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都有誰,他的老爹和兒子是皇帝,自己卻不是?

象棋瘋子


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難,因為這樣的倒黴蛋並不多,但是為何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各種原因就顯得有些有趣。

中國“皇帝”一詞來源於始皇帝。始皇帝,這個始字意思就是最初的皇帝的意思,自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皇帝就成為了中國最高身份的象徵,而在兩千多年的皇帝歷史中,皇帝的傳承也一般是父子相傳(當然新舊王朝的更迭不在此列)。

而在歷史中卻有著幾個倒黴蛋,老爹是皇帝也就罷了,自己兒子也是皇帝,唯獨自己沒有享受一下皇帝的位置,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奇怪的現象。

要說這幾個倒黴蛋,要分兩種,一種是真倒黴蛋,一種是假倒黴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說第一種,那就是真正的倒黴蛋,這種是什麼情況呢,那就是按照道理來講自己應該是可以當上皇帝的,但是由於種種意外,導致自己在老爹還在位期間就死掉了,自然也就與皇位失之交臂,而自己的兒子還是順利的繼承了皇位,而這種人最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朱標了,作為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自從出生之日起,朱元璋就對他寄予了厚望,期盼著他能夠繼承自己打下的江山,可惜天不遂人願,朱標英年早逝,讓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隨著朱標的離世,朱元璋沒有將王位交給自己其他的兒子,而是毅然決然的將王位交給朱標的兒子朱允炆。這樣引起了後來朱棣的造反。不僅僅是朱棣如此倒黴,同樣對於南北朝時期的蕭長懋也是如此,再被立為太子十年間,還是沒等來自己登基的那一天,然後因病去世,而後自己的長子繼承了皇位。

這第二種呢,也不能算倒黴蛋,就是他本來就不是王位的第一順序繼承人,而按道理他的兒子也不能繼承王位,但是陰差陽錯,兒子反倒是當上了皇帝,這可以說是算得上幸運了。而恰恰明朝也有這樣的一個人,那就是嘉靖皇帝的父親,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所以經過皇室和大臣們的商議,決定由武宗的堂弟興王朱厚熜繼承皇帝位。雖然朱祐杬沒有做過一天皇帝,但是攤上一個好兒子,死後還是被追封了封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呢?而我們所熟知的光緒皇帝的父親也是這種情況,他和咸豐是親兄弟,皇位自己沒份,但是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是皇帝,也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了。

其實要比起做皇帝來,歷史上有個人可謂是做到了極致,唐中宗李顯,其父唐高宗,其母武則天,其弟唐睿宗,其侄子唐玄宗,其子李重茂也做過皇帝(是李顯的老婆韋氏所立的,後來北廢,史稱少帝)。可謂是最龐大的皇帝陣容了。


歷來現實


別的朝代不說,就說說離咱們最近的清代吧,就有這樣的人。而且筆者還實地去他的陵寢探訪過,這個人便是醇親王奕譞,大概羅列一下族譜,他的身份真是傳奇:

他是道光皇帝的兒子,他是咸豐皇帝的弟弟,

他是光緒皇帝的爸爸,他是宣統皇帝的爺爺,

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是攝政王奕訢弟弟。

而他的最後魂歸處便在北京京西的妙高峰,這裡風景優美,青山勁松,由於身份的尊貴,故而規制也高於其他王爺墳,下圖為筆者實拍的醇親王的碑亭,注意看屋頂的琉璃瓦顏色為黃色,在大清一朝,王爺陵寢至多用綠、藍色琉璃瓦,而黃色屬於皇家專屬,從這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醇親王的身份,在碑亭內有兒子光緒帝給他親筆寫的碑銘。

說個小故事,由於這裡的景緻極好,所以在拍攝《西遊記》的時候,還成為了取景地,下圖為西遊記截圖,可以看出來唐僧旁邊的建築就是黃色琉璃瓦的碑亭。

最後說說奕譞,此人的一生可以說是謹慎,戰戰兢兢的一輩子,他年輕時拿肅順,並執掌總理海軍衙門,也曾風光過,但當其子被慈禧選中成為兒皇帝時,他竟然痛哭流涕而昏迷罔知所措,晚年時候的他更是處處小心,極為害怕被慈禧挑出毛病而被誅殺,他留給子孫的治家格言便可以看出他的謹慎: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兒孫禍也大。財也少,產也少,後來子孫禍也少。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老豬的碎碎念


