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興亡——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一、概述

羅馬曾經有數百年的共和制歷史(前509年—前27年),但自從斯巴達克斯起義以後,羅馬進入了軍人執掌政權的時代。

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395年)兩個階段。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共和國事實上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帝國前期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前27年—68年)、弗拉維王朝(69年—96年),至安敦尼王朝(96年—192年)五賢帝時代(96年—180年)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經濟繁榮,這段時期被稱為羅馬和平時期。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后帝國在內憂外患中逐漸衰落,後經戴克裡先實行四帝共治政策,至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統一帝國,最終於395年,由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帝國自此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410年8月,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西羅馬帝國皇帝淪為高級將領的傀儡。476年,日耳曼人首領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直到1453年5月29日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滅。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由原本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之後的一個階段,理論上是仍維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實際上是將大權移交給皇帝獨攬的政體。

雖然早期的皇帝都並沒有正式稱帝,但是實際上已經具備帝制的特點,所以整個政府其實是由皇帝領導而運作。屋大維建立帝國後,並未公開實行帝制,而是對外宣稱恢復共和制,自稱共和國的“第一公民”、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即元首,元首制由此而來),但實際已然成為獨裁統治者。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元老院授予其“奧古斯都”稱號(意為“神聖的”、“高貴的”),以此來稱讚他的功績。因此,屋大維本人是元首、統帥、終身執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長,獨攬軍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權,實際上與皇帝無異。

二、帝國建立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末期,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前44年,愷撒遇刺身亡,遺囑指定屋大維為其繼承人。時年19歲,身在希臘阿波羅尼亞軍中的屋大維得知消息後,立即行軍回到羅馬。

此時的羅馬正掌握在謀殺愷撒的共和派元老布魯圖與卡西烏斯手中。於是,屋大維設法與愷撒的同僚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盟,史稱後三頭同盟。接著,三人開始清理元老院異端,百餘名元老和上千名騎士被殺。

此後,安東尼與屋大維率軍追擊已經逃往東方的布魯圖與卡西烏斯。前42年,布魯圖與卡西烏斯兵敗自殺。屋大維返回羅馬,安東尼則前往埃及,在那裡,他與愷撒的情人,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結盟。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至此,羅馬西屬屋大維,東屬安東尼。安東尼忙於東方帕提亞戰事,並始終和埃及女王保持親密關係。於是,屋大維在羅馬廣結人心,鞏固權力,布謠以中傷安東尼,稱其反叛羅馬,甘願做一個埃及人。雙方矛盾日益激烈。

終於,前32年,屋大維向安東尼宣戰。前31年9月,安東尼和埃及女王的聯軍,在希臘的亞克興角與屋大維交戰,史稱亞克興海戰。結果,安東尼慘敗,與女王逃回埃及。前30年,屋大維入侵埃及,安東尼和女王先後自殺,而女王與愷撒的私生子愷撒里昂被處死,托勒密王朝滅亡。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至此,埃及成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7年,屋大維巧妙運用政治手腕,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或可譯作“第一公民”)、最高統帥(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大元帥”)、最高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首席元老等,並獲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以後的皇帝也有這些頭銜)。屋大維的這場精彩演出宣佈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三、前期帝國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①儒略•克勞狄王朝

屋大維在位期間,不斷對外征戰。經過對西班牙北部部落的連年苦戰,在前19年完全征服了西班牙。從前16年起帝國出兵阿爾卑斯山東部和多瑙河上游,建立了雷蒂安和諾里克兩個行省。

接著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建立潘諾尼亞和米西亞兩行省。羅馬在前12年到5年間經過連年征戰,征服了萊茵河到易北河之間的土地。但新徵服的土地不斷髮生暴動。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9年,羅馬將領瓦魯斯在鎮壓日耳曼人起義的條陀堡森林戰役中遭伏擊而全軍覆沒,以至於羅馬不得以放棄萊茵河到易北河間的土地。之後屋大維沒有進行大的征伐,隨後的百餘年是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

屋大維在14年死後,傳位養子提比略。提比略加強皇權,取消了公民大會的立法權和選舉權,將近衛軍集中到羅馬以保衛皇帝,並制裁一切反對皇帝或是非議皇帝的言行,要求元老院只能和他發表相同意見。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由於提比略獨斷專行,和元老院關係緊張,他於26年隱退到卡普里島,並在那裡統治羅馬近十年。在37年,提比略被近衛軍殺死在卡普里島。提比略死後,近衛軍立卡里古拉為帝。這是羅馬史上第一次軍隊擁立皇帝。

卡里古拉患有精神病,不理國政,沉迷於娛樂活動。並喜怒無常,經常處死人或沒收財產。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騎為執政官。40年,他在羅馬演講鼓吹個人獨裁,並神化皇帝。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41年,卡里古拉被近衛軍殺死。 卡里古拉死後,近衛軍擁立他的叔叔年邁的克勞狄即位。克勞狄改革政權機關,建立了一套官僚體系。中央有三個部門,即秘書處(掌內政軍事外交)、財務處(掌財務)及司法處(掌法律),並提高騎士地位和將羅馬公民權授予行省居民,由此行省貴族也可以充任高級官員或是元老。

克勞狄在位期間還修建了臺伯河口的奧斯提亞港以及大規模的輸水管道。對外擴張方面,克勞狄又新徵服了不列顛南部和毛里塔尼亞。54年,克勞狄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克勞狄死後,養子尼祿即位。尼祿是羅馬史上著名的暴君,不理國政,殘暴嗜殺,熱衷於娛樂、演戲、玩女人,以“偉大的藝人”自居。64年,羅馬發生大火,全城幾乎全部焚燬,尼祿反而在宮中吟詩歌唱,在大火過後又修建新宮,號為“金宮”。

