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幾千年之歷史長河中一個強大的“帝國”倒臺後很快又能恢復新的“帝國”,然後不斷的循環呢?而反觀西方歷史,中世紀及其以前的那些龐大的“帝國”滅亡以後就再也建立不起同樣類型帝國呢?

這兩個宏觀的歷史問題直接指明瞭一個基本的歷史結論,那就是中國古代“帝國”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而西方歷史上的“帝國”無法在滅亡後再度出現,即使建立新的帝國也根本就不是同質的。

國內外史學界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即中國古代兩千多年來出現的眾多大一統國家實際上都歸為了一種類型,擁有同一個稱呼——“中華帝國”。而西方的“帝國”實際上就單指某一個具體的帝國。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等。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帝國繼承人”也是假的,就比如羅馬帝國滅亡後出現的所謂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羅馬帝國都只不過是打著羅馬帝國的旗號而已,它們和羅馬帝國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嗎?沒有。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


那“中華帝國”為何能說是同質的、同一個“帝國”呢?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古代中國“帝國”的內涵:一種文明集合體

討論這個問題前需要對“帝國”做一個歷史範疇的界定和區別,否則就會使得某些論斷出錯。我們熟知的是近代歷史上隨擴張而建立起來的“殖民帝國”。就比如耳熟能詳的“日不落帝國”、荷蘭帝國等。以及隨著壟斷資本主義到來而形成的“帝國主義國家”。很明顯我們在此說的都不是這些類型的帝國。那如何定義中國古代“帝國”的內涵呢?

參照一些現有的觀點及個人理解,作者把它定義為:一種文明的集合體。具體表現在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廣闊的統治疆域和眾多的人口組成的集合體;二是,擁有一個統治核心,即集權式的集合體;三是,一個擁有某種程度上統一的制度和文化基礎的集合體,並且成為某個地理範圍內的文明核心;四是,一個統一的集合體

。總結的簡單點就是這麼一種文明集合體: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古羅馬鬥獸場


所謂帝國,指的是以皇帝為君主的國家,一般領土廣闊,常常擁有屬國,並在一個文化區域內佔支配地位。

根據這個標準,中國古代基本所有的大一統國家都能算作是一個“帝國”,並且可以統稱為“中華帝國”,因為他們是一脈相承的關係。<strong>無論是從統治地理範圍來說,還是從制度傳承與文化的統一性來看,他們都是同質的。這也難怪有人就說中國古代實際上就是處於一種“循環之中”。(內涵已經明確,故下文對帝國的表述不再加引號)

二、制度上的建設與傳承:中國古代帝國統治的基石

自秦以來的古代帝國都有著龐大的統治疆域和人口,這種大規模性帝國的管理本身就是一個治理難題。因此沒有制度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這是帝國秩序和穩定的基石。歷代也都比較重視制度的建設。而這裡的制度不僅是明確的、定型的制度,還指那些已經被統治者或者社會公認為基本準則的慣例。

主要從三個角度來說。

(一) 帝國的政治秩序制度的傳承:朝廷與地方制度

中國古代的帝國是很重視制度的建設和傳承,尤其是事關朝廷統治的根本秩序問題。

在朝廷層面,自始皇帝開創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制度以來 這一基本模式始終貫穿整個帝國時代的發展,而且還處於不斷的強化過程中。這是古代帝國制度建設與傳承的一條還核心主線。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秦始皇畫像


在這條主線中,有兩點需要特別強調,那就是:<strong>一是在朝廷層面核心治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強化。這表現在秦漢帝國時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帝國時期的“三省六部制”以及明清之際的以皇權強化為核心的內閣制(當然清朝前期的議政制度是個例外)。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不斷強化君主權力,提高朝廷行政效率的制度演變過程。而且是一脈相承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帝國都會有共性的一種具體表現。

<strong>另外一點就是地方治理秩序的一個穩定發展。縱觀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清楚的發現,縣級單位作為一個重要的基層治理單位一直以來都是很穩定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把縣級作為最重要的治理單位保存下來,並且不斷的強化。

古代中國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制度的維繫,實際上就是“郡縣制”發揮著核心的作用。這種傳統的朝廷對地方垂直管理的制度保證了國家統一的穩定,這就是中華文明傳承不斷的制度根源。

