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北京城的興起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有很大關係,唐代時,幽州就已經是唐政府與遊牧民族對峙的前沿陣地了,慢慢地,北京逐漸從一個邊地的軍事城鎮變成了中國的首都,在這個過程中元朝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元朝的經營下,北京城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國際化大都市。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廢棄蒙古國號,按照《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命名正在營建中的新城為大都(今北京),從此以後北京開始成為全國政治中心,元、明、清三代的都城。元大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西方人習慣稱之為“汗八里”,“八里”是突厥語中“城市”的譯音,“汗八里”的意思就是“汗城”,“汗”是古代蒙古傳統中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相當於華夏傳統中的“皇帝”。

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元大都佈局復原圖


元大都坐北朝南,共有三套方城,分別是外城、皇城、宮城。外城是一個南北略長的長方形,《元史·地理志》裡面記載:“城方六十里”,現代的考古學家根據歷史遺蹟做了實地測量,南北長7600米,東西寬6700米,周圍一共約28600米,大體上與記載相符合。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描寫大都的城牆說:“牆底寬約十步,向上遞減,頂寬不超過三步,所有的城垛都是白色。”土城牆最怕雨水淋蝕,為了保護土牆,元朝政府規定專門在文明門外設立葦場,編排葦草將整個土牆覆蓋起來,以防雨水把土牆摧塌。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很好解決防雨問題,因雨水毀壞城牆的事在元代時有發生,發生戰爭的時候城牆上面的葦草還很容易遭到敵人的火攻。外城的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樓,城牆外是又深又寬的護城河,外城共有十一座城門,城門的名字來自《易經》裡面的卦象,如健德門的名字源於乾卦裡面的文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的運行剛強勁健,君子因此不停的自我奮發圖強。安貞門的名字來源於坤卦裡面的文字“安貞吉”,意思是安順守正可以獲得吉祥。

皇城在外城內的南部中央地區,大都在剛開始修建是,宮城外面沒有皇城,只派軍隊環繞守衛宮城,皇城是後來出於加強保衛的目的才開始修建的,皇城的城牆當時稱蕭牆,也叫闌馬牆,這是因為守護皇城的都是蒙古騎兵,大概是城牆比較矮,僅能阻攔軍馬而已。皇城內有太液池縱橫南北,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海。宮城在皇城內稍微偏東部地區,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方形。宮城的城牆是用磚砌的,比皇城要更加堅固,而且美觀。宮城的中心位於大都全城的中軸線上,整座城市的所有重要建築或是排列在中軸線上,或是排列在中軸線左右,為城市報時的鼓樓和鐘樓就建在這個位置,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特別提到了大都的鐘樓:“新都的中央,聳立著一座高樓,上面懸著一口大鐘,每夜鳴鐘報時。第三次鐘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遊人生病,非外出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

明朝剛建國時,朱元璋定都南京,當時明朝和元朝還在發生戰爭,大將軍徐達進入大都後,立即將元朝皇城保護了起來,因此元朝皇城得以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徐達為了加強城防,防備元軍捲土重來,命令指揮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採取兩項措施改造大都,一項是縮小城圈,大都北部居民稀少,比較空曠,便被放棄了,在南面5裡的地方另外新筑北城牆,開設兩個城門,不再使用元朝的門名,另一項措施是加固城牆,將土牆用磚包砌城牆外側。朱元璋封自己的第四子朱棣為燕王,封地在北平,即元大都。朱元璋死以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實行削藩政策,最後引發燕王朱棣起兵南下,自稱“靖難”,攻佔南京後,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明北京城平面圖


朱棣當上皇帝以後,想要把都城遷到北京,於是下令重新營建北京城,營建工程極為浩大,每年使用軍民上百萬人,北京城在原元大都稱的基礎上,模仿南京城的規制,“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明代北京城和元大都相比,有很多地方發生了改變。明代的宮城和元代宮城在同一南北中軸線上,但位置南移了,元代宮城四周沒有城壕,明代則在宮城四周挖了城壕筒子河,在宮城內挖了金水河,築了金水橋,挖河的廢土和元皇城拆遷的土渣被堆築成了一座土山,這座土山坐落在中軸線上,成為全城的制高點,明前期稱為“大內之鎮山”,萬曆時命名位“萬歲山”,又俗稱“煤山”,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就是在煤山上吊自殺的。由於宮城南移,北京城的南城牆也向南推移了,原來元大都的南城牆就空出位置來了,在這上面修築了東西向的大街,就是今天的東、西長安街。東城牆的崇仁門被改名為東直門,西城牆的和義門改名位西直門。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在新建的皇宮中“御奉天殿受朝賀”,自此正式遷都北京,升北京為“京師”,改原京師為南京,作為陪都。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統帥近12萬大軍抵達山海關,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開門迎接清軍入關,隨後,清軍和吳三桂聯軍打敗了李自成的農民,清軍進佔北京後,順治帝於同一年從瀋陽遷來北京,並在天壇告祭天地,即皇帝位,宣佈定都北京。

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甕城與箭樓


清朝建都北京後,完全沿用明朝的北京城,沒有改變北京城的佈局。但這不能說明清朝對北京城毫無建樹,恰恰相反,清朝曾經不斷地修補北京內外的城牆,建國後人們看到的北京城城磚大部分都是清代的磚,不僅如此,清朝還對北京城進行了許多改建與增建。明代時外城的甕城之內沒有建造箭樓,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各個甕城增建箭樓,並且重建了各門的甕城,這些甕城形制略有不同,有半圓形的,有方形的,大小也有差異,箭樓的形制則大致相同。現在北京城外城的城牆、城樓、甕城、箭樓、角箭樓等都不存在了,2001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永定門城樓正北40米處重新修復永定門城樓,2004年完工。

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紫禁城平面圖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將皇城正門的外門大明門改成大清門,並在石匾上用滿、漢文刻上“大清門”,大清門是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單簷歇山式屋頂,頂鋪黃琉璃瓦,門前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子和一塊下馬碑,中華民國改大清門為中華門,做了一塊木匾,中華門在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被拆除了,1977年在此地修建了毛澤東紀念堂。在清代是,凡是有朝廷大典,都要在天安門上舉行頒詔儀式,詔書在天安門上宣讀之後,用一個木雕的金鳳凰口銜降下,由禮部官員手託接住送往禮部,再用黃紙譽寫,傳送全國,這就是所謂的“金鳳頒詔”。進入天安門,迎面是端門,康熙六年重新修建了一遍,門制與天安門相同而略小,再往裡面去便是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明清時皇城專稱“紫禁城”。進入午門後,首先是一條內金水河,與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河遙相呼應,河上有五座白玉石橋,石橋的柱石欄杆都裝飾有龍鳳圖案,過內金水河,再過太和門,就是外朝三大殿,明代時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清代依次改名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清朝舉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極,每年元旦、冬至、萬壽聖節(皇帝生日)三大節,都要在太和殿升座,接受朝拜。三大殿後面是內廷,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內廷有三扇並列的門,中間是乾清門,進去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西面是內右門,進去是養心殿和西六宮,東面是內左門,進去是齋宮和東六宮。

從元朝到清朝,北京為何能夠作為首都呢?

乾清宮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所有古建築都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任何破壞。建國後,北京成為新中國首都,新北京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新北京的建設建立在北京古建築和城牆被拆除的基礎之上,高樓大廈遍地起,北京的面貌日新月異,遺憾的是太多的文化古蹟不見了,這樣的城市也便“泯然眾人矣”,沒有了自身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