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水至清則無魚,把糟粕轉化為營養才是真智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關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觀點。

這一說法,乍看似乎很簡單,但要具體聊聊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可能就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

為什麼?

因為……

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社會群體來說,似乎這些精華與糟粕的定義本來就不是一定的,精華也會逐漸變為糟粕。

而且在不同的時空狀態,它們的定義也是不斷變化的,這隻能在動態中進行把握。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同時也在不停更換車輪

“飛鳥盡,角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聽起來好像是個很負面的詞彙。但是如果用精華與糟粕的觀點來觀察的話,角弓和走狗雖然曾經地位很重要,但如果過時了,或者無用了,就成了負擔,也就是糟粕。

這個說法看似無情。但實際上,一切歷史的糟粕都是這樣形成的。

曾經先進的事物最終走向腐朽,雖然起初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但後來卻成為前進的障礙和包袱,也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小到一枚鋼筆尖,大到人類社會制度,概莫能外。

夏朝以前,我們還是原始社會,到了大禹的兒子啟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我們前進到了奴隸社會,私有制出現,生產力發展。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商鞅舌戰圖,新生力量與守舊勢力的博弈

在商鞅變法時期,奴隸制已經非常陳舊和落後,封建制度成為當時最先進的、最前沿、最創新的事物,使當時窮弱不堪的邊陲小國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並一統天下。

2000多年來,封建制度也漸漸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引發了王安石、張居正等幾位主要改革家的變法,甚至在其垂死掙扎之際,“戊戌變法”還送了它最後一程。

這也正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的侷限,跨越千年仍然難以擺脫被遺棄的命運,但同時,它又是孕育新事物的溫床,推動新陳代謝不斷進化升級。

如此說來,一時之間,精華與糟粕並不那麼好區分,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固定的標準。精華與糟粕顯然也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且總是存在於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之中。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修行不是尋找世外桃源,而是身處汙泥之中,心如蓮花清淨不染。

就像蓮花都要生在汙泥裡,精華也總要伴隨糟粕而存在。

長城與金字塔等超級工程在當時給人民帶來繁重的徭役和無休止的徵發,現在卻成為了偉大的文化與建築遺產。一切武器的產生都是為了殺生,卻是最能帶動科技發展和進步的東西。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落後的都要被淘汰掉。

落後的事物逐漸化為塵埃,新的事物生機勃勃。歷史本身就是這樣生機與塵埃共存的。歷史的前進都是通過不斷突破既有的陳舊規則,甚至是法律。科學也是一樣。就像必須要突破牛頓定律,才有《相對論》,才有量子力學一樣。

再例如,老舍作品《斷魂槍》裡的孫老者,他引以為傲的“五虎斷魂槍”在社會轉型的新時代似乎變得不值一提,也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

可見,到一個新的時代,或者新的領域,很多舊的東西,包括舊得經驗、舊得觀念都要變成塵埃,當然也變成土壤和地基。

不過,糟粕也並非一無是處,不必人人喊打。糟粕如能善加利用,也能夠產生不可替代的價值。一分為二的辯證法,對糟粕也適用。“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失敗為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對傳統文化來說,容易變為糟粕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些形式,而精神內涵則是經得起檢驗的。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尋根問祖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可見孝道是深植我們基因的,但各個形式不同,精神都是一樣的。

近來,人們對描述古人“孝道”故事的二十四孝有很多不同看法。“郭巨埋兒”“臥冰求鯉”“聞雷泣墓”等形式不為當代人們所接受,甚至頗多微詞,甚至斥為封建迷信。

在此,我們應該對古人多一些理解。

因為那時候的人的思維觀念都是具有侷限性的,所以會做出在我們看來比較極端的行為表現。具體事實雖然無法考證,但是心誠則靈的許多古代案例也並非都是空穴來風。

無論怎樣,他們對父母的這種無比純真的孝心是必須要肯定和發揚的。如果因此就否定孝道,那就是抬槓了。

說到底,盡孝對人類來說,其實是一項基本的生命活動,是為了莊嚴自己,最終受益的也是自己。孝道行的不好,直接關係到個人的生命質量。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一下。

再比如古代講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主要表達的是一種禮樂精神,也就是社會關係與秩序。現在到了講究人人平等的當代社會,不存在這樣一種壓迫性了。但是關係與秩序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不然就天下大亂了。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禮為天地之序,樂為天地之和,禮樂就是天地萬物各歸己位,各行其道,互動互感,共同演繹天地共振的樂章。

