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近日,首批4+7中選企業陸續公佈了2019年財報。從財報中可以發現,藥企收益呈兩極化趨勢。有的業績實現了暴漲,如京新藥業受益於集採擴面,在2019年上半年“4+7”品種左乙拉西坦片銷售就增長了253%;有一些企業卻由於藥價下降等因素,出現營收、利潤下降。如中國生物製藥,2019半年報中恩替卡韋分散片銷售額同比下降7.83%。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分化,藥企如何自救?
實際上,隨著4+7帶量採購的深入執行,大多數藥企的利潤都逐漸縮水。因此,藥企都在尋找新的分銷渠道來彌補被帶量採購擠出的藥品利潤。

我們發現,大部分企業主要從以下3個方向發力——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01

佈局醫藥零售市場

我國當前城市公立醫院為醫藥銷售大陣地,2018年佔據市場51.6%的銷售份額。但其它渠道如果能覆蓋到,就能實現很好地增量。這對於在4+7帶量採購中增量不增利的企業來說,成為平衡收益的好方向。

據瞭解,目前信立泰、正大天晴等眾多知名藥企都在考慮鋪設零售渠道,包括覆蓋單體藥店、DTP藥房、互聯網醫院等。其中“互聯網+醫療”領域是藥企發力的重點。如去年10月20日,百濟神州、康恩貝、哈藥集團、齊魯製藥、正大天晴、歌禮生物等就與騰訊微醫合作,共同建立了對慢性病患者“線上+線下、醫藥保互通”的數字慢病防治體系。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02

向國際市場邁進

近年來,除帶量採購外,隨著醫保控費、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持續推進,醫藥格局開始轉變。為了獲得更多利潤,越來越多國內藥企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開始加速佈局國際化之路。

例如,天藥股份近期就公告表示,公司向美國FDA申報的塞來昔布膠囊的新藥簡略申請(美國仿製藥申請)已獲得批准。這意味著該藥品在美國市場已具備銷售資格,對天藥股份拓展海外製劑市場、提升公司業績有積極意義。
石藥集團在拓展海外市場上的表現也十分亮眼,不止實現了出海,還將海外先進技術和資源引進國內,結合本土市場的應用,再尋求海外市場的擴張。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0日,其用於治療高血壓的新藥“玄寧”成功拿到了全球銷售許可證,進一步增強了石藥的海外競爭力。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03

調整產線和產品線組合

對於藥企來說,創新是行業大勢所趨。藥企需要切實的按照自身實力與詳細規劃,進行產線和產品線組合創新以及轉型。目前,部分國內藥企已經開始積極調整公司產品佈局、豐富產品線,以適應政策和市場變化。
例如,行業龍頭恆瑞醫藥一直在加大創新藥研發力度,當前至少已有5個創新藥獲批,還有幾十個創新藥在研,並且在積極引進新的藥物拓寬產品線。
但要注意的是,無論研發新藥還是做新的藥品組合,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藥企需要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


看行業


對於醫藥企業來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如何根據市場環境及行業的不斷變化,適時地調整自己,並不斷地突破和創新,將是每個藥企都要面對和思考的挑戰。未來能夠在市場變化中抓住機遇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勝利者。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線上拜訪和培訓、數字化營銷推廣,遠程傳遞學術信息,滿足客戶需求。疫情當下,更是藥企管理市場、醫藥代表實現價值的新路子。

“易學術”雲推廣平臺

線上學術推廣解決方案

足不出戶雲推廣

有效提升學術推廣的效率和效果


4+7後中標企業收益呈兩極化,藥企該如何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