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全國各行業都經歷了一次長時間的“歇業”

那麼,後疫情時代

期刊業的轉型和未來走向如何?

跟小福團一起去看看

期刊大咖們怎麼說?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楊志軍:遼寧北方期刊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遼寧省期刊協會秘書長

我們必須改變自己迅速投身變革之中,在未來才不至於掉隊,或者說才能享受到融合發展的紅利


疫情給期刊業帶來的變化: 一是面對疫情下的業務窘境,期刊人的認識高度統一,必須走數字化轉型之路二是強化了新媒體矩陣特別是兩微一端的作用、功能的重新認識和發現。比如《人物》《財新週刊》推出了一系列與疫情有關的深度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但所有的報道和傳播都是通過“兩微一端”實現的;三是有期刊在疫情期間通過內容的製作與傳播實現了線上廣告收益四是更多期刊社重視並投入力量研究線上銷售及盈利模式五是期刊社重新制定或調整融合發展規劃並開始實施


如何化危為機? 一是產品生產方式的數字化,包括將線下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包括存量資源,內容的生產與分類更多適應線上營銷的要求。有很多期刊社已經很成熟了,但相信通過這次疫情的警示,或有更多期刊社重視資源、內容的數字化製作與生產等;二是傳播形式的數字化,包括目前主流的“兩微一端”,各種直播軟件,因為客戶在使用這些終端,所以我們需要把產品放到這些平臺上傳播,讓用戶去了解並找到相應的內容入口;三是技術的數字化,要求保證在產品生產、消息傳播、渠道推廣、服務客戶這一系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快速解決;四是服務對象的數字化,首先是用戶是否接受我們的數字化產品形式,是否把享受這類服務的錢主要花在數字化產品上;五是銷售渠道數字化,通過前期推廣,客戶引流,直接讓產品和客戶見面,把以前倚重線下銷售渠道以“本”“期”計量單位的銷售形式,改為以內容為計價單位的銷售形式,直接與終端用戶形成新的銷售關係,即“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降低銷售成本提高收益,促進期刊社對線上業務有更多的投入,才能做出規模。


一場疫情對期刊業的衝擊和改變會非常多,非常深刻,有些影響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但可以明確的是我們必須改變自己迅速投身變革之中,在未來才不至於掉隊,或者說才能享受到融合發展的紅利。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徐進軍:陝西教育報刊社總編輯

我們要學會“化危為機”,

在困難中尋找機遇,尋找出路


疫情影響了期刊的正常編輯、出版流程,很多必須的業務都只能以線上的方式完成,我社雖然上了社內局域網編輯系統,但居家辦公還是不能使用的。“三審三校”對於傳統的紙質稿件審校,導致了編輯工作不適應、不方便,容易出現“小錯誤”,增大了工作量。在發行上,疫情期間紙質版發行困難,這也導致期刊送達率低,影響了受眾及時瞭解最新知識。疫情同時給編輯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特別上班後交通等成了大家最擔心的“容易感染場所”。


作為考驗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次典型危機事件,本次疫情也給學術期刊提供了新的選題,不少學術期刊都策劃了相關選題,並優先審稿、及時刊發,這發揮了學術期刊智庫作用,提升了期刊的影響力

;同時,依託互聯網、新媒體而形成的“雲端編輯部”也為編輯部的應急出版實踐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一些學術期刊免費的電子版內容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也滿足了受眾需求,提升了學術傳播的時效性,拓展了學術傳播的範圍,這對新媒體環境下的學術傳播也是一種啟示。


總之,特殊疫情也倒逼了學術期刊工作的創新,我們要學會“化危為機”,在困難中尋找機遇,尋找出路。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朱拴成:《煤炭學報》《煤炭科學技術》執行主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

變危機為機遇,趁勢而上,加快推進期刊集團化、數字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不但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還給電影、餐飲、旅遊、零售、交通等大部分行業帶來嚴重打擊。對期刊業來講,此次新冠疫情雖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在稿件組約、編輯加工、排版印刷、傳播推廣、活動策劃、市場營銷等方面對期刊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進一步加速了期刊業的變革。因此,我們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講究策略,辨證施治,深化改革,科學應對,化荊棘為坦途、變危機為機遇,趁勢而上,加快推進期刊集團化、數字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堅持內容為王、加快融合發展在業內已經形成共識,在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同時,我們還要做好以下兩點。


一是完善崗位績效考核,促進工作效能提升。目前國內大多編輯部還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及考核評價體系,致使崗位職責不清、員工積極性不高、潛力遠未釋放,編輯部整體效能低下。只有建設完善的崗位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到崗值班”和“居家辦公”效能同等化,變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為我為期刊添光彩的股肱之臣。


