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治療需要堅持,給你方子自己慢慢治


慢性中耳炎治療需要堅持,給你方子自己慢慢治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黏膜下層或深至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以鼓膜穿孔長期流膿、經久不愈為表現特徵,是一種最常見甚至有時危及生命的疾病。

【臨床表現】

耳流膿:輕者膿液清稀或黏稠、無臭味;重者膿汁灰黑或帶血,有惡臭味。流膿可為間歇性,亦可為持續性。

耳聾:程度輕重不一,多為傳導性耳聾,鼓膜及中耳內聽骨破壞越嚴重,則聽力損失越大。

併發症:少數病變嚴重、病程長的病人,由於炎症向周圍骨質侵犯,可見有眩暈、嘔吐、面神經麻痺、頭痛、以致寒戰高熱等症狀。

【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為腎元虧損及脾虛溼困,上犯耳竅所引起。

治法:補腎健脾,祛溼排膿。

方藥:黨參10克,黃芪10克,茯苓12克,川芎6克,皂刺6克,澤瀉12克,苡仁12克,白芷6克,炙甘草6克。膿多者加魚腥草10克,冬瓜子10克;急性發作期可加菊花10克,公英10克,車前子(包煎)10克。膿有臭味者加桃仁10克,紅花6克,穿山甲10克。

【西醫療法】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絕非短期內能治癒,即使經治療流膿停止,亦極容易復發,故長期堅持治療,防止復發,才能有效。

正確使用外用藥是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關鍵。在流膿期間,多用藥水治療,常用的有3%雙氧水,先用該藥徹底清洗外耳道的膿液,待膿淨後,再滴入抗菌素藥水,每次滴入3~5滴即可,然後將頭偏向健耳一側5分鐘,以使藥液充分進入中耳。切忌在流膿期間噴入藥粉,妨礙引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