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變化!今年不要在公司談論這些話題,否則你很可能會被辭退

職場上有很多潛規則。平時工作閒暇之餘,或班後酒桌上小聚時,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因好奇而多嘴,有些話更不能隨意亂說,諸如領導的隱私,同事的收入等等。否則,領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年年歲歲花人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新年一過,今年又增加了若干個話題禁區。今後說話可要注意了,一旦你多次誤闖話題禁區,就會出現嚴重後果。比如,當你正在潛心工作,正為自己幫助公司創造了巨大效益而沾沾自喜時,卻莫名接到辭退通知。

職場新變化!今年不要在公司談論這些話題,否則你很可能會被辭退

首先,職場上最觸碰不得的話題地雷,就是學歷造假問題。

自從娛樂界傳出演員翟天臨的博士學位造假問題,八卦界颳起了好長一段時間沙塵暴,硬生生的把那個聲震影視界、顏藝俱佳、深受廣大老中青婦女愛戴的著名演員搞得土頭灰臉的,以至於現今仍銷聲匿跡,遠遁地下。

實際上,學歷造假根本就不是個事兒。早些年的“五大”學歷教育,以及隨後的在職學歷教育,實施的都是寬進寬出政策。尤其是在職教育,對很多人而言,實際上就是花錢買證。幾十年下來,全國估計也有數百萬人拿到了在職學習得到的畢業文憑。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平時在課堂上認真聽課,期末潛下心來複習考試,畢業前一門心思完成畢業課題?究竟有多少人名副其實,才副其證?一些高校貪圖錢財,簡直成了合法的文憑批發點!這種文憑,我們姑且稱之為“偽文憑”。

再看看那些在職學習的企業領導們,大多是中年人,既要忙於工作,又有家庭重擔,哪裡還有上課學習,撰寫論文的時間?但是人家硬是按期畢業,輕鬆拿到了本科文憑、碩士文憑、博士文憑,事業、家庭、學業三不誤。其中的露天秘密,路人皆知。很多人是不是通過和翟前博士一樣的方式獲得文憑,當事者自己心裡明鏡似的。

與龐大的偽文憑持有者隊伍相比,翟前博士事件不過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前博士事件被媒體曝光,實在是他時運不濟,運氣太差,被他的粉絲誤殺而已。

前一段時間媒體的炒作,讓職場上的那些位居領導崗位上的偽本、偽碩、偽博們,心驚肉跳,唯恐自己晉升用的學歷問題被翻查出來而身敗名裂,好在數月過去,現在終於風平浪靜。此時,如果有人不識時務,腦洞滲水,膽敢在公司裡炫耀985名校學歷,嘚瑟自己的海外留學背景,再次驚嚇領導們柔弱的小心臟,想想看,你的上司會有怎樣的反應?他還會無視你的存在嗎?還會讓你存在麼?

職場新變化!今年不要在公司談論這些話題,否則你很可能會被辭退

另外,閒談絕對不要談及論文抄襲問題。

中國人抄襲論文,或論文造假,到百度裡查一下,就會知道,那是和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一樣,是世界出名的,而且常常是世界大師級別的抄襲,諾貝爾獎級別的造假。

前幾年,企業裡評聘職稱有個硬指標,那就是要發表一定數量,並且具有一定水平級別的學術論文。隨著這些年來職稱職務化,優先獲得職稱評聘的並不全都是那些在一線工作的科研技術人員,而是那些具有行政職務的年輕領導們。他們高高在上,熱衷於攀附,根本沒有時間從事技術科研工作,根本寫不出科技論文來。於是乎,網上論文代寫行業應運而生,且生意火爆。那些靠抄襲論文、論文造假獲得技術職稱的年輕領導們,最忌諱別人談論論文發表一類的話題,那些論文抄襲、論文造假、論文代寫等字眼,儘管談論的是網上的新聞,而且是私下閒談,也讓其如坐針氈,忐忑不安。

現在,隨著企業職稱評聘工作的改革,職場評聘已經不再需要發表論文這項硬指標了,論文造假問題已經成為歷史,造假的領導們也安下心來。但此時,如果有人居然談及這個本應被大家遺忘的話題,領導們的神經就會重新緊張起來,血壓又要直竄上去。一旦領導們知道了你在背後觸及這個話題,你的座位上就會出現一雙三寸金蓮,今後你的職場生涯就會度日如年了。

本文由企業趣談原創,閱後請您轉發,並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我們互相交流,共同成長!

職場新變化!今年不要在公司談論這些話題,否則你很可能會被辭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