自己不是皇帝,而父親和兒子卻是皇帝,乍一聽覺得很奇怪,但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情況,而且不止一個。本文要介紹的這幾位歷史人物就屬於題目所述的情況。

朱元璋之子朱標。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立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標很賢明,頗得朱元璋厚愛,也很受兄弟敬重。在朱元璋以及百官眼裡,朱標都是一位合格的儲君,朱標將來繼承朱元璋的皇位原本是毫無疑問的事。然而朱標在37歲時因病而亡,因此朱標沒有繼位為皇。朱標死後,朱元璋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後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所以朱標自己沒有當過皇帝,但他的父親朱元璋以及他的兒子朱允炆卻都是皇帝。

嘉靖皇帝之父興獻王朱佑杬。朱佑杬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他自己不是皇帝,但是他的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朱佑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成化年間被封為興王,朱佑杬自身只是一名王爺。朱佑杬的異母兄朱佑樘正是明朝的孝宗皇帝,孝宗傳位給其子朱厚照,而朱厚照去世時沒有子嗣,所以需從旁支中選擇一位皇位繼承人。朱厚熜正是那位被選定繼承皇位的人,朱厚熜就是嘉靖皇帝,他是興王朱佑杬的兒子,也就是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所以朱厚熜的父親興王朱佑杬自己不是皇帝,但他的父親明憲宗朱見深以及他的兒子嘉靖皇帝朱厚熜卻都是皇帝。

道光皇帝之子醇親王奕譞。醇親王奕譞的情況和朱佑杬類似。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道光年間被封王,奕譞本身也只是一名王爺,他沒當過皇帝。醇親王奕譞是咸豐皇帝奕詝的異母弟,也就是說咸豐帝之子同治皇帝載淳是醇親王奕譞的侄子。同治皇帝去世時也沒有子嗣,後經挑選,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載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光緒皇帝。所以醇親王奕譞自己不是皇帝,而他的父親道光帝以及他的兒子光緒帝都是皇帝。


歷史守望者


醇親王奕譞就是一個典型的這樣的情形。

醇親王奕譞在其子載湉(也就是光緒帝)被選擇成為嗣皇帝的時候,“倉促間昏迷”,按照翁同龢日記的說法更詳細,他“磕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原因有二:第一,突然發覺自己成了所謂“太上皇”,不知是福是禍;第二,愛子成為皇帝,以慈禧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性格,也不知是福是禍。

因此,他上奏表示乞骸骨,有警句曰:

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

但是,醇親王的身份,與宋英宗的本生父濮王趙允讓、明世宗的本生父興王朱祐杬彷彿,而與濮王等不同的是,濮王在英宗繼位前已經去世,興獻王在世宗繼位前也已去世,可是醇王不但在世,並且正值英年,面對子孫世世代代為帝王和自己再上層樓的誘惑,存在著危機和隱患是無疑的。

從理論上,光緒帝如果有子,將成為同治帝的嗣子,並以此身份繼承皇位,但如果以一子承同治帝嗣,另以一子繼承皇位,則醇王會成為興獻皇帝(明睿宗),而咸豐帝、同治帝乃至慈禧,在宗法和政治上的身份都會改變。

未雨綢繆,經過言官的諫勸,清室確立了這個原則:

將來大統仍歸承繼大行皇帝嗣子。(吳可讀奏疏)
將來傳統之皇子,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寶廷奏疏)
紹膺大寶之元良,即為承繼穆宗毅皇帝之聖子。(翁同龢奏疏)

