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帝國:終局之戰


大遼帝國:終局之戰

契丹和大唐帝國斷斷續續進行了200年戰爭,終於在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戰勝了唐朝,建立大統一封建國家,北方蠻族帝國。

開戰時刻

公元696年(武則天時代),武后專政朝廷,對內剪除異已,對外連年征戰。企圖以單純武力平定周邊的部落和蠻族,軍費上升,勞役日加,致使唐朝政局動盪。

遼東爆發了嚴重的饑荒,廣大遼東老百姓生活無著,唐朝官員不救災,反而侮辱契丹人,孫萬榮(契丹領袖)起兵造反,不堪唐朝欺壓的遼東漢人紛紛加入造反隊伍,契丹鐵騎攻陷營州(遼寧),衝鋒陷陣不可抵擋,唐軍一潰千里,俘唐龍山軍討擊副使"許欽寂"。

前線戰敗的消息傳至洛陽,武則天大怒,派出20萬唐軍(號稱40萬),28員大將出戰(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企圖一舉打敗契丹。

兩軍在西硤石黃獐谷(今河北)交戰,峽谷地形狹窄擁擠,契丹弓兵埋伏在峽谷高地射擊,契丹鐵騎從正面衝鋒勢不可擋,西硤石谷很快變成了一場大屠殺,唐朝全軍覆沒,"將卒死者填山谷,鮮有脫者"。

武則天惱羞成怒,又派出勇將王孝傑(武則天第一勇士),率18萬唐軍再戰西硤石谷。因為山谷道路險隘,後面的大部隊唐軍無法進入峽谷,王曉傑率領少數精銳進攻,唐軍又中了契丹埋伏,大將王孝傑陣亡,"軍中震恐,不敢前進"。

後來,武則天聯合"後突厥",終於擊敗了契丹勢力,但是長城以外的遼東領土全部淪陷(黑龍江、吉林、遼寧、外東北.......)

天才登基

冷陘之戰:唐朝急於收復被契丹佔領的營州(遼寧),唐朝主將"孫佺"出動2.8萬唐軍三路攻打契丹,先鋒將領為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雙軍在冷陘地區交戰(內蒙古),前線唐軍被契丹圍困,怯懦的唐朝主將"孫佺"不敢救援,導致全線潰敗,契丹全殲了2.8萬唐軍。

公元712年(李隆基時代),李隆基在長安城登基稱帝,英明果斷重新制定了對契丹戰略部署。西線戰場上,唐軍擊敗吐蕃後,唐玄宗李隆基決定對契丹發動反擊戰,在"關內、河東、河南、河北" 分道招募勇士,唐朝出動18員大將(李亨統領行軍元帥,李朝隱、尹裴伷,程伯獻、張文儼、宋之悌、李東蒙、趙萬功、郭英傑.......),總共20萬唐軍,討伐遼東契丹。

先鋒唐將"趙含章"冒然進軍被契丹圍困,幸好唐將"烏承恥"即使趕到,救出了被圍困的先鋒唐軍,主將"李禕"率領主力抵達戰場,終於打敗了契丹,重新收復了營州(遼寧)。

但是李隆基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契丹逐漸向土護真水(內蒙古)滲透,李隆基重用安祿山防禦塞外契丹,試圖穩定大唐帝國的邊疆。

三鎮節度使

一鎮節度使已經打不過契丹了,所以李隆基幹脆把兩鎮節度使都交給安祿山,唐朝大將安祿山曾多次襲擊契丹,又以和談的名義,誘殺契丹貴族,這無疑激怒了契丹部落,於是契丹人決定狠狠教訓安胖子....

公元751年(天寶十年),兩鎮節度使(幽州、平盧、河東)出動6萬唐軍,號稱十五萬人,過平盧(河北盧龍)行千餘里,唐軍日夜奔襲300餘里,在土護真水(內蒙古)遭遇契丹軍,兩軍激烈交鋒,大唐先鋒軍"何思德"戰死,契丹軍兩面夾擊,唐軍死傷殆盡,安祿山只剩20人而逃。

契丹鐵騎在後面追殺安祿山,大喊:"披戰袍者,安胖子",嚇得安祿山趕緊丟了戰袍,契丹人又喊:"騎白馬者,安胖子",契丹弓騎兵一箭射中安祿山坐騎,但是沒有射死戰馬,安祿山成功逃至師州(遼寧)。