二是單刊編輯部要做強、做優。出版傳媒集團要做強、做大。新形勢下,期刊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優勝劣汰法則顯現,單刊編輯部要生存、發展,必須努力做聲譽好、質量高、發表快、傳播廣、影響大的專家學者高度認可的期刊。出版傳媒集團在統籌調配刊號資源,合理佈局期刊專業方向的同時,要深挖出版業的延伸服務,尤其要深挖知識服務板塊業務潛力,構建“刊-網-號-端”四位一體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出版傳媒集團將以此次疫情危機為深化改革的契機,在內容為王、融合出版、管理效能等三個方面重點發力,逆勢而上,爭創一流,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科技信息服務提供商。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周志懿: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總編輯

期刊業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順應移動化、互動化、專業化、平臺化、視頻化的發展潮流


對於全國期刊業如何化危為機,我有兩個建議:


一、要有戰略思維,觀大勢


在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背景下,期刊業要保持戰略定力,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觀大勢。經過多年的供給側改革,我國經濟結構已經進行相應轉型升級,市場環境與經濟活力已經今非昔比。即便受到疫情衝擊,但這種影響依然是短期的,經濟長期向好的勢頭沒有改變,這是期刊業繼續向好發展的基本前提;其次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中國國內疫情控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隨著境外疫情的爆發,中國反而成為全球疫情的“諾亞方舟”,這為迅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創造了條件,期刊業的正常運營不會受到長期影響;再次期刊業的發展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順應移動化、互動化、專業化、平臺化、視頻化的發展潮流,戰略定位上必須重新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基本問題,戰術定位上必須解決如何到達、如何影響、如何開發這三個基本的邏輯。


二、要有發展思維,抓機會


面對疫情影響,期刊業必須樹立發展思維,從危機中尋求機會,在發展中解決問題。


首先是練內功的機會。同樣面臨疫情,《中國新聞週刊》《財新週刊》《人物》等時政期刊媒體以及一些醫藥衛生類期刊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深入疫情一線挖掘深度的、專業的、與讀者高度共情的內容,反而逆勢大突圍,影響力大增。疫情也為期刊媒體提供了一個閉關期,一方面積極尋找內容爆品的突破點,一方面抓緊機會搞好內部培訓,推進新媒體化,打造不同方向的互聯網“雲”平臺。《中國名牌》雜誌在疫情期間就利用這一時間窗口,升級中國名牌網,打造內容共享平臺、智庫共享平臺、傳播分發平臺,策劃“品牌戰‘疫’”公益海報徵集行動,出版《品牌戰“疫”》企業專刊,上線“品牌戰‘疫’名家講壇”,得到企業的熱烈響應,社會、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


其次宅經濟的機會。宅經濟催生的新型消費,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二月份,全國實物商品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1.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疫情使宅經濟形態進一步放大,讀者宅的時間越長,反而為期刊閱讀及期刊打造的雲平臺閱讀、互動、消費提供了新的動能。期刊媒體應該抓住這一機會,咬住目標用戶大做“宅”字文章。疫情期間,《中國名牌》順應視頻化的趨勢,開始採購直播設備,搭建直播平臺,拓寬視頻產品體系,朝品牌專業視頻化方向發力。


三是新基建的機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線上培訓火爆,各類網上雲平臺大顯神通,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配送、巡檢等方面大顯身手。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隨著新基建按下快進鍵,雙重因素疊加,一是將進一步促進期刊媒體的數字化建設,二是為期刊媒體提供了新的經營方向。疫情期間,《中國名牌》按照中央基調對新基建的七大領域排名前二十位的上市公司進行逐一梳理,研究分析,志在形成系統性的品牌研究報告,既助力企業品牌專業化建設,客觀上也挖掘與培養了自己的潛在客戶資源;三是品牌化的機會。新的時代背景下,跳出媒體辦媒體已經是一條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品牌化運營更是一條發展的捷徑。自國家設立中國品牌日以來,品牌成為發展的新風口。我國的期刊媒體大多品牌悠久,內涵豐富,歷史上曾有著很高的知名度與公信力,如能借機將期刊媒體的品牌IP轉化為發展的動能,則必能為期刊的發展再上一個層級。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劉玉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常務副主編、中國期刊協會

著眼5G等不斷更迭通信技術給期刊編輯帶來的機遇,改變編輯工作各環節,改變期刊出版內容


新冠疫情對眾多行業都帶來影響,對期刊業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疫情對期刊最大的影響,在於編輯團隊不能面對面線下組稿、採編、互校、排版、紙質印刷、發行、傳播等等。改變現有采編模式和流程,在這些方面都有“化危為機”的可能。