事實上,後來醇親王的表現,也可見他是不甘寂寞的政治人物,光緒十年(1884),甲申易樞(恭親王奕訢所帶領的軍機處被慈禧全班斥退)後,奕譞借商辦之名接掌政權,“以肺腑之親,寄腹心之重”,如果沒有之前的防微杜漸、杜絕後患,治平(宋英宗年號)、嘉靖(明世宗年號)這樣的情形出現,對本已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局將會形成更大的影響。


談古論金


中華歷代王朝,皇帝四百零五位。自己生前沒有登基為帝,但父親和兒子生前都登上過皇帝之位的,大致統計了一下,名單如下:

一秦:無(子嬰無法確認為扶蘇之子。)

二、西漢:

昌邑哀王劉髆----父漢孝武帝劉徹,子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定陶共王劉康----父漢孝元帝劉奭,子漢孝哀帝劉欣。

中山孝王劉興----父漢孝元帝劉奭,子漢孝平帝劉衎。


三、東漢:

清河孝王(孝德皇)劉慶----父漢孝章帝劉炟,子漢孝安帝劉祜。

濟北惠王劉壽----父漢孝章帝劉炟,子北鄉侯(前少帝)劉懿。

四、三國:

魏燕王(晉燕公)曹宇----父魏武帝曹操,子魏元帝曹奐(魏武帝為追封,這個疑似不算。)

吳廢太子(文帝)孫和----父吳大帝孫權,子吳末帝(烏程侯、晉歸命侯)孫皓。

五、晉:

吳孝王司馬晏----父晉武帝司馬炎,子晉愍帝司馬鄴。


六:南北朝:

南齊文惠太子(文帝)蕭長懋----父齊武帝蕭賾,子鬱林王(齊廢帝)蕭昭業。

梁昭明太子(昭明皇帝)蕭統----父梁武帝蕭衍,子西梁宣帝蕭詧。

北魏景穆太子(景穆皇帝)拓跋晃----父魏太武帝拓跋燾,子魏文成帝拓跋濬。

北魏彭城王(文穆皇帝)元勰----父魏獻文帝拓跋弘,子魏孝莊帝元子攸。

北魏廣陵惠王元羽----父魏獻文帝拓跋弘,子魏節閔帝元恭。

北魏京兆王(臨洮王、西魏文景皇帝)元愉----父魏孝文帝元宏,子西魏文帝元寶炬。

北魏廣平王(武穆帝)元懷----父魏孝文帝元宏,子魏孝武帝元修。

(十六國瑣碎嘈雜,略過。)


七、隋: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楊昭----父隋煬帝楊廣,子隋恭帝楊侑,皇泰帝楊桐。

秦孝王楊俊----父隋文帝楊堅,子隋天壽帝(廢帝)楊浩。

八、唐:無。

注:唐以後以廟號稱。

九、五代:無。

(十國割據,略過。)

十、宋:無。

十一、遼:

東丹王(讓國皇帝)耶律倍---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子遼世宗耶律阮。

昭懷太子(遼順宗)耶律浚----父遼道宗耶律洪基,子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十二、金:

完顏宗峻(死時尚未有尊號,其子即位後追封徽宗)----父金太祖完顏旻,子金熙宗完顏亶。

梁宋國王(金德宗)完顏宗幹----父金太祖完顏旻,子海陵王(金廢帝)完顏亮。(海陵王死後,宗幹被降封遼王,取消帝號。)

許王(金睿宗)完顏宗輔----父金太祖完顏旻,子金世宗完顏雍。

宣孝太子(金顯宗)完顏允恭----父金世宗完顏雍,子金章宗完顏璟、金宣宗完顏珣。

十三、西夏:

越王李仁友----父夏崇宗李乾順,子夏襄宗李安全。


十四、元

拖雷(死時為監國,未有尊號,子即位後追封睿宗)----父元太祖鐵木真,子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太祖時為蒙古成吉思汗、元憲宗尊號為元世祖時追封,疑似不算。)

燕王、明孝太子(元裕宗)真金----父元世祖忽必烈,子元成宗鐵穆耳。

十五、明:

懿文太子(明興宗)朱標----父明太祖朱元璋,子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興獻王(明睿宗)朱佑杬----父明憲宗朱見深,子明世宗朱厚熜。

