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發展史(一):緣起

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新型學科,它並不像其它學科一樣呈螺旋上升式發展,而是經歷了跌宕起伏的發展。自1956年,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後,人工智能在至今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三次高潮,兩次低谷。目前,我們正經歷第三次高潮。

人工智能發展史(一):緣起

人工智能的先決條件

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一批科學家開始探索建立人工大腦的可能性: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為人工智能提供了算力支持;1948年,諾伯特·維納提出了控制論,為機器內通信控制奠定了基礎;1950年,英國數學家圖靈提出了驗證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被稱為圖靈測試。即將測試者(人)和被測試者(機器)分開,通過一些裝置向被測試者隨機進行提問,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無法區分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麼就說這個機器具有了人類智能。圖靈預言,到2000年將有足夠智能的機器通過該測試。令人遺憾的是,在過去的60多年,全球還沒有一臺機器真正通過圖靈測試,直到2014年6月,英國雷丁大學的一臺超級計算機模擬一個13歲的小孩巧合通過該測試,這個時間被圖靈的預言時間晚了15年。可見,相對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並沒有取得突飛猛進的成就。

有這樣的三個成果做基礎,科學界就具備了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的條件。

達特茅斯會議

到了1956年8月,一批科學家,包括達特茅斯學院的數學教授麥卡錫、信息論的創始人克勞德·香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等專家聚集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討論如何用機器來模仿人類的智能,會議開了兩個多月,雖然並沒有達成普遍共識,但有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為討論的內容起了一個名字——人工智能。

所以,1956年也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