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看著很上頭的小說推薦?

清幽寧靜


作為閱文無數的我而言的話,我這裡強烈推薦的是《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這本小說是女朋友強烈安利我的,起初的時候,並沒有太強烈的慾望去看,因為它跟我們現在的一個節奏不一樣,我們現在追求的是快速、精簡,會跟這本書的內容完全不想幹。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這本書主要是饒老先生為了紀念逝世妻子毛美棠而繪製出的我倆的故事,都是些生活的日常,但看起來非常的溫馨,比如繞老先生經常被妻子毛美棠罵不懂經營、饒老先生為妻子洗髮等,都非常的感動,“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饒老先生用樸實的文字和畫風把愛這個事情講清楚了……

愛這個事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正如我女朋友送我這本書的緣故,我們是要很久很久的[愉快]



惜命命YG


能讓人上頭的中外小說很多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的四大名著,而《三國演義》則是我國第1部章回體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以它體式上的創新,藝術上的成就和語言上的特色,標誌著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因此,它是我國小說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國演義》善於描寫戰爭、刻畫人物,並把二者結合起來,在戰爭中表現人物,以人物為中心描寫戰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寫了幾百次戰爭,拋棄了評話中刀光劍影的平板敘述,著力於戰爭雙方戰略、戰術,政治、軍事力量對比及其轉變的描寫,因而很少雷同,表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成為戰爭描寫的範例。

它寫了400多個人物,雖有類型化的傾向,但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它繼承了史傳文學的表現手法,在尖銳的矛盾鬥爭中,特別是在戰爭中刻畫人物,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陪襯人物的烘托,環境氣氛的渲染,對比、誇張等手法,描寫人物的主要特徵,標誌著古代小說人物塑造的新發展,為後世文學提供了經驗。

《三國演義》的語言文白間半。採用傳記文學的語言而不古奧,吸取了平話的通俗特點而不粗鄙,簡潔淺近,雅俗共賞,人物語言有聲有色,能表現人物的特點;敘述語言以粗筆勾勒見長,亦有精細刻寫,形成了明快生動的特色,是小說語言的一種創新。

《三國演義》描寫了自漢末群雄逐鹿至西晉統一的歷史進程。場面壯闊而結構嚴謹,事件繁雜而線索清晰,人物眾多而形象鮮明,創立了中國古典小說的章回、長篇體式。從此,中國小說史上開始了章回體長篇小說的創作熱潮。

如此高的藝術成就能不讓我們上頭?











一土子


你好,我是@造夢人閱讀手記,為你推薦一本我最喜歡的短篇小說集: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與其他故事》, 是短篇小說合集《焚舟紀》裡的一本。

英國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

關於故事

《染血之室》是根據童話藍鬍子為素材寫的,很多人都改編過這個故事,但卡特改編的獨有特色,故事裡的新娘沒有像之前的很多新娘一樣被丈夫殺死,而是在母親的幫助下,逃離了丈夫的魔爪,隱喻著女性主義在男權掌控下的艱難逃離,好在結局大快人心。



整個故事很有節奏感,情節緊湊,充滿奇思妙想,新娘的丈夫壞得讓人心驚肉跳,因此小說瀰漫著哥特的氣息,很容易讓人陷入那種感性的氛圍中去。

《染血之室與其他故事》這本集子裡面其他故事大多也是根據民間傳說和故事改編的,跟《染血之室》風格差不多。

關於安吉拉·卡特

我本人非常喜歡80後女作家張悅然,在張悅然主編的雜誌《鯉·逃離》裡第一次看到《染血之室》這篇小說,驚為天人,刷新了我的想象,驚覺小說竟然可以這麼寫,架構了一個充滿魔力的新世界,語言和敘述可以讓人痛並上癮著。



同時這本小說也喚醒了我內心當中的一些關於女性與男性之間關係的意識:不好的愛跟酷刑一樣,女人一定要學會勇敢逃離。

張悅然直接說《焚舟紀》是“我的最愛。”可見她對這本書倍加推崇。 後來我就找來了安吉拉·卡特的很多小說來讀,可以說是上頭了。

加拿大著名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也說:“如果你想以安吉拉·卡特的風格來再現她的作品之誕生,那麼你需要召集一整個戲班的神人之幽靈圍攏在她的打字機旁隨侍。王爾德必須在場,愛倫坡也要來,還有勃蘭姆·斯托克、佩羅、瑪麗·雪萊、甚至麥卡勒斯,以及一群熱愛蜚短流長的鴰噪老太。”由此可見,卡特的作品“佐料”非常豐富,想象力奇特。

關於《焚舟紀》

《焚舟紀》中文版是臺灣女詩人嚴韻翻譯的,我沒有看過英文原版,但覺得嚴韻的翻譯練達、準確、生動,能夠很好地傳達卡特的風格和神韻,彷彿有魔力一般引人入勝。不像有些翻譯的小說,讓人跳戲。

《焚舟紀》系列共五本、四十二個短篇。五個集子分別是《煙火》、《染血之室與其他故事》、《黑色維納斯》、《美國鬼魂與舊世界奇觀》和《別冊》。如果你看了這本《染血之室與其他故事》之後,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去找其他的來看。希望你喜歡我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