福恭王(孝皇帝)朱常洵----父明神宗朱翊鈞,子明安宗(弘光帝)朱由崧。

桂端王(明禮宗)朱常瀛----父明神宗朱翊鈞,子明昭宗(永曆帝)朱由榔。

十六、清:

醇賢親王奕譞----父清宣宗旻寧,子清德宗載湉。

倉促統計,恐有遺漏,敬請拾遺補缺。


伯虎42


最著名的就是清朝醇親王奕譞,還有明朝的太子朱標,蒙古帝國的託雷。醇親王奕譞,作為咸豐皇帝的弟弟,奕譞與慈禧太后關係親密,因為他的嫡福晉就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恭親王奕訢在“甲申易樞”後,被慈禧清出朝堂,醇親王取而代之。同治帝載淳因為感染花柳病英年早逝,絕嗣而終,慈禧太后抱養醇親王兒子載湉入嗣,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

醇親王奕譞,父親是道光皇帝旻寧,哥哥是咸豐皇帝奕詝,兒子是光緒帝載湉,侄子加外甥是同治帝載淳,孫子是後來的宣統帝溥儀。


明朝懿文太子朱標,他的父親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子是明惠宗朱允炆,而他自己英年早逝沒做過皇帝。正史記載,朱標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馬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明朝建立後就被冊立為太子。

朱標慈仁殷厚,溫文儒雅,也很有治國理政的才能,深得朱元璋關心,然而卻英年早逝。朱標死後,朱元璋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其他兒子,反而直接冊立皇太孫,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並且追封朱標為“孝康皇帝”。

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嫡幼子託雷,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成吉思汗雖然不是“皇帝”,但是作為蒙古帝國的締造者,只是稱呼不同,儼然就是個皇帝。因為“幼子守灶”習俗,託雷也沒有成為蒙古大汗,但是他的兒子們卻非常出色。

託雷的長子蒙哥,是蒙古第四任大汗;四子忽必烈成為元世祖,開創元朝;六兒子旭烈兀滅阿拉伯帝國,建立伊爾汗國;七子阿里不哥也做過蒙古大汗,與忽必烈爭位,最終失敗。


澹奕


歷史上符合題主問題的人有不少,大致就是分為三種;

其一是本人是皇太子,早死了,因此與皇位無緣,例如蕭長懋、蕭統、拓跋晃、朱標、楊昭、真金等等;

其二就是本人不是大宗,兒子被大宗選擇立為嗣子,繼承大宗去了,例如劉髆、劉慶、劉壽、曹霖等等;

其三就是本人的兒子被權臣選擇了或者兒子厲害自己篡位了,例如孫和、元愉、元羽、李仁友、完顏宗幹、完顏宗輔等等。

某就補充兩個其他答主比較忽略的人吧。

雅好文學文公寬容的蕭統

蕭統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雖然沒有在政壇上留下什麼光輝業績,但是在文壇上卻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的名字和《文選》聯繫在一起流傳後世,令人敬仰。

蕭統從小就聰明伶俐,三歲讀孝經論語,五歲就讀遍五經,長大後的蕭統更是過目不忘,文思泉湧。又受父親的影響,遍讀佛經,還聚集名僧研究經典。

蕭統對文學的貢獻沒有隨著他的死人湮沒無聞,他以太子的身份招攬賢士編篡《文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到了唐代,《文選》成為參加進士科舉考試必讀書目,後世人為了研究他還被成為選學,就像紅樓夢的紅學一樣。

仁慈天性為人友愛的朱標

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朱元璋就在建國的洪武元年就冊封愛子為皇太子,開始接受嚴格的皇家教育,朱元璋委任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人兼任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並且選擇有德行的人充當太子的賓客和太子諭德。

洪武十年,二十三歲的朱標就被父親安排處理政務,“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提前讓兒子熟悉政務,鍛鍊治國才能,親自指導兒子處理政務,而年輕的朱標也在父親的指導下認真的批閱奏章處理國事。還在閒暇之餘讓人編輯《春秋本末》三十卷,以做治國的借鑑。

朱標天性仁慈,師傅宋濂被孫子牽連要處死,朱標和母親馬皇后都為宋濂求情,朱標跪求父皇寬恕宋濂,朱元璋很生氣的說兒子:封你當皇帝再赦免他吧!

