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蒙古族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

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塗繪山、水、花哉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繫有小鐵環。

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舞時,左手橫握鼓柄,


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滾秀球”等。顧名思義,這此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

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回旋,帶有雜技色彩。

四子王旗的蒙古族太平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