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营销案例,进入无竞争领域的终极绝招


其实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点进入无竞争领域的办法很简单,加一加减一减,换换脸都能够进入无竞争的领域。


在1979年之前,大家都认为录音机的组成部分应该包括:磁带盒、录音模块、播音模块和喇叭。但是索尼创始人之一井深大不走寻常路,要求公司开发一款新产品,必须减掉录音模块和喇叭。不能录音的录音机?没有喇叭的录音机?这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在一开始就让公司上下都懵了,大家觉得井深大疯了,这样的产品根本不会有市场。万万没料到,新产品推出两个月就卖了5万台,之后的全球销量甚至超过了2亿台。这款划时代的产品就是划时代的WALKMAN随身听。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营销案例,进入无竞争领域的终极绝招

第一代随身听


再比如近几年还有一家浙江湖州的黄酒企业在产品上用另一种思路加一加减一减换换脸也成功了。


黄酒一直以来的传统都是加热饮用,或者再加点姜丝、话梅饮用,这家黄酒企业另辟蹊径,推出一款适合冰镇的黄酒,再把酒精度调低,结果大受欢迎成为黄酒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原来在夏季的时候,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冰镇的啤酒,冰凉的感觉喝下去立即就能驱除暑气让人神清气爽。所以适合加热饮用的黄酒在夏季是销售淡季,正因如此,这家黄酒企业巧妙的换换脸、加一加减一减把产品口味调淡,把酒精度降低,再提出适合冰镇饮用的口号,立即就进入了无竞争领域获得了成功。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营销案例,进入无竞争领域的终极绝招


除了国内企业,国外品牌这种案例也很多。美国有家洗衣液公司想研发创新产品,用的也是加一加减一减换换脸的方法。首先这家公司的研发人员列出产品的组成部分。洗衣液的组成部分有三样:用来去污的活性成分、香精和增加黏性的黏着液。然后大胆的把洗衣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活性成分去掉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洗衣液中只剩香精和黏着液了。这样的产品还能洗干净衣服吗?


答案很明显,这歌产品已经不是洗衣液了。这样的产品还能获得竞争优势吗?这家公司的营销人员非常厉害,把一款没有洗衣功能的洗衣液变成了畅销产品。


原来活性成分虽然能洗净衣物,但也会损伤衣物,导致掉色,所以去掉活性成分后,衣服的使用寿命会延长!有的衣服其实并不脏,清洗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衣服看上去更新。生活中大家如果买了高档的大品牌服装,往往穿的很少而且很爱惜,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脏,并且这样的衣服都是很昂贵的面料制作的,最怕被洗衣液中的活性成分伤害。这些需求的人正好就是这款新产品的目标顾客。


可是,按照行业规定,洗衣液必须含有最少剂量的活性成分。怎么办?这家公司的总裁灵机一动:那就不叫洗衣液,新产品叫"衣物清新剂"吧!


最后没有去污成分的洗衣液——衣物清新剂大获成功,后来宝洁公司也模仿了这款产品。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营销案例,进入无竞争领域的终极绝招

衣物清新剂

把这种进入无竞争领域的方法用到极致的其实还有3C行业,比如摩托罗拉用减一减换换脸的绝招,发明了没有键盘的手机MANGO,也就是儿童手机,只能接听,不能拨打。后来被中国的山寨公司模仿,出现了儿童手机、儿童手表,在中国创造了百亿级别的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