這話就有些不好聽了,為此朱標惶恐不安的跳水自殺,倒是把朱元璋嚇一跳,到底後悔自己對兒子的粗暴,還是赦免了宋濂的死刑,改流放。

父子二人沒少因為嚴刑和寬仁辯論,朱元璋苦心的說兒子:老子是為你清除不利因素的。朱標就對曰: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處處表現其寬厚的本性。

朱標還友愛兄弟,對於犯有過失的弟弟們都寬容優加,深得兄弟們的信服,不幸的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死,朱元璋傷心不已,還是立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也是一片愛子之意。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提起中國古代皇帝,那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王朝史詩。


自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自詡“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破天荒的創造出“皇帝”一詞,作為華夏君主的正式稱號起,之後的歷代王朝都沿用了這一稱謂。


在中國歷史上,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自己夾在中間卻不是皇帝的人,頗多。那麼,峰子哥給大家說說幾個比較有名的。(歡迎關注頭條號:峰子奇觀)


1、清朝 醇親王——奕譞(光緒帝生父)

醇親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兒子是光緒帝·載湉。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自己卻不是皇帝,但他是晚清政治家,光緒初年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

醇親王·奕譞(老照片)


醇親王·奕譞,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咸豐帝·奕詝的異母弟弟。咸豐帝死後,傳位於唯一存活的兒子同治帝·載淳(慈禧太后所生)。


同治帝經常偷溜出皇宮尋花問柳,不料,於同治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駕崩於養心殿,享年19歲,英年早逝。(死因,一說沾染天花,一說沾染煙花性病)。


隨後,慈禧太后扶立醇親王奕譞的5歲兒子載湉繼位,是為光緒帝。慈安慈禧,東西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後來只剩西太后慈禧一人大權獨攬。光緒帝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慈禧太后,是光緒帝的姨母兼後媽,而光緒帝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

不僅如此,慈禧臨死前遺命令醇親王·奕譞的孫子溥儀繼位,是為末代皇帝宣統帝。醇親王·奕譞家出了兩代皇帝,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2、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朱元璋嫡長子)

朱標,父親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子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卻無緣皇位。


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劇照)


朱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嫡長子,母親是馬皇后馬秀英(就是那個“大腳馬皇后”)。


在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標就被立為世子,作為準接班人培養;朱元璋稱帝后,朱標被立為太子,作為大明王朝的繼承人,被朱元璋寄予厚望。

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犯過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使他們免受責罰,在諸王中威信最高,深受群臣擁護。不料,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


建文帝 朱允炆(畫示)


朱元璋悲痛不已,權衡之下,不再立子而是立孫,即立太子朱標的嫡子朱允炆為皇長孫。後來,朱允炆繼位為建文帝。


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為其父為“孝康皇帝”。最後,建文帝被叔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趕下皇位,朱允炆焚宮後失蹤,下落成迷。


3、明朝興獻王——朱祐杬(嘉靖帝生父)

朱祐杬,父親是明憲宗朱見深,兒子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而自己只是個封王。(頭條號:峰子奇觀 獨家發佈)


嘉靖帝朱厚熜


朱祐杬,明憲宗朱見深(寵信萬貴妃那個)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異母弟弟。1487年,朱祐杬受封興王。1519年,朱祐杬薨,享年44歲。

後來,明孝宗朱祐樘的兒子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張太后(明武宗的母親)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就是明世宗,大名鼎鼎的嘉靖帝,正是興獻王朱祐杬的親兒子。所以,朱祐杬也屬於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卻不是皇帝的情況。後來,嘉靖帝追尊生父為“睿宗獻皇帝”


