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事件

這幾天,抖音幾個健身教練們真是火到不行。幾萬的點贊,讓筆者和毛睿們瑟瑟發抖。但是當筆者認真看了這些大咖是在科普些什麼健身知識時候,筆者不忍直視,趕快喝了杯蛋白粉壓了壓驚。

真是不出來正一下健身三觀,任由妖言惑眾,裝神弄鬼,烏煙瘴氣,真是要不能呼吸了。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1 燕麥就是“方糖”?

這位抖音網紅教練,在談論減肥應不應該吃燕麥的時候,反覆強調不能吃這些燕麥或是水果。按他的邏輯,因為燕麥就是“方糖”,如果吃了這些燕麥就等於吃了方糖,就會長胖。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某抖音網紅的方糖理論

但是,什麼是方糖?什麼是燕麥?為什麼吃了燕麥就等於吃方糖了?這些問題是不是很可疑?請聽林老師耐心的科普一段(所有理論都有文獻支持)。

我們稱的“糖”其實是一個大概念,“糖類”才是它的真正名字,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簡單可以分為“單糖”,“雙糖”,“多糖”。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單糖包括了“葡糖糖”“果糖”,而我們知道,人體最終都會以葡萄糖形式供能。

雙糖包括了“蔗糖”“乳糖”。”蔗糖“就是”方糖“

多糖主要集中在膳食纖維和澱粉類的食物中。”燕麥“就是”多糖“。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單糖,雙糖,多糖

那麼,是否吃燕麥這個”多糖“就等於是吃了方糖這個“雙糖”呢?而吃多糖會長胖嗎?這明顯是錯誤的邏輯。

我們人體生成脂肪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能量攝入大於消耗,二是血糖不穩定導致的皮質醇升高。而單糖因為吸收的迅速,導致我們的血糖起伏過高(GI值過高),所以生成脂肪。所以在平時生活中,吃多了甜食的確會導致肥胖,但是燕麥不屬於甜食。

《臨床營養學》

在國家自學考試教材《臨床營養學》中,建議有肥胖症的人應該減少單糖的攝入,主要以多糖攝入為主,因為多糖不會引起血糖迅速變化,燕麥自然是一個減肥和維持健康的好食物。

並且,並非雙糖就是個壞東西,如果你在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或力量訓練後來一根(雙糖)的香蕉,你也並不會長脂肪。因為在訓練後低血糖情況下,雙糖會吸收幫助身體恢復,而不會刺激皮質醇產生脂肪。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臨床營養學》P135-136

2 蛋白粉有激素?

蛋白粉有沒有激素,真是個老掉牙的話題。抖音網紅再次把“蛋白粉”推向了話題的風口浪尖上面,“蛋白粉”這個激素的黑鍋,我們不背。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抖音網紅

蛋白粉是什麼?蛋白粉指的都是一般由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粉就是把大豆中的蛋白質提出來,而乳清蛋白粉就是把牛奶中的蛋白質提出來,就這麼簡單。

乳清蛋白質是世界營養學界公認最容易吸收的蛋白質來源,很多食品都添加乳清蛋白粉作為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來源。例如我們天天喝的酸奶和兒童奶粉。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酸奶的配料表

激素是什麼?激素是一指高度分泌的內分泌細胞直接入血的化學物質。而這裡說的健美運動中的激素主要是指類固醇。如果真的普通蛋白粉中加了類固醇,那麼真的是可以增肌減脂。類固醇的確有幫助人體合成更多睪丸酮和生長激素的作用。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注射式類固醇

不過可惜,這不符合市場基本規律,因為私自販賣類固醇在國內是違法的,而且類固醇的價格並不低廉。黑市的注射類類固醇,做一個循環最低配置版本需要2000-4000元,而高級的類固醇更是上萬的費用。

蛋白粉中有激素這個問題,不攻自破。

3 你是不是那個常常被騙的—吃瓜群眾?

為什麼這些在筆者和各位毛睿們覺得蠢得可笑的網紅論調,可以在互聯網上的到廣泛的點贊和認可呢?說來說去還是那個原因——信息的不對稱。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信息不對稱

如果你今天先看了林老師的文章,再去看這些網紅的視頻,或許你會對持嗤之以鼻。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很多的群眾沒有這個機會,這就是信息的不對稱。

舉個例子,當你走進一家汽車4S店修車,而不懂車的你只能被維修人員砍價。因為你不知道這個維修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這個時候你就會任意被魚肉宰割。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吃瓜群眾

那麼有沒有辦法在這個娛樂至死,整天割韭菜的時代,讓我減少被誤導的可能呢?當然肯定是有的,答案就在你父母,你老師從小告訴你的那個陳詞濫調—多讀書,多讀好書。

健身的妖言惑眾,滾......

靜下來讀書

那些好書中不光不會騙你,還會告訴你什麼是正確的減肥方法,甚至告訴你這是為什麼?這一切都源自我們初中高中的物理和化學理論,源自基礎的科學,絕無那些裝神弄鬼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