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中國曆代移民和人口遷徙,大都發生於社會激烈動盪的歷史時期。尤其是明清以來,由於版圖擴大,幅員增加,以及戰爭頻繁等多種原因,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官方移民,逐漸形成了歷史上八大著名的移民出發地和集散地,包括山西洪洞大槐樹、河南光州固始、湖北麻城孝感、廣東南雄珠璣巷、河南滑縣白馬城、河北小興洲、山東兗州棗林莊、江蘇蘇州閶門、江西鄱陽瓦屑壩和福建寧化石壁。

1.山西洪洞大槐樹

山西洪洞大槐樹,是我國移民史上輻射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移民發源地。

明朝政府在洪洞大槐樹下設局駐員,在約50年間,大規模遷民18次,總數達百萬之眾。據史、志、族譜等文獻記載和眾多的專家學者調查考證,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有組織的官方移民,始於金初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時期(公元1736-1795),歷經金、元明、清四個朝代,時間跨度達六百餘年。移民次數在20次以上,有確鑿文獻記載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間移民次數最多(10次),規模最大,移民量達80萬以上。

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官方組織的強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發給川資、路引,並在安置地根據人口,發給土地、種子、耕牛、農具,並免除三至五年的錢、糧稅收,是歷代移民中最為成功的範例。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移民多來自太原、平陽、澤、潞、遼、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縣。移民流向主要是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蘇、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而後輾轉遷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樹成為中國歷史上移民次數最陽為眷戀的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洪洞縣“大槐樹遺址”是1913年重修的,位於城北廣濟寺左,按《文獻通考》:“傳聞廣濟寺設局置員,發給憑照、川資。後來因年代久遠,槐樹無存,寺亦毀於兵燹。民國二年,邑人景大啟等募貲豎碑,以志遺蹟。”

2.蘇州閶門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蘇州閶門是蘇北民眾心目中的移民聖地。據史籍、方誌和族譜記載,蘇州閶門移民集中於元末明初,當時群雄並起,割據稱王,張士誠據蘇州與朱元璋爭衡天下。及張士誠兵敗被俘,朱元璋遂“驅逐蘇民實淮陽二州”,歷史上稱為“洪武趕散”或“奉旨遷徙”。這就是蘇州閶門人被遷到蘇北的原因。蘇州閶門遂成了移民的出發、集散之地。於是揚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陽、高郵、寶應、鹽城、阜寧、東海以至於連雲港等地,都有了蘇州閶門移民的後裔。如寶應縣之劉氏、喬氏、王氏,興化市之顧氏、張氏、朱氏、周氏、姚氏、楊氏,泰和縣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後裔。大名鼎鼎的《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來自蘇州。

3.江西瓦屑壩

江西瓦屑壩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當今安徽安慶一帶眾多姓氏所公認的始遷祖籍。元朝末年,群雄並起,烽火連天,地處南北要衝的安慶府即成為群雄逐鹿的必爭之地。徐壽輝、陳友諒、朱元璋你來我往,征伐攻殺,致使安慶一帶戰亂不已,屢次易幟,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相形之下,江西饒州路之鄱陽、萬年、樂平、景德鎮則較少受戰亂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為鼓勵向人口稀少的地區移民,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政策,饒州路貧民紛紛北遷到安慶所屬各縣,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此次移民,雖然史無明文記載,但在方誌族譜中卻有大量資料足以證明。如安慶市圖書館所藏36種族譜中,遷自瓦屑壩和鄱陽縣的姓氏即達18個,遷自饒州和江西的達26個,佔72%以上。因此,安慶民眾多把江西瓦屑壩視為自己的始遷祖地。由於歷史的變遷,江西瓦屑壩的確切地址已難以確考。據移民史專家調查考證,今江西鄱陽縣之瓦燮嶺即為當年瓦屑壩故地。

4.湖北麻城孝感鄉

“湖廣填四川”是流傳於四川民間認祖尋根的俗語,意即四川民眾來源於湖廣。“湖廣”一詞為明代“湖廣佈政使司(即行省)”的簡稱。大致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兩省行政區域。但元末明初遷入四川的移民多來自湖廣北部,即今湖北。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元末之際,湖廣一帶是反元義軍徐壽輝、彭瑩玉等紅巾軍活動的主要區域。元至正十七年(1937年)徐壽輝部將隨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繼攻佔重慶、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壽輝為陳友諒所殺,明玉珍遂據蜀稱王,國號為夏。明玉珍所部多為湖北人士,徐壽輝被殺後,其舊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權。明氏政權在四川輕徭薄賦,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眾入川。

及至朱元璋攻滅陳友諒之後,縱兵燒殺,四川更成為湖北百姓避難的樂土。明洪武四年(1317年),明將湯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滅明氏政權,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繼入川,遍佈四川各地。

明清之際,四川再次遭受嚴重破壞,人口銳減。於是又有大批移民陸續入川。其中大部分來自湖廣,形成了“湖廣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於湖北麻城孝感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眾多把麻城孝感視作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

