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編者按】今年的夏至是2018年6月21日,農曆五月初八,星期四。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即為夏至。據《恪遵憲度》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農作物需水量比較大,所以降水量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荊楚歲時記》中言:“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了明確的認識。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荊楚歲時記》(南朝梁)宗懍撰 日本元文二年本(選自《漢籍數字圖書館》)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便是最熱的時候。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代詩人劉禹錫形象的描述了夏至時節天氣的另一個特點——對流天氣。夏至後氣溫升高,地面受熱強烈,午後或傍晚時候空氣強對流易形成雷陣雨。在詩人徐書信《在暴雨》一詩中對這種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檯,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而此時江淮地區則進入了陰雨連綿的梅雨天氣。

節氣習俗

吃夏至面

“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這天,北京、山東等地都有吃涼麵的習俗。在嶺南地區更是不同,他們在夏至這一天要吃狗肉和荔枝,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熱,所以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面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也被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祭神以求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周禮》(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 宋刻本(選自《漢籍數字圖書館》)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撰 清乾隆五十九年本(選自《漢籍數字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