時流言尼祿放火以便建造新宮,尼祿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為替罪羊,大肆捕殺基督徒。由於尼祿暴政,各地反抗不斷,不列顛、高盧、西班牙等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在巴勒斯坦更是爆發了猶太戰爭。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此時,尼祿又到希臘進行長時間的藝術戲劇的巡迴演出,稱“希臘人是唯一能欣賞音樂的民族”。68年,西班牙地區的將軍加爾巴造反自立為帝,元老院立即承認加爾巴為帝,宣佈尼祿為祖國之敵並判處死刑。尼祿在逃亡途中自殺。

②四帝內亂期

加爾巴稱帝后,由於年老體衰無力控制局面,導致各地將領擁兵自重。69年1月, 下日耳曼總督維泰利烏斯稱帝,同時加爾巴被部下奧索所殺,奧索自立為帝。3月,維泰利烏斯出兵與奧索爭奪帝位,奧索戰敗自殺。7月,平定猶太人叛亂的將領韋帕薌稱帝。10月,韋帕薌擊敗維泰利烏斯,結束了內戰。

③弗拉維王朝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韋帕薌上臺后帝國面臨危機,他首先鎮壓各地起義,其中70年,他的兒子提圖斯率兵進攻耶路撒冷,城破後屠城搶掠,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計其數。

為了彌補財政上的巨大赤字,他猛增稅率,提高行省的稅額,使他得到了足夠的錢來整頓軍事和內政。另外,韋帕薌統治時期大大加強了行省的地位。73年,他將各行省貴族加入元老院,並授予許多行省貴族羅馬公民權,使行省貴族廣泛參政。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79年韋帕薌死後,兒子提圖斯即位。提圖斯為政溫和,在他任內維蘇威火山爆發埋沒龐培城。提圖斯於81年去世,弟弟圖密善即位,傳言提圖斯為圖密善所毒死。圖密善專制獨裁,以“主上和神”自居,蔑視元老院。

對外擴張方面,圖密善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但在對達西亞的戰爭中兩次失利,不得不送禮媾和。89年,圖密善藉口支持叛亂,處死了一大批元老顯貴,招致眾人不滿。96年,圖密善死於宮廷政變。

④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期)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圖密善死後,元老院推舉參與政變的前執政官涅爾瓦為帝。涅爾瓦尊敬善待元老,元老院的權威得到一定恢復。但涅爾瓦相當不受軍隊和軍事統帥的歡迎。為了爭取軍隊支持,涅爾瓦在即位的第二年,挑選戰功卓著的日耳曼總督圖拉真作為養子,成功平息了軍隊的不滿。

98年,涅爾瓦去世後,圖拉真即位,他是第一個出身行省貴族的皇帝。圖拉真繼續執行涅爾瓦善待元老的政策,興建公共設施,並積極對外擴張,圖拉真時期是羅馬帝國疆域最大的時期。從101年起圖拉真就率兵入侵達西亞,至106年完全征服達西亞,設達西亞行省。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圖拉真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式,宣佈過123天的節,並建造圖拉真圓柱紀念。在105年,圖拉真佔領阿拉伯北部,設阿拉伯行省。114年,圖拉真併入亞美尼亞,設亞美尼亞行省。圖拉真繼續東進,擊敗了帕提亞軍隊,於116年佔領帕提亞首都泰西封。

當年年底,圖拉真兵抵波斯灣,他是羅馬統帥中唯一一個到達過此地的。117年,圖拉真病重撤軍,設亞述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個行省。臨終前宣佈哈德良為養子。圖拉真死後,哈德良即位。哈德良轉攻為守,放棄了圖拉真在東方征服的土地,在北部邊疆修建連綿的邊牆一加強防守。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哈德良將元首制向絕對君主制過渡,以自己的意志為最高法律。並大力加強騎士地位,使其成為一個專門的官僚階層。他還設立元首顧問會,直接對他負責,執行他的指令,命令法學家編成《永久剌令》 ,作為帝國的法律基礎,加強行省羅馬化,縮小行省城市和羅馬的距離。

但在131年,哈德良禁止猶太人舉行割禮、過安息日和閱讀猶太律法引發了猶太人大起義,羅馬軍隊耗時3年,屠殺58萬猶太人,才把起義鎮壓下去,從此猶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138年,哈德良去世,病重時宣佈安敦尼為養子。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安敦尼即位後,對外收斂邊境大體無事,對內勤政愛民與元老院關係良好。羅馬享受了20多年的太平盛世。161年,安敦尼去世。安敦**後,帝位有兩個養子維魯斯和馬克奧裡略繼承,這是羅馬史上第一次兩帝共治。

馬克奧裡略人稱“哲學家皇帝”,著有《馬上沉思錄》 ,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主要闡述者。維魯斯則是一個平庸的人。兩人登基時,帝國邊境形勢嚴峻,帕提亞在162年入侵亞美尼亞,維魯斯經過四年苦戰才擊退帕提亞人。接著又爆發了瘟疫,大量羅馬人死亡。

帝國興亡——羅馬帝國​167年,日耳曼人又入侵,兩位皇帝不得不率軍征討,由於財政拮据,皇帝賣掉皇冠上的珠寶以籌集軍餉。169年,維魯斯去世,帝國又恢復了一個皇帝的局面。馬克奧裡略為減輕日耳曼人對帝國的壓力,允許他們定居帝國邊境,這為以後的蠻族入侵埋下了隱患。

175年,東方還爆發了將領卡修斯發動的叛亂。平定叛亂後,馬克奧裡略又開始了對日耳曼人的戰爭,試圖吞併波西米亞,但在即將成功時,180年馬克奧裡略病死軍中。羅馬已經開始衰敗了。【篇幅有限,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