5.山東棗林莊

山東棗林莊是中國移民史專家葛劍雄、曹樹基先生近年來實地調查考證中新發現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當今山東兗州縣城北七里之遙的安邱王府村,據明代石碑所載,該村原名棗林莊,明魯王裔孫安邱王分封於此,始稱安邱王府莊。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該村位於兗州東部丘陵山區,今天稱棗林灣,地處兗州府城郊。元末明初,未受戰亂波及,人口較為稠密,具備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雖然在官方文獻中未曾發現有關移民的記述,但在安徽濉溪縣誌中卻發現了在明洪武年間和清初由山東遷民本縣的記載,並標明佔本縣人口80%以上的“周、吳、鄭、王、李、丁、梁七姓”均為山東移民。

6.廣東南雄珠璣巷

廣東南雄珠璣巷是宋元時期北方移民遷徙嶺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眾多姓氏念念不忘的發祥祖地。在眾多的族譜資料和民間傳說中,都大同小異地反映了南雄珠璣巷移民的歷史事實。據說,珠璣巷原為北宋京城開封府的一條巷名。據傳,南宋末年,宮中蘇妃因被打入冷宮而逃到嶺南南雄府珠璣巷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為表達對故都的懷念,將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璣巷(這是效法東晉以來,偏安江南的歷代王朝,僑置郡縣的傳統作法)。後來因皇室追查,當地的33姓人被迫南遷。因而珠璣巷也就成為無數嶺南人精神上的故鄉,成為維繫他們桑梓之情、宗族之誼的根之所在。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當然,珠璣巷作為幅員有限的彈丸之地,不可能會有大量人口以供遷移,但其地處南下嶺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會成為嶺南移民最為眷戀,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據一些專家對家譜、方誌等有關資料的統計和實地考察,列出珠璣巷移民家族多達797支。

7.福建寧化石壁村

福建寧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個自然村組成。它位於武夷山脈東麓,福建省西隅,北連江、浙,南接粵、桂,四周山環水繞,中間是開闊的平原盆地,物產富饒,環境幽雅,堪稱世外桃源,是歷代南遷士民避亂求生、繁衍棲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漢之際,就有中原士民避亂遷徙於此。此後,在西晉永嘉之亂、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際,每當中原動盪,社會激烈鉅變之時,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湧入石壁,繁衍棲息,並由此而分遷閩南、閩西、粵東、臺灣,及湘、桂、川、黔等地。據史、志和族譜記載,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先後曾有106個姓氏在此生存棲息,並由此播向東南沿海,繁衍海外。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由於寧化石壁獨特的地理位置,在社會歷史激烈變動的唐末五代,各割據勢力均鞭長莫及,成為較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眾多的北方移民。據史書統計,寧化在唐末人口僅萬餘人,到南宋時已達11萬之多,其中土著僅5000餘人。由於高山的阻隔和戰亂頻繁中斷了與中原的聯繫,在封閉的世界裡,他們以自己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語言、習俗,與當地土著的民風習俗混合在一起,漸漸產生出一種新的、獨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遺風,又有區別和創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時也形成了客家民系,並隨著子孫後裔的播遷繁衍,灑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譜記載姓氏源流時,大多把從寧化石壁外遷的第一祖先尊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寧化石壁被譽為客家文化的搖籃,客家民系的朝宗聖地。

8.河北小興州

河北小興州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官方組織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遁,元朝滅亡。元朝殘餘勢力雖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當的軍事實力對明王朝北邊構成很大的威脅。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長城以外,東起遼東,西至山西北部,內蒙古西部,東西兩千餘里,南北數百里的廣大地區,屯兵衛戍。同時,為恢復和發展北平地區因戰亂遭受破壞的社會經濟多次從燕山以北廣大地區(俗稱山後)向北平附近移民。

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你知道那些

及至永樂皇帝登基,為進一步鞏固、發展北平地區社會經濟,確保京城安全,先後抽調長城以北27個衛所的將士圴5萬人,在北京附近屯邊戍守。同時,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於良鄉、順義、平谷、大興、宛平、通州、薊縣、寶坻、香河、遵化、盧龍、武清、豐潤、清苑、容城、新城、安國、徐水、任丘、淶水、霸州、定興等地區和河北各縣,移民總數達數十萬之多。涉及到張、王、李、劉、梁、孫、崔、鄧、杜、魏、邢、徐等數十個姓氏。

由於小興州是長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鎮,位於遼東、內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衝,因而也就成為歷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於年久日深,歷次移民後裔,難以確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遷徙的集散之地視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東、東北一帶現存的眾多族譜家乘中,追溯家世淵源時,多稱其“先世自小興州”。久而久之,小興州成為河北、內蒙古、山東、東北等地眾多姓氏尋根問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關外的小興州,南至廣東的珠璣巷,東起山東棗林莊,西至湖北孝感鄉,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漢族活動的主要區域,反映了姓氏遷徙的大致脈絡,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尋根溯源的重要依據,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謁祖的人文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