兩鎮精銳唐軍損失殆盡,李隆基幹脆就把三鎮節度使全部交給了安祿山,之後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統領15萬唐軍(最高兵力30萬),再次出兵攻打契丹,唐軍擊破契丹軍隊,俘獲奚王"李日越",唐朝終於戰勝了契丹。但是由引發了新的問題,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擁有30萬唐軍,最終唐朝爆發全面內戰"安史之戰"。

晚唐節度使

公元761年,奚人攻陷了營州(遼寧),平盧節度使南遷"淄青",長城以外的領土全部淪陷,遼東地區再次落入契丹手中,幽州節度使承擔了防禦兩蕃之任。

晚唐節度使和契丹爭奪焦點還是營州(遼寧),公元830年,晚唐節度使"李載義"大破奚人,擒奚王"茹羯",公元847年,晚唐節度使"張仲武"大破奚人,在歷代晚唐節度使的努力下,唐朝重新奪回了營州(遼寧)。

晚唐節度使"劉仁恭"經常跑到契丹領土(吉林)去焚燒牧場,導致契丹人的大量戰馬死亡,企圖削弱契丹勢力,其子劉守光通過設酒席誘騙的方式,俘獲契丹貴族,從而敲詐契丹人。這無疑激怒了契丹部落,於是契丹決定狠狠教訓晚唐節度使.........

終局之戰

唐朝末年,契丹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的夷離堇(軍事首領)。

公元901年(天覆元年)契丹擊敗室韋和突厥。(遼史:北征於厥、室韋,南略易、定、奚、霫)

公元902年(唐末天覆二年)耶律阿保機出兵40萬擊敗唐朝節度使,攻陷九郡,俘獲牲口9.5萬,戰馬無數。

公元903年(天覆三年)契丹與女真部落的戰爭全面爆發,耶律阿保機北攻女真,殺得橫屍千餘里,南下攻打晚唐節度使,殺得唐軍一潰千里,攻陷略地薊北(今河北)。契丹兩面開戰,大破唐軍和女真,耶律阿保機升職為"總知軍國事",契丹八部的實際操縱者。

公元904年(天覆四年)契丹討伐劉仁恭(晚唐盧龍節度使),全殲數萬唐軍,活抓唐朝大將"趙霸",契丹攻陷了營州(遼寧),遼東地區全部淪陷。

公元905年(天祐二年)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軍隊攻打劉仁恭(晚唐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作垂死掙扎,強徵15歲少年參軍,契丹全殲數萬青年軍,攻陷數州,焚燬城鎮。這一年唐朝垂亡,李克用(唐朝河東節度使)前來交好,和契丹結為兄弟,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公元906年(天祐三年)唐朝雖然滅亡,契丹和劉仁恭(晚唐盧龍節度使)的恩怨還沒就此結束,耶律阿保機再次出兵攻打劉仁恭(唐朝盧龍節度使),全殲數萬唐軍,橫屍千餘里,燕雲十六州百姓大逃亡,甚至震動了後梁,梁王朱溫派人渡海奉上書幣、衣帶、珍寶前來和契丹交好。同時,契丹派出偏師攻打女真部落,"一概攻破降服之",契丹推選阿保機為汗。

公元909年(開平三年)也有記載是公元908年(開平二年),4萬契丹鐵騎在雞蘇(今天津薊)打敗了晚唐節度使劉守光,屠殺數萬盧龍軍。

公元911年(開平五年)耶律剌葛領兵攻陷平州(今河北盧龍),屠殺數萬盧龍軍,徹底擊垮了盧龍節度使。契丹部落四分五裂,七個部落不滿耶律阿保機的統治,經過三次內戰,建立大統一的帝國契丹【遼朝】,成為五代和北宋最大的邊患。

其中"遼史"和"五代史"完全符合,印證了契丹人的說法,五代史記載:契丹傾巢而出後,燕雲十六州百姓大逃亡,以及劉仁恭強徵15歲青年上參戰,以及耶律阿保機大破劉仁恭(晚唐盧龍節度使)後,李克用(唐朝河東節度使)和契丹結為兄弟,梁王朱溫派人送上厚禮,前來和契丹交好。

契丹終於完成了復仇之戰,徹底擊敗了晚唐節度使,成為北方最大的蠻族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