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很反感,因為老師傲視,3個方面害了老師

為文背景:有老師吐槽:家長會上我向家長講了三個問題:1、不要以為孩子的教育全是學校的事。 2、孩子的行為習慣與家長的教育有關。 3、孩子的家庭作業需要家長認真配合輔導完成。為什麼有的家長很反感?

老張學聊認為,家長之所以不高興,是因為老師沒有以親和的形象,平和的心態與家長朋友般地交流,而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所以家長反感。

第一、老師沒有擺正和家長的關係

開家長會,無非是與家長交流孩子地學習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向家長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老師想開得好,開得家長不反感,達到會議目的,擺正自己和家長的關係是必要前提。

如果每一位家長進會場,你能在門口笑臉相迎問聲好,握握手。

如果你家長會大致如下開場:

“親愛的各位家長,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中接受邀請,在百忙中屈駕光臨今天的家長會,打心眼裡感謝各位。我不是名人不是專家,僅僅是孩子的老師,家長的朋友。有些想法想與大家交心,有些問題想和朋友們交流,不對的地方,敬請各位家長批評、幫助和指正……”。

如果你在整個演講過程中表現出足夠的商量和尊重。

總而言之,如果老師真心實意,真情實感把家長當朋友,言談舉止,表現的平等、親和、可信,家長自然“親其師信其道”,把老師也當朋友。即便你講得三個問題有不妥當,鑑於朋友的感情基調已經確立,家長也也不至於“很反感”。

第二、家長的反感,源於你的傲視

身為老師,不可以瞧不起自己,更不可以高傲自大。既不卑微自己,更不要傲視家長。有自信,卻不應自負,能擔當,但不能眩耀。你是老師,但不可以在家長面前以老師自居好為人師。

“不要以為……”、“不要以為……”。

老師像在給犯人在訓話,而不是與家長在傾心交流。你給人的感覺,是傲慢地看待家長,並沒有把家長看在眼裡。

為什麼不能將“不要以為孩子的教育全是學校的事”,換成:兩好擱一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學校和家長朋友手拉手,才能實現教育好孩子的願望。

這樣說掉價嗎?如果老師這樣說,家長還會“很反感”嗎?恐怕不會。

第三、家長的反感,還因為你的指手畫腳和頤指氣使

“孩子的行為習慣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儘管道理如此,但指手畫腳,乾乾巴巴,一錘定音。給家長的感覺不是家長會,像世界著名教育家在做報告。

家長會想,你不過孩子的老師,你以為你是誰?“很反感”正常,不反感才失常。

“孩子的家庭作業需要家長認真配合輔導完成”。本來好多爸爸媽媽因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孩子輔導而苦惱,有苦無處訴;有些爺爺奶奶無能力輔導孩子心急火燎,有冤無處伸。

老師頤指氣使,不但指令他們“輔導”,而且還要他們“配合”和“認真”。家長沒有“認真”嗎?究竟該是誰承擔主要的輔導責任?家長想聽嗎?願意聽嗎?能不“很反感嗎?”

因為你的一概而論,頤指氣使。家長“很反感”正常,不反感才失常。

家長“很反感”的家長會。家長不愉快,老師不痛快,勞民傷財,不會達到預期目的。要想家長不反感,老師應該與家長平起平坐,將好話說好。以親和的形象,平和的心態與家長朋友般地交流,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會壞了家長會,壞了和家長本應和諧的情誼。

家長該反感嗎?老師的做法對還是不對?歡迎大家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