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神聖羅馬帝國自建立之日開始就和意大利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兩者的矛盾點在於羅馬教皇給不給皇帝加冕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關於這一點的重要性,在前一篇文章裡我們仔細地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我們簡單地概括一下:

教皇代表神權,皇帝代表君權,神權不給君權加冕,那麼這個皇帝就會被視為不合法,因為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超過了一切。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自腓特烈一世“六徵意大利”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就一直在為征服意大利而努力,也就是說,神聖羅馬帝國從未放棄過

用武力迫使教皇屈服的想法。

到了查理五世時期,歐洲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前橫行歐洲幾百年的教皇一時間威嚴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法國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意大利周邊公國勢力的多方角逐。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法王崛起

最先登場的是法國皇帝佛朗西斯一世,在他入侵意大利之前,他的“前任”查理八世、路易十二等法王就已經完成了三次對意大利的入侵,此時的意大利已經是個“殘破”的國度了:

意大利北部的商業強國威尼斯因為有錢,所以從來不聽教皇的命令。

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也早已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意大利的“掌門人”教皇國就孤零零地處在意大利的中部左右逢源。

彼時的意大利用“三足鼎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在佛朗西斯一世登上王位後,入侵意大利又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和他“前任”進軍意大利有所不同,佛朗西斯一世的矛頭並不是整個意大利,而是米蘭。

先前我們提到過,米蘭以及北意大利均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但是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和法國有聯姻關係,佛朗西斯一世也想要擁有米蘭的統治權,畢竟都是親家,憑啥只允許你單獨享受?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就這樣,佛朗西斯一世的入侵其實就是給神聖羅馬帝國一個下馬威,當然,這也為雙方之後的正面衝突埋下了伏筆。

雖然在軍隊實力上佔據著優勢,但是戰爭初期,法軍並沒有如佛朗西斯一世想象的那樣勢如破竹,反而遭到了米蘭守軍的頑強抵抗,就在法王萌生退意的時候,威尼斯公國和教皇的支援,將戰局形勢扭轉了過來,最終法國攻取了米蘭,在意大利北部和神聖羅馬帝國正面對決。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查理五世的接手

此時的查理五世剛剛上位,哪能容許法王在自己頭上動土?立馬就聯繫了英王亨利八世,英法本來就是世仇,亨利八世自然就同意了。對於查理五世來說,還有一個人極為關鍵——教皇。

教皇本就身在意大利,取得了教皇的支持出兵就更加名正言順了。有人會問:教皇之前不是已經和法王結成同盟了嗎?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事實確實如此!但是俗話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彼時的歐洲大陸正在進行宗教改革,試圖打破教皇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最為激烈的當屬神聖羅馬帝國,如此一來,教皇勢必需要得到查理五世的支持才能挽回自己的地位,此次查理五世向自己拋出橄欖枝,自己哪有不接的道理呢?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就這樣,教皇最終拋棄了法王,開始朝查理五世靠攏,兩人於1521年簽訂了秘密條約,計劃共同出兵米蘭。次年春天開始,法王就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展開激戰,雖然佛朗西斯一世盡全力支持戰爭,甚至變賣了王室的財產,但是最終還是無法逃過戰敗的命運。

法軍勢力最終被徹底趕出了意大利!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對於歐亞政權格局來說,15世紀中葉是一個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分水嶺。在歐洲捲入混戰的時候,一個千年帝國倒塌了——土耳其人攻佔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

在這塊千年帝國的廢墟上,土耳其人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並且發展得相當迅速,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奧斯曼帝國就成為了橫跨亞非歐的一流帝國,即使和當年的阿拉伯帝國相比也毫不遜色。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就在查理五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同一天,奧斯曼的蘇萊曼大帝也登上了皇位,冥冥之中,兩人的戰爭宿命似乎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帝王呢?蘇萊曼上臺之後對武力征服顯得更外注重,除了在亞非一帶的用兵外,他還將矛頭指向了歐洲,在他的眼中,歐洲也應該臣服於他的腳下,併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1526年,奧斯曼帝國進軍匈牙利。匈牙利這個國家十分特殊,它的地理位置處於兩大帝國之間,奧斯曼帝國想要進軍歐洲,匈牙利是必經之路,況且匈牙利本就是一個很弱小的國家,國王路易二世雖說有心抵抗,但是無奈王權過於弱小,許多國內的貴族即使敵軍兵臨城下也要千方百計地阻止王權強化。

戰爭的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奧斯曼帝國軍隊很快就佔領了匈牙利大部分地區,一直到神聖羅馬帝國的邊防軍來援,戰爭的惡劣形勢才稍稍得到遏制。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雙方的僵持一直持續到1529年,蘇萊曼大帝想要繼續進向西進軍,一舉打垮神聖羅馬帝國的東部邊防。駐守東部邊防的是查理五世的同宗兄弟費迪南德大公,他所在的封地正是奧斯曼軍隊想要征服的目標。

