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用什麼方法才能不會讓農民的土地荒廢?

用戶4419674461446696


關於農村土地荒廢,我有我有我的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下:

關於土地荒廢的幾點原因:

第1點,種地沒辦法養活家人。以前農民種地主要的目的是自己吃同時還可以把多餘的糧食換點錢。現在卻不一樣單純守著幾畝地過活,一年收的糧食吃確實不愁,但是生活卻根本不行。現在農村各項的支出也比較多,孩子上學,人情禮往,如果再生病,家裡的支出真的是非常的大。

第2點,都知道糧食的價格向來是比較低的,像玉米小麥通常都是在一塊左右徘徊,現在的一塊錢大家都知道它的購買力有多少了。而其他的生活用品以及食物等都是在不斷的飆升,想通過種糧食來賺錢去換其他的東西根本是行不通的。

第3點,沒有種地的勞動力。

現在農村其實還有一些人在種地,但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他們是疏於無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裡,所以得種一點地餵豬同時自給自足。而大部分的青壯年都是外出打工或者上學上班,家裡能夠留下種地的壯勞力嚴重缺乏。

如何讓農民的土地不會被荒廢,我有以下一點建議:

第一:由政府牽頭引進相關的,搞種植的一些大型企業,實行土地承包。

這樣既解決了農民的土地荒廢問題,也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勞務問題,在一定的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就拿我個人為例,我目前是在一傢俬營企業集團公司。從事種薯的種植。我們在麗江這邊租了1200多畝土地,之前這邊的土地也全部是荒廢的,這裡的人都是出去外面打工。然後今年我們把地租過來,除了每月租給他付給他們租地的600雲,每畝地的租金每天還有大量的老勞務人員需求,解決了當地的一些勞動問題,特別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許多人外出打工都出去不了。在家又沒有其他的經濟收入,所以說向經理這種特殊情況,我們的公司也是其他人很大的幫助。

第二:由政府引進相關的人才及技術帶動當地的老百姓把荒廢的土地重新開墾出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種植合適農產品。等到農產品收穫的時候,再由政府負責銷路。這樣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解決當地的勞務問題,實現脫貧致富,這也是目前國家的三農領域相關的政策及脫貧攻堅的一項重大任務。


種土豆的小陳陳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現在的糧食價格偏低,一斤糧食換不來一瓶礦泉水,辛苦一年一畝還賺不到幾佰元,各行各業工資每年遞增,而糧食十幾年來一直未動,然而農資卻暴漲,不如出去打工,二天可以掙到一畝糧食錢,所以農民土地荒廢不種,外出打工,政府只有合理地提提糧價,加大補貼,讓農民覺得種地划算才行。


用戶北艦老兵


農村土地撂荒現象比較嚴重,如果照此長期發展下去,對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保土地,穩糧食迫在眉睫。由於近年來,國家的經濟轉向了高速發展的城鎮化,農村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空心村已成定局,撤村並鎮如火如荼,確保土地安全勢在必行!究竟用什麼辦法來確保農民的土地不再荒廢?我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假如稻穀3塊錢一斤,國家實行統購統銷,田地不會拋荒!

我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假如稻穀能賣3元一斤,國家實行統購統銷,以每斤3元的價格高價收購,以每斤1.5元的價格低價出售。這樣,農民工也吃得起飯,各種以糧食為加工的企業,也不會增加成本,社會物價穩定。這樣,國家以每斤1.5元的差價,作為補貼農民的工資,田地就不會被農民拋荒,農民的養老問題也徹底地解決了。袁隆平曾經說過,糧賤傷農,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認為,這樣可以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但是,糧食必須是實行 “國家統購統銷",才能確保不法分子鑽政策的空子,非法倒買倒賣!

假如這個建議能夠得到落實,國家糧倉滿滿。遇到今年這樣的新冠疫情,我們手裡有糧,大家心裡不慌,人們就會踏踏實實工作,不再心有餘悸。

假如國家每斤糧食補貼1.5元,14億人口平均每人每天吃1斤糧食的話,國家每天要補貼21億元人民幣,21億x365=7665億,可不知國家財務能否負擔!

這僅僅是青山老胡個人的設想,不代表他人觀點,你認同的話,記得點贊加關注,熱烈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