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放飛的漢武帝丨一天五年54

簡介:這五年漢武帝對內擺脫了竇太后的干預,開始自己執政,但這個時候還是有幾個較大勢力束縛著漢武帝。對外,先是被迫和匈奴和親,後來又選擇誘騙匈奴,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邊患問題,但是失敗了。他就選擇慢慢的把國內限制自己的勢力逐個瓦解。今天來看一下漢武帝從二十二歲長到二十七歲的過程。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大家好,小編帶您一天看盡五年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資治通鑑》的第54個五年,公元前135年到公元前131年。今天的關鍵詞是:竇太后,竇嬰,田蚡,董仲舒,年號

上文書說到漢武帝即位之初準備大行改革,但當時竇太后當政,在她認為漢武帝做的過分的時候出手干預,把重要大臣換成了信奉黃老的人。之後漢武帝熱衷於微服遊獵、並且經常和儒生一起討論問題,如此這般時間就過了三年多。還忘了說了,漢武帝還開創了年號這個東西,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145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建元”。

漸漸放飛的漢武帝丨一天五年54

三年後,竇太后還是敗給了時間,公元前一三五年五月太皇太后崩,漢武帝終於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恰好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次年改元,年號為元光。這個年號就像是漢武帝的心聲,終於見到了陽光。

這一年註定多事,閩越王郢起兵擊南越,南越王上書請旨。漢武帝派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農令韓安國出會稽,擊閩越。淮南王劉安勸諫無果。迫於漢軍壓力,閩越王餘善和相國及宗族決定殺掉閩越王以求得漢朝退兵,因此漢武帝決定罷兵,並且立郢的孫子醜為越繇王,餘善為東越王,二王並立。南越王上書稱謝,不提。

這一年還任命東海太守濮陽汲黯為主爵都尉。汲黯這個人也很有意思,東越打起來了,漢武帝讓他去看看怎麼回事,結果他跑到半路上就跑回來了,說越人沒事就打架,不用管他們。後來河內失火燒了一千多家,讓他去看看,結果他路過河南的時候擅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回去之後請罪,但漢武帝也沒有責怪他,他在東海做太守的時候,由於多病常常臥床加上喜歡清靜無為,結果東海大治,後來武帝戲稱他是臥而治之。他還懟漢武帝,說他有太多的慾望,卻要效仿堯舜之治,施行仁義,何苦自己為難自己。等等事情,但是漢武帝依然認為他是社稷之臣,十分敬重他。

這一年匈奴請求和親,不得已之下又選擇了和匈奴和親,但是已經著手開始對付匈奴,想要徹底解決匈奴的問題。

次年,元光元年聽從董仲舒建議,漢武帝下令郡國舉孝廉各一名,並親自進行策問。

元光三年,江湖術士李少君因為懂得祭祀灶神,能夠種谷得金、還知道長生不老的藥方,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和民間的追捧。後來他病死了,漢武帝還以為是仙去了。這引得更多江湖術士的前來。他還聽信術士謬忌的話,建立太一廟祭祀太一。

這一年大行王恢提出了引誘匈奴到馬邑並以伏兵擊殺匈奴兵馬的計策,漢武帝覺得可以。但是匈奴到了馬邑覺察到一絲詭異之後進攻雁門,俘獲雁門尉史,這個人就把這個計劃告訴了匈奴,結果王恢的一個完美的計劃泡湯了。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他攻擊了匈奴的糧草輜重,但是依舊惹得漢武帝很生氣,最後王恢自殺。從此匈奴和漢朝不再和親,往往騷擾邊境或者攻擊要塞,次數很多,不可勝數。由於此前漢朝開放了邊關,用作和匈奴進行貿易的集市,匈奴人貪戀漢朝貨物,往來邊關做生意,此時漢武帝也想讓邊關的存在緩解一下兩國的緊張氣氛,就沒有關閉邊關,依舊允許貿易。

漸漸放飛的漢武帝丨一天五年54

另一邊他借太后和舅舅田蚡的手處理掉了竇嬰。不久之後田蚡也去世了,這樣竇太后、太后的勢力被嚴重削弱。這樣到了元光四年末,只有自己的陳皇后和竇太主是約束他的力量。

其實五年時間太短,不足夠發生天翻地覆的事情,尤其是當事情很複雜,只能一步步慢慢做的時候。

最後小編說一下漢武帝這個人物的評價十分的複雜,甚至比秦始皇還要複雜許多,等到寫完漢武帝所有的故事之後,小編會總結一下對他的評價。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一面鏡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人對歷史的解讀和見解也像是盲人摸象,已經換了天地,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也不一樣,如此種種,歷史的隻言片語也就成了別有用心的人筆下的種種形態,小編只想給出自己視角下的一個看法,雖然不那麼全面和權威,但讀者有些啟發就可以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沒有看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小編:朝夕五秋,每天都有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