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為什麼對健康有益,艾灸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艾灸的一般性治療效應是有兩方面構成的:

一是艾灸所產生的特殊的“藥氣”所引起的效應;

二是艾灸的溫熱效應。

艾灸時產生的“藥氣”經灸位的皮膚及隨呼吸被機體吸收後,能起到廣譜抗菌、抗病毒及殺死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說艾灸有直接“驅邪”的作用。此外,這種“藥氣”還有安神、醒神、通竅的效果。

艾灸生熱,其適量的熱刺激施予適當的穴位便產生最主要的治療效應。

艾灸為什麼對健康有益,艾灸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
/
/

無論實症、熱症、虛症、寒症,在大多數情況下,在病體體表會出現一些具有“嗜熱性質”的腧穴,所謂“嗜熱性”是指在此處施灸,患者會感覺舒適。

施灸時機體的局部(灸位)“得溫而舒”,在局部就起著通穴道、行營衛、祛病邪的作用(這些作用又互為因果),並繼而通過作用於經脈系統產生遠道放射、擴散效應,從而起到對人體整體的調整、治療作用(包括抵消病理性惡刺激,抑制機體的過敏、過激反應,使機體的傳輸、通訊系統恢復秩序,增強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對病理產物的吸收、排洩能力等)。這也是艾灸所以能治寒、熱、虛、實症的作用機制。

艾灸為什麼對健康有益,艾灸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
/
/

艾灸治療寒症時,導入大量的熱能以直接對抗、抵消體內之“寒”,這是灸療的作用機制之一。

艾灸治療熱症、陰虛內熱症,則要避免不恰當的熱導入。所謂“不恰當的熱導入”,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施灸者辯證未明,取穴未得病機,如此施灸便是徒然導入熱量,不能愈病,反會助長病勢。這也是歷來有些人反對熱症用灸的理由之一。其實,取穴當否,驗之也簡單,一般略灸其穴上,獲“溫而舒”的感覺,取穴正確,否則便是取穴不當。

其二,取穴得當而灸量欠妥,虛寒症灸的“過熱”一些,一般問題;但實熱症,灸量一定要小心控制,中病則已,過即為害,特別實在“灸火未行”的情況下(指少數病例,因臟腑、經脈淤滯特甚,初灸時艾火未能遠達,聚於灸位,患者有感覺不適的現象),不可猛灸,只宜溫灸。

艾灸為什麼對健康有益,艾灸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
/
/


在古代,主要採用著膚直接灸法,易灼傷皮膚。現現代的溫灸、旋灸等方法,適合大多數人的大多數位置,因此也沒有禁灸穴可言。

只是在人的心前區、孕婦的小腹部及幼兒滷門未閉合前的滷會穴應該慎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