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沒有政治逸聞,也沒有宮闈八卦,這部暢銷的奧斯曼史到底有啥看頭?

幾個世紀以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對歐洲、伊朗及其他伊斯蘭國家造成了軍事上的威脅。如今,當我們看著伊斯坦布爾美麗的清真寺時,卻難以將這些美麗的建築與歷史上那個嗜血的奧斯曼民族聯想在一起。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日落下的清真寺

縱觀市面上研究奧蒂曼帝國曆史的資料,多以“西方視角”來探討。他們經常將奧斯曼人的世界壓縮成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荒淫無度的蘇丹、兇狠邪惡的帕夏、美豔悽慘的後宮,又或是愚昧無知的神職人員。更有甚者,會過於強調它“東方專制主義”與“歐洲病夫”的特徵。

這些“跑調”的描述讓奧斯曼帝國的故事遠遠地偏離真相。為擺脫偏見,修正“瑕疵”,英國曆史學家卡羅琳·芬克爾在去年推出一本研究奧斯曼帝國的書,名字叫做《奧斯曼帝國1299-1923》(後稱《奧斯曼帝國》)。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奧斯曼帝國1299-1923》一書封面

卡羅琳·芬克爾雖是一個英國人,卻在土耳其生活了15年之久。寫這部書的初衷,是想給一般讀者展示一個較為完整的奧斯曼帝國史。

從書名上看,卡羅琳把奧斯曼帝國的誕生定在1299年,而將其滅亡定在1923年。亡國之日自然是沒有爭議的。而把建國之日定在1299年,則是因為基督教曆法和伊斯蘭教曆法剛好都在1299年邁進下一個世紀。

從內容上看,前3章主要講述了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從第4到第9章講了奧斯曼帝國的政權特色和管理困境。最後9章探討的是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

卡羅琳在敘述時比較冷靜,基本上都是在寫客觀事件,沒有太多主觀的評價。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覺得是在查閱歷史文獻,而不是在閱讀歷史故事。不過,讀完整本書之後我卻十分感謝作者的敘述方式,因為她讓我更多維地考慮到歷史事件背後的其他因素。

總的來說,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過多的褒獎,也沒有過多的貶損。

也許是時間足夠久遠,所以我們沒能從作者的筆下看到這個民族的榮耀與傷痕。她更關注的似乎只是真相,而不是奧斯曼帝國的政治逸聞和宮闈八卦。

因精力有限,今天主要結合前章節的內容,一同探討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本質及崛起的原因。


穆斯林“聖戰”的謊言: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本質

要理解奧斯曼帝國,首先需要去了解他擴張的初衷。從前歷史學家們一致認為,奧斯曼人因受“聖戰”的驅使,才會大規模的擴張土地。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對穆斯林而言,世界被分為“伊斯蘭之地”和“異教徒之地”。而每個伊斯蘭教徒的使命,就是通過“聖戰”來征服每一塊“異教徒之地”。可以說,是“聖戰”的使命驅使著整個穆斯林不斷開疆闢土。

可現代歷史學家們卻從當時的碑銘、銀幣和文件留下的蛛絲馬跡中發現。在布爾薩清真寺有一段1337年的銘文,這樣寫道:

“Sultan ibn sultan al-ghuzat, ghazi ibn al-ghazî, shuja’ ad-daula wa’d-din, marzban al-afak, bahlavan-i jihan, Orkhan ibn ‘Othman.”

中文翻譯為:

“蘇丹,加齊們的蘇丹之子,加齊,加齊之子,大地貴族,世界英雄……奧斯曼之子奧爾汗”

碑文中所提到"加齊(Ghazî)"是一個阿拉伯語詞彙,其原意是"入侵和征服的人",也就是類似於聖戰士的意思。在保羅·維特克的“加齊國家”理論中,奧斯曼國家建立的基礎不是傳統認為的突厥部落,而是加齊團體。加齊團體其中的一個特點,就是通過征戰來掠奪財富。

而卡羅琳在《奧斯曼帝國》中也曾指出,不僅穆斯林戰士和拜占庭的基督徒密切合作,連通婚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早期的編年史一直過分渲染宗教衝突,過於強調宗教感召在帝國初期戰爭的影響力。

但事實上,在拜占庭最後的100年裡,奧斯曼人和基督教之間是成功結過聯盟的,只是經常分分合合而已。奧斯曼人會根據政治需要,有選擇性地和基督教國家結盟,有時也會攻擊和他們擁有相同信仰的伊斯蘭國家。我們現代人可能會覺得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在那個時代根本不是問題。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奧斯曼人並非如史書所言為“聖戰”的榮光而戰。“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所謂“聖戰”的使命感,只是他們包裝掠奪的藉口。“無論統治者使用什麼華麗的修辭美化他們的目標,那也不過是戰利品、財寶和奴隸”。奧斯曼人擴張的本質,只是一場血腥粗野的掠奪。


奧斯曼崛起的原因

強大的蘇丹們

奧斯曼的強大要得益於歷代蘇丹的努力。

蘇丹是奧斯曼軍隊統領,也是帝國的最高領導人。殘酷的選拔方式讓每一位成為蘇丹的王儲都經過一輪“煉獄式”的生存考驗。

這些考驗到底有多殘酷呢?

