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周禮》是儒家經典,又名《周官》、《周官經》,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之一,是管制禮法匯粹、名物典章之全書。世傳為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其本質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中國曆代都非常推崇周禮,以至於周禮影響了中國歷史三千年,其中的奧妙耐人尋味。

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周禮》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周禮》中所記載的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採,內容極為豐富。中國古代社會所設置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其職權劃分、官職職能等,就是由周禮模式脫胎出來的,名物制度也多源於周禮。《周禮》六官的分工大致為: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 涉及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獻中實屬罕見。《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既有 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的具體規制,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許多制度僅見於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周禮》的禮制,對後世影響之大,超乎人們想象。政治制度方面:歷史上那些重大變革,如西漢王莽改制、北宋王安石變法等,都是從《周禮》中尋找的思想武器。我國自隋代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中的六官設置的。唐代將六部之名定為吏、戶、禮、兵、刑、工,作為中央官制的主體,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歷代修訂的典章制度,如宋代《開寶通禮》、明代《大明集禮》等,都是參照《周禮》,斟酌損益而成的。

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城市建設方面:北京城的格局,最初也是忽必烈以《周禮》為範本建立的。明清兩代不僅沿用了元代北京‘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還參照《周禮》,建了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等。最具有典範代表的都城--隋唐長安城,整個城市的佈局嚴整、統一,充分體現出周代王城的佈局特點。依《周禮》建都的例子,即使在海外也不鮮見,如朝鮮的漢城,同樣有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禮》建都的典範。

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文化思想方面:西周以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的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統治思想的核心。當然在其後的時代,禮的適用範圍和功能發生移轉,從西周之時主要作為政治權力分配功能的原則,到漢代以後轉變為社會生活層面秩序塑造和維持的機制,但禮的基本原則,並未發生改變,反而得到鞏固和強化。同時,西周意識形態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格局。

所謂《周禮》,講的是什麼?對後世有何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