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貸網理財研究院:2019年網貸平臺去向何處?備案仍是關鍵詞

原定於2018年的備案被延期,網貸平臺懸著的心還是不能踏踏實實落地。在2019年,網貸行業的未來發展依然備受矚目。回首2018年,動盪不安的網貸行業在“強競爭”和“嚴監管”中波折前行,展望2019年,歷經風雨的網貸行業也必將在合規自律後迎來新的變革與機遇。

合規、備案仍是全年關鍵詞

網貸合規108條細則、合規檢查通知、打擊惡意逃廢債等文件的發佈,給予行業非常明確的整改方向和發展路徑。2018年部分地區已經完成了網貸機構自查和協會自查工作,甚至有些地區已進入現場行政核查階段。根據媒體消息,各省市的核查工作正在平穩有序地進行當中,重點在於細緻地檢查每一家平臺的合規情況。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持續深化和落地,網貸平臺的備案之路已經愈加清晰。

合規備案仍將是網貸平臺在 2019年的重要工作部分,而且首批備案成功的P2P平臺有望在2019年產生。

行業出清持續進行

新年伊始,“175號”文件橫空出世,文件主要精神在於清退不合規、高風險及殭屍型平臺。可以預見,在2019年,網貸行業大規模出清的勢頭不僅不會減弱,還會愈加強烈。但是與2018年爆發雷潮不同的是,2019年的行業將會在有效監管之下以更加溫和、穩定的方式進行。

2018年雷潮爆發之後,監管層出臺了引導問題平穩退出的文件,同時,公安部門加大追逃力度,將一批跑路的平臺高管逮捕歸案,對於保護出借人的財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即使是問題平臺,惡意清盤、高管跑路的情況也會大幅減少,出借人的權益可以得到保障。

部分網貸平臺或將另尋出路,轉型為信用中介等。

隨著行業資金量縮減、監管政策趨嚴,一些網貸平臺或將會尋求轉型。“175號”文件中也提到,可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網貸機構可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和已有的風控管理經驗,發揮特長,積極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