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王學海簡介

和比我大20歲的王學海相識,是在1993年,在上海。此後,他2000年獲浙江省自學成才者稱號,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獲首屆老舍散文獎優秀獎,歷屆嘉興市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2009年獲“南湖百傑”嘉興市文化人才獎。在創作和理論兩個領域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了這位勤於練筆的浙江作家。

與學海相交至今已逾15年,算是老朋友了。初識王學海,他自我介紹:“我是一名基督徒。”給我很深的映像。《王學海文選》是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內容從美學論文到詩歌、小說,很豐富。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當代作家王學海

從散文集《心宇流淌》開始,王學海的很多書都有序言,這本《王學海文選》沒有。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王學海與名人研究

2001年,我考取了研究生,剛一入學,就去浙江海寧拜訪了王學海。那時他是海寧市張宗祥書畫院院長,嘉興市美學學會會長,正在研究國學大師張宗祥先生。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書畫院)內,張先生書房

三句話不離本行,他向我推介了張先生,還給了我一些資料。於是,我就著他的資料,埋首於圖書館,半推半就地走進了名人研究這個領域,寫成了《張宗祥與魯迅先生的交往》,發表在浙江圖書館主辦的《圖書館工作與研究》雜誌。

如今,王學海是海寧市名人研究院負責人,《海寧名人》常務副主編。“編輯是雜家”,這句話用在王學海身上正合適。在《王學海文選》中,涉及各類名人的內容很多。例如:收入文選的第一篇《中國美學原點的反思與建設》,原載於《文藝報》,對海寧“第一名人”王國維論述頗多。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王學海的詩歌

詩人是最敏銳的藝術家。王學海以詩人的敏銳走進泛文化的大海,拾掇著目力所及的浪花。

雖然沒有出版過詩集,王學海卻是浙江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他曾經對我說:寫詩是審美創造,很有意思。他很勤奮,在創作上出了不少成果(如《大江掉頭的地方》《梁家墩哼曲》等作品,散見於《詩刊》《星星》《綠風》《光線詩刊》等),被評為國家一級作家。

大江掉頭的地方(王學海)


在大江掉頭的地方

我拉著老婆成為一個灘頭

我們不是看見山就以為

自己是巨石

大江東去的那裡

總得有個讓人歇腳的地方

在小河潺潺的邊緣

我和老婆又成了一叢雜草

當大雨大風被大樹遮擋

我們從縫隙收留下一點細雨微風

我們的喘息合著鳥翼拍打夕陽

王學海的小說

小說是《王學海文選》的最後一部分。讀後,覺得“慾望”是他小說的關鍵詞。隨著增齡,“慾望”衰減,小說作品也就越來越少了。2019年王學海沒有公開發表過小說。

讀《王學海文選》,可知:王學海的小說在《上海文學》《四川文學》《鐘山》等大型文學期刊發表。到如今,他寫的自傳體中篇小說還沒有發表,挺期待的。

王學海的評論

2016年海寧市文聯成立了文藝評論家協會,王學海擔任創會主席。他說:這在全國來說,是縣一級文聯較早成立的文藝評論家協會。協會的成立,標誌著王學海評論生涯的躍升。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成名以後,王學海應邀給一些作家、詩人寫序言、書評和作品評論,也收進了《王學海文選》《溼鞋》《星期八的思想》等文集。

海2019年創作與研究成果


理論研究與文學評論

評論:《吹開塵土氣下生活的原相》

——《浙江作家》2018年第11期

論文:《陽明心學的整體性認識及新識》 ——《王學研究》第9期

(2018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評論:《文化與歷史認知中的現實抒寫》

——《浙江作家》2018年第12期

評論:《當下閱讀的美與值得記憶的新》

——《嘉峪關日報》2017年1月29日

評論:《生命的又一次美麗嫁接》

——《浙江作家》2019年第1期

評論:《歷史回顧中的人性之光》

——《文藝報》2019年5月22日

評論:《當下閱讀的美與值得記憶的新》

——《華夏散文》2019年第7期

評論:《初悉:簡兒散文的閱讀審美》

——《浙江作家》2019年第7期

論文:《時代新啟求:儒學與倫理的新建設》

——日本《比較美學研究》2019卷(廣島大學)

評論:《文學的風景》

——《文藝報》2019年12月6日第7版

文學創作

——《江南遊報》2019年5月23日(12版)

詩:《獨自擁有》(外三首)

——《浙江詩人》2018年專輯(2019年3月)

組詩:《大江掉頭的地方》

——《黃河文學》2019年第7期

認知王國維,走進名人文化:詩人王學海的“泛文化”筆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