4、其他


比如在南北朝時期,北齊太子蕭長懋(有點類似於朱標),父親是齊武帝蕭賾,可惜蕭長懋36歲就死了,他的兒子鬱林王蕭昭業即位後,追尊其為“文皇帝”。


比如北魏景穆太子拓拔晃,父親是太武帝拓跋燾。拓跋晃因被太武帝寵臣宗愛陷害,東宮大批官員被殺,憂慮而死,年僅24歲。其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尊為“景穆皇帝”。


等等,不一而足。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歡迎補充。



峰子奇觀


自秦始皇到溥儀中國封建歷史上一共有442位皇帝,有在位61年的康熙,有在位不到一天的金末帝完顏承麟。有登基時年紀最大的皇帝南燕世宗慕容德時年63歲,登基時年級最小的是東漢殤帝不足百日。為了皇帝之位演繹出多少人間慘劇。

封建帝位的繼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也有。但如題主所說,父親兒子都是皇帝,唯獨“自己“被無視和跨過去也不是沒有,晚清的醇親王奕譞就是這樣的人。奕譞的父親是道光帝。他排老七。咸豐皇帝的弟弟,光緒皇帝生父。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的親妹妹。

奕譞在其父道光駕崩的時候不過十歲。所以不在帝位候選人之列。因此咸豐帝所以對奕譞十分疼愛,在其十歲的時候就加封其為郡王。原本希望就此富貴平安一生的醇王,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後半生會如此蹉跎。

首先就是娶了當時還是懿貴妃的妹妹,被咸豐看中,得以出任九門提督。開始掌握政務。咸豐駕崩以後,與恭親王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在公元1872年奕譞加親王銜。進入滿清中樞系統。公元1874年,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駕崩無子。慈禧就將奕譞的長子載湉過繼給咸豐一脈。繼承帝胄。這就是光緒皇帝。在公元1884年,奕譞實際上成為領班軍機大臣。應該說,奕譞的能力見識都不如恭親王。老實木訥是奕譞的性格。這也是為何慈禧讓其子繼位的原因。奕譞在其子登基尤其是親政以後,更加小心謹慎,辭去軍機大臣,閉門不出。不給慈禧造成猜忌。暗中多次提醒光緒,一定要隱忍不發。不要操切。可惜光緒沒有聽從奕譞囑咐,造成後來的悲劇。

公元1890年十一月,醇親王突發疾病,光緒帝親自前往探視。沒過幾天就薨世。終年五十一歲。在公元1909年,光緒慈禧先後駕崩,依照慈禧懿旨。將老醇親王之孫,小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過繼給同治皇帝一脈。如此以來。滿清入關十位皇帝,醇王府就出了兩位。醇親王就成為唯一一個父親兒子都成為皇帝。自己卻沒有成為皇帝的人。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一般出現題目中的這種情況,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此人的父親是皇帝,他是繼承人,但是死在了父親前頭,皇帝於是直接傳位給孫子;二是皇帝絕嗣,然後從宗室中挑選繼承人,某人的兒子被選中了,而某人的父親也是皇帝。

幾千年堆積下來,這些例子不多,但也不算非常少,接下來列舉。

1、南朝齊蕭長懋(mào)。

南朝齊武帝蕭賾(zé)即位後不久,就立長子蕭長懋為皇太子。蕭長懋長得很胖,卻跟現代人一樣不喜歡運動,所以身體極差,36歲就因病去世了。最終,蕭賾不得已將皇位傳給孫子蕭昭業。

蕭賾算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間政治還算清平,但他的孫子蕭昭業卻是一位荒淫無度、亂世暴政的皇帝,胡搞一年後被臣子弒殺,南朝齊就開始亂了。

2、隋秦孝王楊俊、元德太子楊昭。

都說隋朝二世而亡,說來沒什麼錯,因為隋煬帝楊廣一死,整個隋朝就沒有名義上的共主了,後來出現的幾個只是傀儡皇帝而已。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弒隋煬帝,隨後擁立楊浩為帝,楊浩是隋煬帝的弟弟秦孝王楊俊的兒子。