不夠智慧的,會死;

不夠實力的,會死;

不夠果斷的,會死,

不夠耐心的,會死;

不會做人的,會死;

沒有支持的,會死。

也就是說,活到最後併成為蘇丹的王儲,本身就是在優勝劣汰下誕生的“天選之子”了。而奧斯曼帝國也正是在這一群意志堅韌,實力超群的蘇丹的帶領下,開拓了前所未有的國之疆界。


1、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奧斯曼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第一代蘇丹——奧斯曼

據一位同時代的拜占庭史學家記載,拜占庭帝國1301年第一次和一個名為“奧斯曼”領導的軍隊交鋒。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巴法翁戰役。最後,拜占庭軍隊潰敗,世界也第一次注意力到這個新興的王朝。

因此,大家習慣把奧斯曼看作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一位蘇丹。後來,奧斯曼為了提高個人聲望,讓自己地位變得更高貴,奧斯曼。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

“奧斯曼望見一輪明月自聖人胸中冉冉升起,迎面飛來沉入自己胸中。一棵大樹自他的肚臍長出,樹蔭籠罩全世界。樹蔭之下並有山嶺,條條溪水自各山山腳流出。有人自潺潺溪流中取水而飲,有人徑取溪水蒔花弄草,亦有巧匠引水建造噴泉。奧斯曼醒後,他將夢中所見告知聖人,聖人答曰:“奧斯曼,吾子,恭賀你!真主已將皇帝寶座賜給你和你的子孫後代。我的女兒瑪爾紅亦將成為你的妻子。”——(《奧斯曼帝國1299-1923,P2》)

這個夢境不僅喚醒了奧斯曼世俗王權與宗教神權的概念,也堅定了後世蘇丹開疆闢土的信心和理想。


2、奧斯曼帝國的奠基者——巴耶濟德一世、穆罕默德一世和穆拉德二世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巴耶濟德一世在其父親穆拉德一世被暗殺之後登上蘇丹寶座。為報復父親在第一次科索沃戰役被暗殺,巴耶濟德屠殺了大量的塞爾維亞戰俘。巴耶濟德復仇的勝利標誌著一個獨立的塞爾維亞的滅亡,鞏固了奧斯曼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此後,巴耶濟德一世跨過多瑙河,挺進了匈牙利,更加深入地侵入歐洲大地。

接二連三的勝利讓巴耶濟德燃起攻佔君士坦丁堡的慾望。可惜最後卻失敗了。不過,對他最大的打擊,還是和沾木兒對戰的失敗。這次失敗讓奧斯曼的領土回到1389年前,而君士坦丁堡的八年圍城也以失敗告終。

儘管如此,巴耶濟德一世依然是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偉大奠基人。自他之後,每一代蘇丹都以奪取君士坦丁堡為終生目標。

巴耶濟德的兒子穆罕默德一世也是一個優秀的君主。他在父親死後短短几年內就收復了奧斯曼失去的大部分疆土。在管理上,通過與貴族分享政府資源來安撫他們的反叛情緒。

隨後,經過穆罕默德一世的兒子穆拉德一世和孫子穆拉德二世兩代蘇丹的努力,奧斯曼的內戰逐漸平穩。1444年,41歲的穆拉德二世突然宣佈退位,把王位傳給了12歲的兒子穆罕默德二世。從此,一位少年霸主和一個即將冉冉升起的奧斯曼帝國即將改變世界300多年的歷史。


3、崛起者——穆罕默德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從小就是一個狠角色,一生精通至少8種語言。從小離開母親被拉去進行君王訓練,偶像是亞歷山大大帝,理想是奪取當時的世界心臟君士坦丁堡。他12歲時第一次繼位,因為太狂妄野心太大想立馬奪取君士坦丁堡所以被老臣子參了一本,他爹又廢了他讓他再好好學學。

