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不瞭解我”,家長該如何“理解孩子”?這些你要知道

“媽媽,你不瞭解我”,家長該如何“理解孩子”?這些你要知道

不少學生找到我,向我傾訴父母不理解自己,處處和自己作對。一個女生哭著說:每次父母都只看成績的排名,根本不在意自己背後的付出程度。一旦排名有所下降,伴隨而來的就是一頓叫罵和禁足。女生感覺很悲傷,每次聽到父母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己的言語就會痛哭一場。有幾次成績出來後,女生居然產生了輕聲的念頭。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其實,這個女生只是絕大多數孩子生活的縮影。父母不能理解孩子,一味的認為孩子做得不對,喜歡居高臨下的對孩子發出質疑。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

理解,是雙向的,父母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如此,才可以維持好親子情誼。但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呢?我們從四點剖析這個問題。

一、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後果

1

喪失自信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自信心的充沛是孩子做事情的前提,一個自信心充足的孩子做事情更容易成功,而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則容易瞻前顧後,稍不留意,就會失敗。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渴望從家長身上汲取鼓勵和理解,這種理解宛如堅韌的後盾,可以讓孩子無所顧忌的繼續前行。而家長不理解孩子則會導致孩子腹背受敵,喪失自信心。

2

更加叛逆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叛逆是孩子成長曆程中再正常不過的必經之路。童年時期的叛逆多表現在丟東西、亂跑亂跳等,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則表現在不聽父母言上。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做到一個引路人的角色,保證孩子不會偏離軌道即可。而不理解孩子行為的家長則會想盡辦法杜絕叛逆的發生。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3

沒有上進心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沒有人剛出生就有目標,目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夢想。孩子幼年時期都思考過未來如何,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成功了,有些卻失敗呢?很簡單,家長在這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解孩子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成功,而不理解孩子的家庭孩子則容易喪失信心,不容易成功。甚至有些孩子直接喪失上進心。

理解孩子很重要,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著不可多得的作用。那麼,也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有些家長做不到理解呢?原因很簡單。

二、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原因

1

自身經歷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很多家長喜歡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些家長喜歡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去衡量孩子的生活,一旦孩子做出一些自認為的錯誤舉動,他們就會立馬做出反應,教導孩子不可以這樣做。

2

認知錯誤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孩子和家長本身就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會是誰的複製品。有些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認為孩子的行為超出了自己的認知範圍,於是採取反對措施。這是完全錯誤的思維。孩子有獨立的感知系統,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1

溝通不夠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理解的前提是溝通,只有溝通才可以相互理解。人和人之間存在思維誤差,因此矛盾的產生是很正常的現象。面對這種認知誤差,溝通就可以解決問題。有些家長無法理解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缺乏溝通。

這就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原因所在,很簡單的原因,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家長一定要重視理解的重要性。

三、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影響

1

矛盾升級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孩子與家長之間存在著年齡上的差異、生理上的差異等等,這些差異導致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家長不理解孩子會直接導致矛盾升級。

2

影響孩子發展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成長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理解孩子對與孩子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不理解孩子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無論是思維還是行動力。

3

不利於性格成長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性格的養成並不是速成的事情,它通過日積月累的經歷演變而成。家長的不理解會阻礙孩子的發展,破壞孩子的興致。會讓一個信心滿滿的人變得沮喪自卑。

既然理解孩子這麼重要,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怎麼樣才可以理解孩子呢?

四、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孩子”

1

站在孩子的立場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很多家長喜歡居高臨下的和孩子相處,不允許孩子破壞自己作為父母的尊嚴。遇到矛盾,也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然後給予孩子否定的答案。這種行為只會惡化親子關係。善於理解孩子的人,面對孩子的時候,會選擇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如此才是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

2

多理解,少些大道理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人們有個通病,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講述自認為有道理的大道理。許多家長也不例外,喜歡在孩子面前像個講師似的講述一些所謂的人生道理。對於孩子而言,無異於唐僧唸經,道理聽不進去,只會頭昏腦漲。想要理解孩子,就要放棄這些大道理,多和孩子溝通聊天,讓孩子有發言的機會,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3

輕鬆快樂的和孩子相處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我們不難發現,家庭氛圍輕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更積極更快樂。而家庭氛圍嚴肅的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會更加艱難。理解孩子的前提是和孩子交流,一些親子游戲很適合培養感情。平日裡,多陪陪孩子,面對孩子的時候,多多微笑,不要總是板著臉。相信沒有人會喜歡一張嚴肅、不苟於笑的臉龐。

理解很簡單,需要家長放下威嚴的架子,主動和孩子做朋友。在這個交朋友的過程中,讓孩子信任你、理解你,如此才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理解也很難,它需要家長從方方面面著手,思想上、感情上均需要滲透了解,不忽視任何一個小細節,如此才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解。

“妈妈,你不了解我”,家长该如何“理解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本文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不妥,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