更有意思的一點是帝國交替之際的制度穩定傳承的問題。就以秦漢帝國和隋唐帝國來說明這個問題。眾所周知,秦始皇奠定了古代帝國結構的基礎,雖然只有短暫的十幾年的統治,但是新誕生的漢帝國並沒有拋棄這些,反而將秦朝的制度發展和完善。“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等等秦所推行的那一整套,漢再經行合理化改進之後把它傳承下來了,即歷史上所謂的“漢承秦制”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大秦帝國


同樣,隋朝主要的“三省六部”到了唐朝也是應用的相當好,而且還得到了極好的完善。例如著名歷史學者錢穆先生就認為唐朝的制度是比較完善和完美的。再比如“科舉制”,同樣是隋朝開創,到了唐朝依然發揮作用,而且非常的具有實用性。以至於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最後一個帝國時代才終結。

因此,這種朝廷的制度的延續和傳承它就奠定了古代帝國同質的基礎,我們可以從後一代,甚至後幾代帝國的政治實踐中找到之前的帝國制度的影子,甚至都沒有改變,如帝位的傳承模式和地方的基層組織模式。

(二) 帝國的經濟制度的傳承:基本生產模式的持久性

如果拋開生產工具的改革進步來看,我們會發現任何一個帝國的經濟生產模式都是高度相似的。即<strong>最重要的農業生產是由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在於保證帝國財富來源的穩定以及對人口的有效管理和人力資源的運用,同時還能促進農業人口的增長。其次是手工業生產模式基本為兩條主線,一條是官方經營的用於滿足帝國建設和戰爭的需要,另外一條就是個體家庭手工業生產,用於滿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和交換。再者就是將最重要的生產行業掌握在帝國的手中,如食鹽和鐵器的官方專營模式。

以上提及的生產模式在中國古代帝國的演變中具有比任何制度更加有力的生命力,甚至到了近代以來都難以摧毀它。而這些個“持久模式”也就塑造了帝國的同質性,管你是秦還是漢又或者是唐、,都幾乎一樣。這點你在世界其他帝國中是很難找出來的。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大明帝國


(三) 帝國的農村和家庭制度傳承:強有力的基礎社會細胞

在古代帝國時期,農村和家庭組織是一個非常穩定和具有活力的單位。它是帝國穩定的基礎也是帝國財富的核心來源。

相比於城市,農村是好很少受帝國政治影響的,在和平時期,只需要按時按量的向帝國繳納賦稅和履行徭役等義務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帝國是很少干涉農村組織的活動。因而具有很強大的持久性和傳承性,任何一個新建立的帝國不會去農村改變他們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這一點其實通過“桃花源記”我們就能很好的印證。桃花源中的人是“不知魏晉”的,他們有極強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傳承能力。

至於家庭就更加穩定了。只要保證基本的生產生活滿足家庭生活的需要以及繁衍生息的需要,一個家庭組織是很穩定的。它不會發生改變,也不會去反對帝國的統治。唐朝、明朝這些對他們來說是重要,但不是必須的。相反宗法制度,鄉里規則是他們必須的東西,而任何一個帝國都不會去破壞他們的這種東西,反而會強化。

三、文化上的優越感與同化力:中國古代帝國統治的基因

任何一個古代的帝國都會有這麼一個共識,即自己處於文明的中心,代表了整個區域內最先進的文明和文化。但凡是承認帝國是文明中心的,都會捲入到帝國的影響中來。而這種文化上的優越感來源於帝國內部精英階層高度的文化自信與自覺,還深入到普通社會家庭生活中。這又不得不提儒家思想的重要力量了。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儒家創始人孔子


儒家儒學是一種非常適用的哲學,它強調和諧、等級制度和紀律。天朝被看作是宇宙的中心,在他的周圍和周邊以外的全是野蠻人,而身為中國人就意味著有教養。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在三個方面維持著社會的穩定。

一是在帝國層面。儒家文化嚴格的規定著帝國的等級和秩序,也有力的約束著精英階層的活動。即使是身處統治核心的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都必須遵守規則,這種規則來源於傳統的祖訓以及儒家思想的“天人感應”和“仁政”理念。各級官員也得老老實實的根據這種文化共識來行事,不能胡作非為。

二是在社會層面。士、農、工、商各階層有著深厚的等級之別,這種對從業身份的高低認同文化實質上是規範著這個帝國亞層次社會的秩序。當然這種秩序不是嚴格固定的,可以改變,但是基本是延續的,不會大規模改變。另外就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理念“禮、義、廉、恥、信”等思想深深的扎入了每個人的思想和教育中,也融入了社會各階層的生產生活中,雖然不曾有嚴格的法律約束,但是他們必須遵守。

