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老人們常說:“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前兩句詞語容易理解,說得淺顯易懂:想要成就,就得付出,沒有所謂的不勞而獲!

我們所關心的後兩句: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短是指什麼?志氣短又怎麼理解?

先來看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大家並不陌生,可能每個人的看法跟理解也不一樣。但卻最終不影響我們要表達的意思。

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1、漢朝大學問家孫敬,少年時特別愛學習,立志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故會常常讀書到深夜。可能因為讀書時間太長,容易打瞌睡,所以每次醒來,他都特別的懊惱。

有一天,孫敬在書房裡讀書,看到難處思考著。不經意地抬頭看到了房梁,頓時眼前一亮,想出了克服自己貪睡的辦法。隨即找來一根繩子,把繩子一端系在房樑上,一端綁在自己頭髮上。他想著,只要自己睡覺,低頭就會扯到繩子,繼而拽自己的頭髮產生疼痛,睡著也能醒來了。

從此以後,孫敬都用這種辦法苦讀詩書,終於成為通曉古今、博學多才的大學問家。

“頭懸樑”的經典故事由此而來:不經一翻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2、戰國時期的謀略家、政治家蘇秦,年輕時候由於學問不深,導致所做之事都不被重視。就連回到家,也受到家人的冷淡和輕視。這使蘇秦大受打擊,故此,他立志要發奮讀書,成就一翻事業。

但深夜讀書是件痛苦的事,特別是想睡卻又要讀書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志向,蘇秦拿出一把錐子,只要自己想睡覺,就用錐子刺一下大腿。瞬間的疼痛讓他恢復清醒,繼而又可以堅持讀書。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狠心,才有了以後的謀略和見地。

“錐刺骨”的有名也由此而來:不經風雨,哪有彩虹奪眼眶。

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兩個故事說的都是主角人物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學問,用自己的意志堅持學習的過程。由此可見,志氣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

有了想成就一翻事業、做大事的志氣,你才有堅持的動力,才會有堅強的意志。沒有志氣的人會隨波逐流,不能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導致一生碌碌無為,這就是所謂的”志氣短“。

古代大思想家墨子有這麼一句話:“志不強者,智不達。”意思是沒的遠大志向、意志不堅定的人,學問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那些為了自己的志向可以不顧一切,勇敢面對任何挫折跟困難的人,才能在前進道路上掃除所有障礙,義無反顧,大步向前。

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司馬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北宋時代的大學問家,寫出驚世之作《資治通鑑》的名人。

一個為了克服自己睡懶覺的習慣想出喝水憋尿的辦法,卻沒想,尿床了!真是讓人喜愛得不得了,也心疼得不得了。

一個辦法不成,就想另一個,終於讓他想到了讓自己驚醒的辦法:把圓木枕頭放到木板床上,用圓木會滾動的特點帶動自己的頭跌床上而讓人驚醒。

這個辦法確實有效,所以司馬光將這個枕頭叫做“警枕”。以後的時光,都由“警枕”實施叫醒服務,讓司馬光持續不懈地學習。

俗話說: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所謂的短指哪方面?有什麼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學問淺,志氣高,堅持學習是關鍵。但如果學問高,卻沒有志氣,也只會原地踏步,最終被人超越。

正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所以,你的志氣長短是很關鍵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