上級與下級、父與子、夫與妻是三對互相依存的關係,離開任何一方,對方也就不存在,所以,必然要有上下前後左右內外的區別。所有角色各歸其位,家庭社會國家才能正常運轉,就像一首歌曲要有音調高低搭配才能形成動聽的音樂一樣。

當我們定義一件事物為糟粕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更加先進的,能夠讓人們都感覺更加舒服的新事物來取代它,這才是正常的。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感受到社會關係和秩序的混亂,原因可能要追溯到100年前。當時我們從封建社會解脫出來後,急於砸爛舊世界,甚至有時為了反抗而反抗,意識陷入一種慣性的狂熱,醒不過神來,到現在也未能剎車。

過猶不及,矯枉難免過正。砸爛舊秩序,卻未能及時建立新秩序。與過去完全割裂和對立,沒有意識到現在是過去的進化和升級,新陳代謝也是以過去為原材料來進行新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來生產新事物。

徹底跟過去決裂,想要建立新秩序,當然就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更值得注意的是,傳承的斷裂,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失去了精準的把握。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綱舉目張,綱是提網的總繩,決定著整張漁網的方向、位置與發揮、成果。

比如上文提到的“三綱”。其實“三綱”在提出的當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因為當時的人們能夠正確地認識到“三綱”的內涵。只不過,後來的人們曲解了它的內涵,並當做壓迫的藉口。

其實,“三綱”恰恰是在提醒三對關係的前者要時刻謹記自己的位置和責任,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和水平,以引領後者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的生命。

比如,“君為臣綱”而不是“臣以君綱”,很明顯“君為臣綱”是在對“君”提要求,而不是對“臣”提要求。所以這句話本來就是要求君要對臣負責任。所以,但凡能夠為臣子們負責的君主也都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功業,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

“三綱”是儒家的東西,而儒家的目標是“在親民、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是要達到“唯天下至誠……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的境界,是追求自我生命的完善。這才是儒家的真面目,而非搞政治,只不過是被統治者利用了。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是說如果他的道在中國行不通,他就只有去東方君子國了,也就是箕子朝鮮

孔子一生踐行並達到了儒家的人生目標,所以他要傳播這樣的大道,以讓天下人受益。他周遊列國,並不稀罕那些國君們給的高官厚祿,而是非常看得開,堅持“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但是為什麼儒家這麼好,到了近現代,打倒了孔家店呢?因為封建社會就是舉著孔子的旗幟和招牌在搞壓迫,當然要把這個旗幟打倒,招牌砸爛,不然就無法名正言順打倒封建社會,就只能繼續受壓迫。

其他被誤解的傳統文化的觀點還有很多,比如“三十而立”“食色性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本義都不是現在我們所理解的意思。

說到這個份上,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的問題,看來是有必要進行重新審視的。

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對於傳統文化,正確理解和運用,就是精華;錯誤的理解和運用,就是糟粕?

或者說,沒有精華或者糟粕地傳統文化,只有精華或糟粕的人?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在各種煩惱面前不動心,才能證得菩提

這就如同在佛的眼裡,一切煩惱都是菩提,關鍵看人自己怎樣對待。

其實,人自身也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難道說我們能只把自己的某一部分保留,然後去掉另一部分嗎?答案當然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學會如何與精華、糟粕共存和相處,以便於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地成長和提升。

水至清則無魚,這是人們都知道的道理。水只有渾了,能容得下泥土和雜質,才能養出微生物,魚才有食物,才有生存的機會。

如果全世界一切都是精華,那也就無所謂精華了。

所以,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真正把握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並正確理解和運用,避免自己丟棄了非常貴重的寶貝而不自知。對此,我們應該力求有獨立的、深刻的、清醒的認識,而不是簡單的人云亦云,那相當於自暴自棄。

中華傳統文化是來自本源的積極的生命教育,這樣去認識並實踐,就能活出人本有的精氣神,有自己的靈魂和血肉,不會隨便哪裡來一陣風吹一下,就跟著跑遠了。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水至清則無魚,追求完美對嗎?

生活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要根扎得深,才定得住,生長出自己的一個生態系統,獲得心靈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