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憑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漢武帝是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的成功是靠父親爺爺積攢下來的積蓄,也有人認為他窮兵黷武不顧民生,更有人因為他晚年的失誤——“巫蠱之禍’’而否定了他一生所有的功績。那麼這位史書上的“千古一帝”真的有這麼不堪嗎?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為國家和民族所作的貢獻。


漢武帝憑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經歷了漢初實行的“黃老之學”和“無為而治”,中央對地方缺乏一定的管理,也因此在漢景帝時期爆發了“七王之亂”,與此同時,在北方的匈奴國家也在對漢朝造成威脅。

而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古中國第一次思想的大一統。

自漢武帝上任,大一統的趨勢已經愈見明顯,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為了維護中央的權威、維護國家統一,所以在漢武帝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整個漢代的大一統趨勢大大加強,更好地維護了中央集權的權威


漢武帝憑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2、對匈奴開戰

漢武帝時代,開疆拓土,啟用上將衛青和霍去病領兵襲擊匈奴。

改變了漢王朝和匈奴之間幾十年的攻守形式,直接打到了匈奴的老巢,使匈奴日漸衰落,消除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造成後匈奴逃亡遙遠,幕南沒有王庭的情況,給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漢武帝憑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3、張騫通西域

在與匈奴的鬥爭中,西漢與西域有著積極的聯繫。張騫號第一次被送到西部地區長達13年。

然則經由過程張騫的初次出使,漢軍依據張騫的呈報,瞭解了西域各國的情況,漢軍擊敗匈奴奪取了河西走廊,開闢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全通道。

通過張騫走出西部地區,並與西方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從此,中國與中亞、西亞、北非、歐洲的貿易關係開始發展,開闢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絲綢之路。

漢武帝不僅開創了這一制度,塑造了時代,而且他的成就和行動也深深植根於我國的歷史和傳統之中。


漢武帝憑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4、推恩令

漢武帝即位初期,大臣主父偃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漢武帝採納了建議,隨後“推恩令”也開始施行,即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王國內分封。

新的侯國脫離了原來的王國,地域獨立,而且沒有治民權,更沒有軍權,受當地郡縣的管轄。這樣諸侯國的封地越來越小,權力也被大大削弱了,失去了對抗中央的能力,被稱為史上最大陽謀!

歷史上但凡有大作為者必有大爭議,漢武帝一生功過無數,您認為漢武帝配得上“千古一帝”的名號嗎?有哪些皇帝可以與他齊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