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擴大線上採編。其實,期刊業早已進入互聯網採編的時代,只是在策劃、編輯校對、排版、紙質印刷、發行等環節還需要人員近距離實物交互工作。借疫情影響之機,大力改變過去的採編模式,更多地利用互聯網,利用網上辦公來解決;


二是減少紙質印刷,擴大電子出版規模。現在期刊紙質發行量逐年下降,有的期刊只印幾百本,而且未來不太可能再有什麼印刷奇蹟發生。不如減少紙質印刷,增加電子訂閱,出版日期不要以印製時間為限;


三是要著眼5G等不斷更迭通信技術給期刊編輯帶來的機遇,改變編輯工作各環節,改變期刊出版內容。

利用先進的音視頻等通信技術,改變“面對面”的模式,提高編輯線上工作能力。出版內容上,不僅僅侷限論文文字和圖表,可擴展到視頻、實驗場景等。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陳曉峰:《科技進步與對策》編輯部主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研究生

疫情使我們學術期刊從業者深刻認識到學術期刊向全面數字化轉型方向發展的必要性


在此次疫情期間,由於身處疫情中心武漢市,經歷了到目前為止兩個多月的封城,對於我們學術期刊而言最大的困境是期刊不能正常交付印刷出版。由於涉及期刊生產的稿件排版、編校和拼版環節一直以來主要依賴於線下,以紙質稿件的形式完成,此次受疫情的影響非常大。


目前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建設大都集中在投審稿環節和網刊傳播環節,而編校生產階段的數字化轉型還十分滯後。大多數學術期刊編輯習慣於紙質校對,與排版員之間需要多次反覆核改,編校佔據了編輯大量的時間精力,期刊出版的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此次疫情之中,我們省很多同行在積極討論在線雲排版這種模式可行性,因此我所在湖北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青委會發起組織了多場網絡研討會,邀請了全國三家知名的期刊技術服務商和實際在使用他們系統平臺的多家編輯部,就在線雲排版引入到期刊出版流程,實現期刊全面數字化轉型做了經驗分享。


其中就各平臺系統的功能性、穩定度和性價比做了深入的探討,各技術平臺都有其特色優勢也均存在一些不足,同時也對智能編校系統引入到出版環節做了判斷與展望。


最重要的是此次疫情使學術期刊從業者深刻認識到學術期刊向全面數字化轉型方向發展的必要性,這也是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必須下大氣力投資人力物力去建設的。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趙婧: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知識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


堅守內容為王、品質至上的理念,加大優質內容產出


在此次疫情中,科技期刊傳統的出版和傳播方式凸顯劣勢。一方面,期刊出版週期由於傳統生產環節的瓶頸而進一步延長;另一方面,一些圍繞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成果由於缺少快速的傳播渠道而不得不選擇在境外媒體首發。在新形勢下,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科技期刊亟需改造傳統的出版手段,提升學術文獻的信息化傳播能力,科技期刊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作為中國現代印刷與現代傳媒技術革命的開創者與領導者,方正電子深知技術手段對於推動傳統行業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性,近年來一直和中國科技期刊界的同仁共同探討,打造符合中國科技期刊特點的“科技期刊數字化生產和學術傳播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出版過程數字化升級方面:智能結構化排版實現協同編校、全流程生產過程管理,在提升出版效率的同時,形成多渠道對接的數字產品,形成細顆粒度的XML文件,為內容深度挖掘奠定基礎;方正智能審校系統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減輕編輯繁瑣的工作量,實現出版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在文獻內容傳播方面:以XML數據驅動“生產即發佈”的出版,支撐單篇、整期、虛擬專輯的實時發佈;支撐增強出版、全媒體出版,實現傳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樣化;藉助用戶畫像、知識圖譜等技術通過精準推送服務,實現傳播方式從內容的被動檢索,轉變為終端用戶的主動觸達;支持用戶行為、運營數據的採集和分析,自主定價、發佈策略,實現內容自主運營。


在支撐學科集群建設方面:

通過專業領域的專題服務,藉助用戶畫像等技術手段,構建以學科為紐帶,支撐專業期刊集群的精細化運營,最終為作者、讀者、產業、單刊和刊群本身提供知識服務。


方正電子希望期刊界更多的同仁們可以跟我們一起探索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發展路徑,共同面向建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開放合作,包容創新,通過期刊出版流程的重塑,運營模式的革新,打造科技期刊新生態。


小福團摘編自期刊強國《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來源 | 期刊強國


版權保護聲明:

本公眾號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對內容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本號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小福團聯繫。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