三是在家庭生活中。儒家思想的影響也特別大。任何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家庭倫理道德規範,最為重要的在於孝道和勤勞。當然還有對婚姻的規範。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儒家的核心思想


這三種文化上的規範貫穿於整個帝國演變階段。不論是任何一個企圖建立穩定統治的帝國都必須尊重和遵守這種文化。因而整個帝國都表現出一種高度相似的文化基因,這種基因不僅存在於現有帝國中,還不斷的被傳承到下一個帝國,直到最後。

<strong>你很難想象俄羅斯帝國能繼承羅馬帝國的那種文化,這是不可能的,但中國古代帝國是必須的。

由此,建立於這種文化基因上的帝國具備了了高度的文化優越感。其實也很好理解,就好比一個你多年來養成和遵守的好習慣,它已經影響到你各個方面了,自然成為你引以為傲的一種品質。

具備了這樣優越感,任何一個外來的人或者要建立新帝國,都很快就被這種文化給同化了,來一個同化一個(如清帝國),甚至受其影響都會被同化,例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樣。在這種優越和強有力的文化同化之下,還有哪個朝代會走“奇葩”路線嗎?根本就不可能。

四、綜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認同感:中國古代帝國同質的保障

認同感解決的是帝國統治的一個合法性問題,而歷代帝國要想有持久穩定的統治都要取得認同。而古代中國人的認同感是高度一致的,幾乎有統一的標準:帝國統治者要遵守傳統的文化;要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發展,即行“仁政”。而這種認同感基於以下幾個因素形成。

一是,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國古代其實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集合體。北面是沙漠和草原,南面是高原和山脈,東邊是海洋。這種較為封閉式的環境長期作用於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時間長了就慢慢的具備了共同的價值理念和認同。而對於外面的那些國家或者文化自然就被排除在共同文化和認同之外了,和我們不是一樣的。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大唐帝國


二是,龐大的單一民族實體。在古代帝國中沒有哪一個能像中國一樣擁有這麼龐大的同一民族實體—漢族。共同的地域環境,共同的宗族起源以及共同的文化使得這個民族具備了強大的凝聚力,而且人口眾多 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慢慢的讓周圍的人也具備了相似的價值觀,形成共同的認同感。

三是,儒家文化的影響力。這點不用說,文化最大的力量就在於它的同化力,以至於讓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形成共同的認同感。第三部分已經探討過這個文化的因素了,自不再多闡述。

四是、社會的流動性作用。古代帝國雖有等級和秩序,但社會的橫向與縱向流動還是存在的。從縱向來看,一個人還是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比如經商賺錢以後可以買地成為地主,還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躋身為統治者。從橫向看就更不用說了,一個人再不犯罪的前提下他可以在帝國內部旅遊,經商和探親等活動。這種流動性加強了人們的共同意識,強化認同感。

綜上所述,正如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所說的那樣: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布熱津斯基


中國是自成體系和自給自足的,它主要建立在得到認同的種族同一性的基礎之上,對異族和地理上處於周邊的附庸國,中央只比較有限地使用力量。

就是因為基於多重因素而形成了強大的共同體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是武力不能夠也不敢去消除的。任何一個新帝國都得依靠這種認同感去獲取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因而我們才發現中國古代帝國具備了高度的同質性。同樣的生產模式,同樣的家庭組織和生活模式,以及相似的制度體系。都是基於這種認同而建立或者維繫起來的。

五、對於古代中國帝國同質性的總結

說了這麼多,核心思想就一個。那就是中國古代帝國具備高度的同質性,因而可以歸結為“中華帝國”而不會像其他帝國哪樣僅僅指具體的某一個帝國。

多角度看中國古代“帝國”的同質性:制度、文化、認同

大清帝國


<strong>中國古代帝國之所以能夠在已經滅亡的舊帝國基礎之上建立新帝國,主要因素就在於這三個層面上的穩定。即制度上是不斷傳承的,後一代對前一代的繼承和發展,而不會完全拋棄;文化上的優越感和同化力使得新帝國不得不按照傳統模式施行統治,這是必須的;最後就是中國古代人的認同感是高度統一的,要想穩定就必須取得這種認同感,否則帝國就是無效的。

在這三個層面的作用下,中國古代帝國具備了高度的同一性,而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就進入這麼一個模式中了:

中國的歷史是統一繼之以衰落和分裂的反覆循環。中國不止一次成功地建立了帝國體系。這種體系獨立自助、孤立、不受任何外來有組織的對手的挑戰。

參考文獻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中國大歷史》 、《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