宇文化及自封丞相,操縱一切。不久,宇文化及率軍十萬返回關中,楊浩被裹挾同行。宇文化及在北歸途中遭遇瓦崗軍,大敗,率殘部兩萬人逃走。眼見大勢已去,宇文化及連忙廢殺楊浩,自立為帝。

宇文化及敗亡之前,關中的李淵和洛陽的王世充都接到了消息,兩人都大喜過望,分別立了一位傀儡皇帝。王世充選的是楊侗(dòng),隋煬帝之孫,元德太子楊昭次子。李淵挑的則是楊侑,隋煬帝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

這兩個傀儡皇帝也先後被廢,都難逃一死。

3、遼順宗耶律浚。

遼道宗耶律洪基,是遼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之一,卻也將遼朝的根基毀得差不多了。他昏庸無能,“幫”著權臣耶律乙辛先後幹掉了自己的皇后和獨子耶律浚,後來才醒悟殺了耶律乙辛,他死後由唯一的孫子耶律延禧即位,是為遼天祚帝。

天祚帝即位後尊父親為遼順宗,而他的所作所為跟祖父沒什麼兩樣,在他的折騰下,遼國徹底崩潰,在金國的進攻下滅亡,他自己也被金軍俘獲然後死去。

4、金徽宗完顏宗峻。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是金國的開國皇帝,完顏宗峻是其嫡長子,天輔五年(1121年),率軍攻取遼國中京,之後追擊天祚帝。完顏宗峻參與擁立遼太宗,後來在戰爭中受傷,並因傷而死。

遼太宗死後,完顏宗峻的兒子完顏亶即位,是為金熙宗,金熙宗尊其父為皇帝,廟號徽宗。

5、金睿宗完顏宗輔。

金太祖第三子,跟隨金太祖征伐四方,四十歲時去世,生前支持金熙宗。海陵王完顏亮死於兵變後,留守後方的完顏雍被擁立為帝,是為金世宗,金世宗就是完顏宗輔的兒子。

6、元世祖之子真金。

元世祖孛爾只斤.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之君,孛兒只斤·真金是他的嫡長子,被封為太子。真金精明能幹且傾心於漢文化,一生極力推行漢化,是朝中漢臣的依靠。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南臺御史上書忽必烈禪位於皇太子真金,並且請求南必皇后不要干政。此事真金並不知情,但是年事已高的忽必烈對此極為敏感,隨即將上書的幾個漢臣全部殺掉,並對太子產生懷疑,訓斥了他一頓。

此事之後,真金一直驚懼不安,他的心理素質不夠高,就這樣憂鬱成疾,於同年病逝。

真金死後,忽必烈將”皇太子寶”授予真金第三子孛兒只斤·鐵穆耳,並將真金所管事務全部交給他,表明要傳位給孫子的願望。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鐵穆耳即位,是為元成宗。

7、明太祖之子朱標。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稱帝后立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標天性仁慈,跟弟弟們相處得很好,經常護著弟弟,使他們免受責罰,所以在諸王中威信很高,可惜天不假年,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逝。

朱標死後,朱元璋立他的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即位,四年後皇位被燕王朱棣所奪,朱允炆不知所蹤。

8、明睿宗朱佑杬(yuán )。

明憲宗第四子、明孝宗異母弟,原本他跟皇帝八杆子都打不著,但是明孝宗的兒子明武宗死後無子,皇室絕嗣,於是從近支王族挑選繼承人,選到的就是他的兒子朱厚熜(cōng),也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在贏得大禮議事件的勝利後,尊其父為皇帝,廟號睿宗。

9、清醇賢親王奕譞(xuān)。

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的生父,宣統皇帝的祖父。他是超強級別,不僅父親兒子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而他不是。奕譞跟慈禧太后的關係很好,他的嫡福晉就是慈禧的妹妹,不過這個關係後來變成了壞事,由於同治死後無子,慈禧就將奕譞的兒子抱來即位,也就是光緒皇帝。

結果光緒皇帝也沒兒子,慈禧又一次找上了老朋友,把奕譞的孫子抱來即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