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裡面的英雄可謂是閃耀璀璨。

而提起三國,曹操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人物。曹操縱橫三國,英雄無敵,曾經寫下過恢宏的《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那份傲視天下的情懷,堪稱三國豪傑,但是這樣一個擁有雄才偉略的人物,卻沒有稱帝,曹魏正在的開國之君,是曹操的兒子曹丕。

曹操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軍事才能,文學作品等等,甚至他的花邊新聞,都足以構成一個話題。

這個人物有太多的爭議,和歷史上那些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一樣,他身上的謎團太多,一時也說不完全,那麼我們避重就輕的專門選擇一個話題,那就是他為什麼不自己稱帝,一統江山。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一、曹操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赤壁大戰後,三國開始了一次大洗牌

曹操除了赤壁之戰外,其戰果還是非常輝煌的,曹操愛惜人才身邊謀士很多,在出戰前,他也總是會徵詢謀士的意見。

從這裡可以提煉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領導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傾聽各方面意見是保證勝利的關鍵。但是曹操又不是一味的偏聽偏信,而是綜合這些意見,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

從赤壁之戰前的局勢來看,曹操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至少他的軍事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在逐鹿中原的戰爭中,袁術、呂布、李傕等被曹操剿滅,張繡歸降,劉備敗潰,官渡之戰把袁紹打回了河北。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曹操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可以說無人可敵,如果照著這樣的脈絡良性發展下去,曹操統一天下,並不是什麼不能實現的事情。

曹操可能一生都不會想到,赤壁之戰,會改變自己打下的格局,曹操的南征,以失敗告終,他的軍隊也被消滅大半。

在之後,曹操開始征伐漢中,想把劉備消滅在漢中的山川水域之中,儘管他也下了血本,可是總是天不遂人之願,在漢中的劉備,憑藉漢中的天然優勢,使得曹操的豪華軍團受到了重創。

可以這樣說,赤壁之戰就是三國格局的一次大洗牌。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二、曹操面對的敵人也是豪傑,對方的軍事能力,以及集團人才,與他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曹操雖然是英雄豪傑,可是他面對的敵人,也是非常強悍的,如果要一統天下,這些豪橫之人,也不是輕易能搞定,就像曹操派兵征伐漢中,但是並未討得半點便宜,這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顯然對方是佔住了天時地利,曹操再牛,也是一個凡人而已,不能把這些牛人輕易都消滅了。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來看看和他同時期的對手,袁紹。雖然這個人也曾經在曹操手下吃過敗仗,但是並不表示,

他就是沒有實力的人。實際上恰恰相反,袁紹不但家世顯赫,甚至軍事力量也不是不可小覷的,這個硬骨頭,曹操也不是那麼輕易可以征服下來的。“汝南袁氏”的身份也不是做擺設的,雖然官渡之戰敗下來,可是實力還是在那裡擺著的。

還有一個孫權,這個人更是少年英才,不但人長得風流倜儻,而且才能出眾,傳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二十二代後裔,不管真假,這個人是很厲害的角色。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在赤壁之戰中,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最後使得天下形勢大變,曹操曾經這樣誇獎過這位才俊,“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曹操給予他的評價,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連曹操本人都是極為賞識孫權的。

另外一個對手就是劉備了,這個集團裡的人才不需要贅述,大家都能背出名字來,關羽、諸葛亮、張飛、龐統等等,甚至在《三國演義》中,毫不起眼的角色,都可以單獨拎出來一戰。

想要消滅這麼多割據政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曹操在當時是不可能一統天下,不過在這些牛人都熬死之後,就沒有他什麼事了。

三、曹操的性格多疑,人才的後後備力量不足

曹操的性格中,多疑而奸詐的成分還是在的,他對一切事物都報有懷疑的態度。

從他夢中殺人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到他的性格缺陷。雖然他一樣渴望人才,可是他卻並不會完全相信於別人。

他的每一場戰役中,都有親征二字,他為什麼不放權給下屬呢?完全是出自他性格中的缺陷,多疑。

志向遠大的曹操,為何統一不了天下,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來

縱觀他的老對手劉備就不會像他那樣,每次一有重大戰役了,必然是諸葛亮這些謀臣衝在面前,孫權在培養軍事後備力量上,也與劉備一樣,放權於下屬,所以才有周瑜、魯肅這樣的大將。

綜合以上三點,曹操就不可能統一天下,這是時代與歷史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