19歲時因為他爹歸西穆罕默德再次登位,因羅馬要脅他如果不給三倍人質照看費就釋放他舅,讓他舅去搶王位。這個變相勒索本來只是羅馬方面的一次試探,意圖挑起奧斯曼帝國內戰,以彌補自己在軍事力量上的不足。不料穆罕默德卻直接在羅馬領土上建堡壘宣戰。這座堡壘截斷了黑海地區,也截斷了羅馬盟軍的所有補給和軍事供給。並藉此機會,穆罕默德昭示了自己攻佔君士坦丁堡的野心。

當時的反對聲音很大,因為大臣們都害怕蘇丹的舉動會引起各方面的關注:歐洲可能會發起聯合攻擊,教皇有可能發動軍隊來剿滅。

但穆罕默德似乎並不在意。

另一方面,以當時君士坦丁堡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強大的奧斯曼軍隊抗衡。在歐洲的天主教徒支援到來前,他們都不能與奧斯曼人發生正面的衝突。君士坦丁也開始頭疼了,本來只是打算暗戳戳地試探一下這位新君,沒想到穆罕默德居然較真了。

梅利堡壘最後在四個半月的時間迅速完成。君士坦丁見狀,心更慌了。開始不斷派遣使節來探尋穆罕默德的意圖,但都被一一拒之門外。最後,他直接將前來當說客的羅馬顧問斬首,讓君士坦丁去琢磨自己的意圖。

不得不說,穆罕默德這個少年君主實在是太橫了。


一場決定性戰役:奪取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的求饒誠然沒有讓穆罕默德回心轉意。奧斯曼人的攻城計劃反而如約進行。從攻防雙方的情況來看,一邊是羅馬堅不可摧的護城牆,另一邊是奧斯曼強大的精銳部隊。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難處。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連接地中海和黑海的君士坦丁堡

通過對父輩奪城失敗的教訓總結,穆罕默德制定了精密的攻城計劃:一是用炮轟大門,二是把船從博斯普魯斯走陸路拉過去,然後直接放下水進入金角灣。雖然攻城不易,但最終“加農大炮”和“旱地行舟”之策還是讓奧斯曼人成功奪得了君士坦丁堡。

對奧斯曼人而言,攻佔君士坦丁堡不僅是一次“征服”,也是奧斯曼稱霸的第一步。君士坦丁堡的易主不僅對西方基督教世界而言是一個猛烈的衝擊,對西方世界的海洋經濟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奧斯曼的領土離君士坦丁堡很近。除了能夠第一時間瞭解最新的消息,一旦君士坦丁堡淪陷,他們就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地利之便。

其次,強大的軍隊是奧斯曼人獲勝的主要原因。雖然奧斯曼人的加農炮也起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畢竟當時的大炮製作還沒有這麼精準,一旦點炮,炸死自己的幾率跟炸死別人的幾率一樣高。因此,攻佔君士坦丁堡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強大的奧斯曼軍隊。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較之於歐洲的十字軍的軍心渙散,在戰爭時是不聽指揮,自行攻擊。奧斯曼軍隊更團結。整個軍隊有著統一指揮的原則,一切行動聽指揮。其中,奧斯曼禁衛軍更是令人聞風喪膽。禁衛軍是由基督徒的奴隸組成。這些人從小被俘虜,後來皈依了伊斯蘭教,然後被訓練成蘇丹的精英特種部隊。在十四世紀的時候,這支軍隊成為了常備軍。他們時刻待命,且戰鬥力超強。他的軍隊非常專業。

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靈活的政治策略和外交手腕也是奧斯曼帝國得以崛起的因素之一。

穆罕默德的繼母布蘭科維奇是十五世紀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她是穆罕默德最為尊重的女人。她和所有人都保持聯繫,不管是君士坦丁堡的皇室、塞爾維亞的統治家族,甚至在西部也擁有人脈。她串聯著斯拉夫世界、希臘世界、奧斯曼世界以及西方世界。因此,布蘭科維奇的情報,也為穆罕默德每一個政治和軍事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而從外部環境來看,君士坦丁堡的失守,羅馬內部的分裂,以及歐洲各個的漠視。都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提供了絕佳的政治環境。

從穆斯林“聖戰”的謊言,探討奧斯曼帝國崛起的原因

小結

總言而之,通過歷代蘇丹的努力和成功奪取君士坦丁堡,奧斯曼成為黑海盤地的超級霸主。19歲的默罕默德奪取了君士坦丁堡,並在各個層面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本質。

奧斯曼帝國炸開了君士坦丁堡的大門,也炸開了歐洲的大門,從此踏上版圖擴張的征途。這個崛起的帝國,開始擁有三分之一的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整個中東地區,並在往後的三百年裡,奧斯曼帝國開始作為世界政治的主要力量而存在。


1、《奧斯曼帝國1299-1923》,【英】卡羅琳·芬克爾

2、《帝國的崛起:奧斯曼 Ottoman Rising Season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