由於蘇萊曼大帝第二次進軍匈牙利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正在忙於處理意大利的戰爭,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顯然是有些猝不及防的,他接到費迪南德的求援後,下令所有的德意志諸侯都必須向費迪南德給予經濟支持,否則他將親自處理德意志內部的宗教問題。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在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支援後,費迪南德和他的兩萬大軍成功抵禦住了第二輪攻勢,然而僅僅過去半年,雙方的第三次戰爭又爆發了,查理五世此時已經完成了意大利戰爭的處理,為了徹底打擊奧斯曼帝國的囂張氣焰,他決心以“和新教徒妥協”為條件,換取德意志內部所有人的支持,結果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外敵當前,德意志的內亂停止了,大家都無條件地服從皇帝。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接下來事態的發展就顯得很戲劇性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被一支邊防部隊拖住了,對於戰爭來說,時間就是決勝的資本,這支部隊的頑強抵抗使得蘇萊曼一世的作戰計劃全部泡湯了。當秋天降臨時,大量的泥濘和雨水讓奧斯曼帝國軍苦不堪言,無奈之下蘇萊曼一世只能選擇撤軍。

雖然在之後的十幾年裡,奧斯曼帝國依然對匈牙利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東部虎視眈眈,但始終沒能完成稱霸歐洲的宏願,神聖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線一直摩擦不斷。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看過我前面兩篇文章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邦聯國,而組成這個邦聯國的成員國也是由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組建的,其中就包括德意志。

所謂諸侯國,有可能是規模較大的國家,也有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城邦,甚至還有不少諸侯國僅僅只是一個村落。這樣一個完全不像帝國的“帝國”靠什麼聯繫在一起呢?

宗教!

在中世紀,教皇的權威幾乎是無人能撼動的。教權的壟斷勢必會對皇權產生影響,不僅如此,對於國內的諸侯而言,教皇的壓力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1517年,馬丁·路德正式宣告了宗教革命的開端,在他的倡議書和“三大作”裡面,對於教皇至上的觀念產生了嚴重的質疑。在宗教及皇室內部,教皇開始對馬丁·路德施壓,從最初的口頭譴責到親擬詔書命令德國群眾焚燬一切路德的著作。但很明顯,民眾並不買賬。如此一來,教皇只能拉攏皇帝來出面作為調停人。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我們仔細一分析就會明白,查理五世當時的處境頗有點尷尬!

馬丁·路德的宣言其實是符合他的期望的,因為只有將教權弱化,自己的皇權才能取而代之;但是自己剛剛登基,還需要得到教皇的支持,此時和教皇公然翻臉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在1521年的內部會議上,教皇幾乎用脅迫的態度讓查理五世以皇帝的名義頒佈詔書,以國家強制力對馬丁·路德進行制裁。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為了對雙方勢力進行維穩,查理五世一方面同意了教皇的意見,頒佈了詔書;另一方面,有暗中託人將馬丁·路德保護起來。會議結束的一個月後,制裁馬丁·路德的詔書才姍姍來遲,此時的馬丁·路德早已被皇帝所託付的人隱藏了起來。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幾乎同一時期,德意志內部的農民暴動使得越來越多的諸侯開始恐懼馬丁·路德的主張。

這完全就是一個誤會,從事實上來說,馬丁·路德並不是農民的代言人,他只是單純地反對教皇,好巧不巧的是,他的主張居然也符合了農民的需求,就這樣,雙方不尷不尬地走到了一起,馬丁·路德順帶也就成為了部分諸侯們抨擊的對象。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由此開始,德意志的諸侯分化為兩個陣營——新教陣營、舊教陣營。

舊教有部分封建貴族和教皇的支持,而新教同樣也有它的勢力。眼看著新教勢力越來越膨脹,查理五世開始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勢力,有可能會危及到自己的王位,他開始轉向了教皇一派。新舊勢力在達到不可調和的階段時,戰爭就成了唯一選擇。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在馬丁·路德逝世後不久,施馬爾卡登戰爭爆發了,戰爭的經過我們就不細說了,結果是舊教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也側面反映了在彼時的歐洲,新教還並沒有發展成熟。查理五世以軍隊的強制力在德意志內部大力推行《奧格斯堡宗教妥協》,第一次宗教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我們知道,凡是依靠武力得來的和平並不會長久。《奧格斯堡宗教妥協》只是暫時抑制了德意志內部難以調和的矛盾。在關於德國皇位的繼承問題上,德國內部又出現了新的矛盾——查理希望德意志“西班牙化”,拒絕費迪南德的繼承。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這就讓德意志國內感到十分憤怒,憑什麼要讓西班牙的勢力入主德意志?就因為你查理五世喜歡西班牙?當然不行!

1553年,查理五世圍攻敵軍據點三個月後,感到身心俱疲,對於戰事的發展也十分不樂觀,他決定撤軍,並將德意志的所有事務交還費迪南德處理,自己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此不再幹涉德意志內部的事情。

歐洲聖戰——神聖羅馬帝國最像“帝國”的一個時期,可惜有點晚了

在經過帝國內部一系列調停之後,查理五世最終被迫退位,多年的戰爭耗盡了他的體力,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從他退位開始,就越來越形同虛設,此後的神聖羅馬帝國似乎變成了一個“組織”,只在各個諸侯國發生矛盾時,起到調停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