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會遇到各種山寨產品,這些山寨(盜版)產品的銷售形式花樣百出、屢禁不止。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在便利了作品傳播的同時,也給版權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也許你千錘百煉的創意正被人輕而易舉地抄襲,也許你轉發的網絡爆款文章正侵犯著原作者的著作權……這些從前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智力成果或不可捍衛的權利,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2020年4月26日

也就是今天

我們迎來了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

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是

“為綠色未來而創新”

我國在4月20日至26日期間

啟動了“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週活動”

活動主題為“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關於知識產權,你是不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小錦這就來為你科普一番

1


什麼是知識產權?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知識產權,英文全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大家熟悉的“IP”。原意為“知識(財產)所有權”或者“智慧(財產)所有權”,也稱為智力成果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佔權。


2


知識產權包括哪些種類?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兩類:著作權和工業產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

工業產權又稱產業產權,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3


專利權起源於哪個國家?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早在14世紀的英國就出現了“專利權”的概念。

1474年3月19日,(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國頒佈了世界上第一部最接近現代專利制度的專利法——《威尼斯專利法》,威尼斯共和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專利制度的國家。後來,科學家伽俐略還因此獲得了揚水灌溉機20年的專利權。


4


中國第一個商標誕生於什麼時候?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中國公認的第一個商標早在北宋年間就出現了。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圖據人民網


上面這塊寫著“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字樣的銅版曾被用來印刷廣告,並且銅版上還有“白兔搗藥”的圖案。因此,“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商標。


5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曾經有過。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華納/Chappell音樂公司擁有這首歌的版權。2015年,華納因版權問題與一家紀錄片公司打官司,事情最終以華納歸還1500美元版權費,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告終。這意味著,今後在公開場合使用這首歌不用再掏錢了。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6


李佳琦經常說的“買它”可以註冊商標嗎?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8條規定: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標誌,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誌、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註冊。


7


郫縣豆瓣、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醜柑、龍泉驛水蜜桃、蜀繡、邛酒這7產品哪些不屬於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答案:他們全!都!屬!於!

2019年5月,郫縣豆瓣、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醜柑、龍泉驛水蜜桃、蜀繡、邛酒等7個地標產品榮獲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榜(地標產品)100強。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怎麼樣?

看了上面這些小知識

你對知識產權是否少了點疑問呢?

其實

知識產權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2017年1月,成都知識產權審判庭獲批成立,隨後,成都知識產權“快審”經驗推向全國。


2019年6月25日,全國首個知識產權新經濟示範園區落戶成都高新區。


2019年,成都全市專利授權量位列副省級城市前列,成都商標受理窗口受理量位列全國地方受理窗口第1位。


關於知識產權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2019年度獲中國專利獎16項,其中中國專利外觀設計金獎1項、中國專利銀獎2項。


截至2019年底,成都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13萬件;全市註冊商標量47.95萬件;全市地理標誌品牌91個(其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46個、地理標誌商標26件、農產品地理標誌19個)。


今年4月,成都還正式出臺了《關於促進知識產權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20條全新舉措,進一步發揮好知識產權制度的創新激勵功能,提升成都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動力

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 沒有最好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優化市場環境

才能更好釋放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 一起加油!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文字 王捷 楊碩

供圖 王捷

校對 藺虹豆

審核 張婷婷 李影 莊偉偉

監製 孟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