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明明邀請司馬徽出山,為什麼司馬徽卻選擇隱居?原因很簡單

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的書籍或者影視劇的人,對三顧茅廬的故事都不會陌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的確在隆中請了一個非常不得了的人物。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推薦臥龍鳳雛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司馬徽是誰?

司馬徽生年不詳,表字德操,是潁川陽翟人,被人贈號為“水鏡先生”。水鏡先生,說的就是司馬徽有識人之能,他識人薦人,最著名的就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劉備明明邀請司馬徽出山,為什麼司馬徽卻選擇隱居?原因很簡單

說起識人,司馬徽和龐統還有一個小故事。話說龐統年為弱冠時,世人還不知道這個醜孩子的本事。龐統聽說司馬徽住在潁川,所以他跑了兩千里路去探望他。當他到達穎川時,正好遇到了採桑葉的司馬徽。龐統在車裡對司馬徽說:“我聽說丈夫活著,應該非常顯赫。怎麼能抑制巨大的水流,去做婦人的事?”龐統將司馬徽採桑的行為貶低為婦人做的事,司馬徽聽完卻不急不躁地表明,我們只是道路不同,伯成與原憲放棄富貴,歸隱田間的事,難道你不知道嗎?

龐統聽完,知道司馬徽是真正的高人隱士,但自己心中的大志是不會動搖的,當下便說,我來自小地方,不敲一下自己這口鐘,便不知道自己的聲音能傳出多遠。雖然司馬徽與龐統志向不同,但兩人卻能互為知己,幾天幾夜地暢聊也不知疲倦。早已名揚四海的司馬徽稱讚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這一讚譽迅速地飛傳開來,龐統這才漸漸地揚名荊襄。

劉備明明邀請司馬徽出山,為什麼司馬徽卻選擇隱居?原因很簡單

司馬徽識鳳雛於弱冠之時,水鏡之稱,足以當之。據小編看來,當世如果論識人薦人,也只有曹操麾下的荀彧能與之一比。

水鏡不言

後來司馬徽客居襄陽之外,建了一個水鏡山莊。要說這司馬徽精通數經,揚名四海,與當時的名士宋忠齊名,同為當世大儒。但司馬徽在襄陽時,對劉表卻不怎麼理睬。司馬徽並非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對當時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對政治外交也不乏涉獵。在劉表的屋簷下,司馬徽為什麼不低頭?其實以司馬徽的慧眼,一眼就看穿了劉表心胸狹隘,像他這樣的智謀之士,不為他所用,肯定要被謀害的。所以司馬徽故意藏拙,不談論時勢,只說些經學。

不久,有人就向劉表推薦司馬徽,說司馬徽真的是沒有遇上民主的奇士啊!劉表好虛名,躬身拜訪,交談不多,回去就說司馬徽只是一個小書生,見識與普通人差不多。

劉備明明邀請司馬徽出山,為什麼司馬徽卻選擇隱居?原因很簡單

為何隱居?

司馬徽的志向決定了他的求學方向,而反過來,我們可以從他的學問來反推他的志向。司馬徽的學問有兩類,一類是古文經學,另一類是識人薦人。古文經學就像現在的文學一樣,要用來當官,其實並沒有實際助益。而像法家這類的實用學問,司馬徽就算曾有涉獵,也並不精通。再說第二類,識人薦人。這類學問,並不是後天修來的。像當時學問出眾的、智謀通天的,也多有識人不明的事情發生,比如諸葛亮用馬謖。

由此推斷,司馬徽求學方向就沒打算用在政治上,那他的志向可以知道就是想隱居做學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