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這幾天又在重溫《小歡喜》,就對孩子的教育來說,真的是一部經典教科書,季勝利給季楊楊道歉,本來父子矛盾重重,楊楊當著校長和其他家長直接懟自己的爸爸,一點兒也沒給做為區長的爸爸留面子,季勝利能在孩子和其他家長面前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之後陽陽有一個錯愕的表情,接著低下頭蒙著毛巾哭了起來。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而季勝利的道歉讓長期處於親情乾涸的楊楊,有了一種報復後的愧疚。

長期和父母分離的楊楊在爸爸的道歉之後,和父母的感情趨向了和解。

01 父母的謙意給予孩子溫暖的力量

《好父母決定孩子的一生》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讓孩子在你面前保持真實,第一條,你要做到民主;第二條,你家的法律中有一條“凡事可以被原諒”;第三條,錯了必須檢討,哪怕你是父母。

《少年說》中一位女孩吐槽爸爸自從有了弟弟之後,總是嫌自己吃的多,讓自己減肥,孩子從小到大學習都不用大人操心,弟弟學習不好總被找家長,爸爸卻還是說他沒幫助好弟弟,弟弟無論做了什麼錯事在爸爸眼裡都值得被原諒。

最可氣的是弟弟所做的錯事全都被爸爸認為是她這個姐姐做的,親情的力量在重男輕女的爸爸面前瞬間失衡。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過:“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深以為然,如果父母對孩子及時的道歉,而不是在旁邊大聲喊叫“怎麼我做錯了事,還需要我去給他道歉嗎?”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會犯錯誤,犯了錯誤也要馬上道歉,是每個孩子前行中最溫暖的力量。

02 父母的謙意給予孩子自信的力量

微博上關於幫孩子建立自信的35個方法中,勇於向孩子說“對不起”屬於其中的方法之一。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大多數的中國家長都有“家長欲”這個毛病,也就是家長慾望,我要求的就是孩子必須完成的,如果事實證明是家長錯了,父母們就會在第二天加倍對孩子好,孩子反倒不知所措,是非觀念更加模糊,賞罰分明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於勇於承認錯誤的孩子家長們。

曾經看到一則外國短片,片中的小女孩故意把自己的姐姐撞倒,爸爸讓她道歉,她卻躺倒在地上不起,後來爸爸把她扶起來低聲哄她讓她對姐姐說對不起。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這個時候一位女士走過來又把這個小女孩給撞倒,這位女士一句話也沒說就走過去了,爸爸去找女士,女士以為是開玩笑呢直到最後也沒道歉,小女孩走到女士的跟前和這位女士說只要一句溫柔地“對不起”就夠了,女士羞愧落淚,最後對孩子說出這句“對不起”,一句“對不起”往往會給予孩子幼小心靈種上一棵溫暖的種子。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同樣父母的真誠致歉給予孩子自信的力量,也鼓勵了寶貝可以和大人一樣擁有被道歉的權力。

03 父母的致謙法則

在孩子面前要保護自己的尊嚴不被踐踏,其實家長們的致謙法則有以下幾條就夠了:

一、原則問題,發現錯誤,馬上道歉;

當原則問題發生時,不說別的立馬道歉,這樣態度鮮明,孩子也會知道什麼錯誤是需要馬上道歉,沒有任何理由。

電影《抓狂美術館》Christian因為手機丟了給整棟樓寫了一封信,要求偷手機的儘快把手機和錢包郵寄到某地方,不然報警,雖然手機找回來了,卻接到了一個孩子的來信,要求Christian給家人道歉,因為這封信,父母以為是孩子偷了手機,就把孩子禁錮在家裡,哪裡都不能去,孩子被家人直接定義為小偷,他當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季勝利對楊楊說“對不起”,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說“對不起”

電影的結尾,當Christian終於意識到自己給子帶來的傷害想要道歉時,孩子已經和家人搬走了,孩子和大人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要因為他是小孩子就置之不理。

控制情緒,馬上道歉是成年人處理問題的方式。

二、非原則問題,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真誠道歉;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件事,高鐵上的一家三口,孩子買了三份高鐵上的盒飯,媽媽回來一看三個盒飯就火了“誰讓你們買三盒的,買一盒還不行,還買三個?”

兒子被父母圍攻,委屈地說““媽,你們不也要吃飯嗎,所以我就買了三份。”“我不餓,我不吃,聽懂沒有?”不一會兒,媽媽把另外兩個沒開封的飯盒退了。

《孝經》中人之行,莫大於孝

孩子的善良孝順沒有被父母所理解,其實分析問題後的真誠道歉,是讓孩子和父母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是處理一切情況的最佳方案。

三、會道歉還要會善後

西方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針對中國存在的現象曾說:“我不能理解父母們為什麼要教育他們的孩子推卸責任。一個不懂得承擔責任的人是不會有任何出息的!”

家長在對孩子道歉後,還要教會孩子如何善後,比如家長髮現錯誤後對孩子馬上進行道歉,道歉後要做什麼呢,不是一味滿足他的任何要求,而是通過歉意來讓孩子也知道做錯事就要勇於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例如做一些自我懲罰,訂個做錯事懲罰家庭條例。

同樣兒童教育學家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樣引導他。沒有不稱職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

好的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是真實的,充滿力量的,滿滿愛心的,有擔當的,因為優秀的家長,不僅會對孩子說“我愛你”,也一定會認真地對孩子說“對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