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事件賠償原則劃定,個人投資者最終承擔多大損失?

大家之前都非常關心的中國銀行的原油寶產品,5月4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可以說它是金融行業最高的這種決策會在會上面,其他的東西都是正常的一個流程在走,有一個地方專門提到了金融產品風險的問題。

中行原油寶事件賠償原則劃定,個人投資者最終承擔多大損失?

金融產品風險是說特別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一部分的金融產品風險問題,這個地方其實毫無懸念的,指的就是中國銀行原油寶這個事件發生了之後所造成的鉅額的損失。


中行原油寶事件賠償原則劃定,個人投資者最終承擔多大損失?

這麼高層的會議上面,因為一個產品專門把它提出來一段30多個字來解釋,這個其實是很少見的。基本上這三十幾個字也把原油寶到底誰來承擔損失畫了一個原則的線出來,最後的結果基本上就是中國銀行要承擔大部分的損失。

我們之前在新聞解讀當中也跟大家提到過,中國銀行原油寶這個事情,當時因為4月21號美國的國際原油市場上出現了-30美元每桶的這麼一個歷史極端值,出現了之後中國有一部分銀行的資金,個人投資者通過銀行出去的一些資金,直接掛鉤了產品,導致了鉅額的虧損。

這件事情我們當時說中國的金融機構其實在打官司方面是非常專業的,但這裡面唯一翻盤的機會是來自於監管層的壓力,現在就看到了不光是監管層,其實這個事情已經上升到了金融行業最高層面的決策層上來給這件事情定性。

這個是非常大的重視程度,也確定了金融機構最後會承擔大部分的損失,按照目前財經媒體的報道,這裡面

一共是90多個億人民幣的損失,大概65個億最後會由中國銀行來承擔,剩下的30個億由個人投資者來承擔。

如果在中行的原油寶產品上,投資額超過了1000萬,可能個人投資者承擔的金額會更大,如果是1000萬以下,基本上承擔的損失會變得更小。

當時是達到了一個負油價,會造成產品上的穿倉,本金虧完了之後還欠銀行的錢,現在欠銀行的錢基本上大家都免除掉了,如果是1000萬以下投資額的話,可能不光是穿倉不用管這個錢,本金上可能還有20%保證金可以拿回來,最後虧損80%左右。

當然這個事情最後怎麼分配,到最後還是要等待金融機構給一個解決方案,但是目前最高層的金融會議上面確定的分配方案已經是這個樣子了,這個事情在大面上和小面上分別可能會造成後續的影響。

大面上很多的金融機構要意識到你給一般投資人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如果根本就不是大家表面上看起來的產品。大家以為在銀行買的是一個現貨掛鉤原油的產品,你竟然買成了一個期貨產品這樣子的話,金融機構會承擔大部分的損失。

中行原油寶事件賠償原則劃定,個人投資者最終承擔多大損失?

這種做法未來可能會在很多的金融產品上變成一種標準模板,對於個人投資者是一種保護。


另外從小的方面來看,因為原油產品造成了這麼大的虧損之後,其實很多銀行把這個產品的資金入口給切掉了,個人投資者買不到。這個可能也是最近這段時間我們看到,不管是掛鉤原油的基金產品,還是其他的一些金融的投資標的,場內的溢價非常高,已經比國外的產品的溢價高出了50%,甚至更高的時候,

為什麼還有人在買?

可能就是因為新的入口被切掉了,導致大家在原來的產品上重新再買就會把它的議價搞高。這個地方也可能會造成國內相關的原油產品,溢價會維持一段時間,看上去不正常,但它實際上背後有監管層,監管的力量在裡面所調節發揮相當大深層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