗日戰場上由於鋼鐵質量不行帶來的不可控創傷就跟漢陽造跟三八大蓋一樣大。經常會出現跟日軍拼刺刀結果被日軍用日本刀連刀帶人劈成兩瓣的事。這不是神劇,而是真實發生的,日本的武士刀本身就是側重於劈砍用途的,而日本當時的冶煉工業也比我們強得多,使得武士刀的鋼材強度高得多。所以為了抗擊日軍武士刀,只能將刀背往厚了鑄。

不管啥時候使用重兵器一直都是無奈的選擇!每個人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比誰強那麼一點點都會變成巨大的優勢。使用的兵器重那麼揮擊力度就得大得多,體能消耗得快,在戰場的反應能力就得下降。尤其是在抗日戰場,由於營養素質差,我們的戰士從身體素質上就弱於日軍,再加上武器的劣勢,正常來說打白刃戰我們三個人都還打不贏他們一個。


優己


1.抗戰期間為什麼有些人使用大刀

抗戰期間鑑於敵強我弱的客觀環境,加上沒有我軍自己的軍事工業,我軍的武器多為戰場繳獲,由於來源不定和數量不足,不得不使用大刀等一些冷兵器。

2.為什麼不用小一點的刀

大刀作為最典型的傳統冷兵器之一,為中國所獨有,外國人稱為“中國寬劍”這是因為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大刀,其源於宋代的手刀。特點為刀身前部寬厚,勢大力沉,利於劈砍。而小刀較輕,沒有氣勢。


提花雪紡


槍支各部隊太少了,誰原意去用大刀跟小日本拼刺刀和大刀。有槍的士兵子彈都只有四,五發,槍都很舊的。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戰打的很艱苦啊,士兵傷亡很大,如果武器裝備好一點,士兵傷亡有那麼大嗎?在曰本軍隊有飛機大炮坦克面前。中國不論是國軍,還是八路軍,新四軍都打的很英勇。一寸山河,一寸血跟曰軍爭奪,以體現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陳生富4


大刀主砍殺,守防較難,只有拼命殺了對方才能自保,更能說明當時的人為了保家衛國,不考慮後路,大刀闊斧向前進。


笑彌勒33


誰說不用小刀?至少武工隊裡匕首就不少。緊急情況下,菜刀都會用。當然了,大刀比小刀趁手,殺傷範圍大威力猛。但你得有才行啊。你看亮劍裡獨立團在李家坡全體衝鋒時,炊事班的找不著大刀,最後不就舉菜刀上去的。


邊緣慢漫遊


其實理由很簡單。不可能打造出日本刀那樣的精品。中國的大刀是最簡單最實用的。可以批量製造。而且便於攜帶。使用也方便。這就讓大刀成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