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燦爛的絲路文化,繁忙的中西方雙邊貿易,如果說第一次世界經濟文化大連接的話,那非絲綢之路莫屬。

而河西走廊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在千百年來風雲激盪的歷史變遷中,擁有著無數動人心絃的故事。

今天從它的時間起點開始追溯。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絲綢之路

1 傲嬌的帝王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年僅十六歲。和所有歷史上能建立豐功偉業的帝王一樣,漢武帝是一位精力充沛、深謀遠慮、並擁有偉大抱負的帝王。

經歷了“文景之治”之後的漢帝國,彼時民生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國力充沛。

但帝國來自北方的隱患,始終像是懸掛於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維繫劍的繩子僅僅是“和親”的柔弱女子,與帝國每年名為贈予,實為妥協的無數財物。

年輕的帝王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躊躇滿志,儘管國內還有外戚勢力,儘管權力還不夠穩固,但他早已在心中暗下決心,要解決掉匈奴,沒有人可以威脅他的帝國!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影視劇漢武帝青年

或許是上天的眷戀,即位後不久,漢武帝劉徹便得到了一個對付匈奴的有利消息:在廣袤的西北方,祁連山一帶,那裡有一個叫“大月氏”的民族,他們曾被匈奴驅逐出境,但他們始終牢記此仇並有志於重回故土,希望能得到盟友,聯合復仇!

聯合復仇,漢武帝的心中為這個消息,燃起了熊熊的烈火,大月氏也是他當時在幽暗的天際中,看到的一點孤芒希望。

於是稱帝三年後,漢武帝招募使者西行尋找大月氏,力求商討聯合共破匈奴。

這是一個傲嬌的帝王,他還帶著少年人特有的倔強不服輸,他還因著祖先兵敗被圍的屈辱而心中時刻積攢著力量,正是這份心志驅使著他,在匈奴的問題上默默忍耐而又堅定強硬。

對付匈奴的路途上並不順利,他派出的使臣不久便杳無音訊,對匈奴改變的軍事計劃,前期也並不十分奏效。

但這份從年少時就積攢著的力量,始終在繼續積攢,直到多年後迎來第一位打勝匈奴的將領,直到多年後熟悉瞭解西域政治地理軍事形勢的使者歸來。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匈奴騎兵

2 出色的使臣

公元前126年,四十歲的張騫回到了漢朝的都城長安,距離他上次離開長安已是十三年之久。

遙想當年,年輕帝王雄心壯志的招募使臣時,張騫二十七歲,二十七歲在古時已是人生過半的年紀,留給他能建功立業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做了多年小吏的張騫,敏銳的察覺到這次西行使者的招募,會是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機會,還好他抓住了。

離開長安的那天,他的心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預設,但大概率不會想到,他率領的使團,剛剛踏入河西走廊,即遇到匈奴騎兵,使團一百多人統統被俘,無一倖免。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張騫出使西域圖

或許是匈奴人想從張騫這裡得到關於漢朝的情報,他們並沒有殺掉張騫,反而企圖同化張騫,給他居所、給他妻子,讓他在匈奴長久地居住生活。

我一直在想張騫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獨特的人格魅力。

在匈奴被俘期間,他一方面堅定自己是漢朝的使節,不卑不亢,不肯改做匈奴人;另一方面,在長久的相處中,匈奴人居然很喜歡他,會送給他打來的獵物,對他與匈奴妻子所生的孩子也照顧有加。

溫和的堅定或許總是比較動人,張騫在匈奴被留了十年,就在匈奴人放棄對他的同化與監視時,張騫果決的帶著僅剩的一名使團成員——堂邑父,逃離匈奴踏上出行西域的路途。

其實在漫長的被俘生涯中,他完全可以放棄出使西域,畢竟他已經見識了此行的兇險;或者,十年後有機會逃離在匈奴被監視的日子,他可以選擇隱姓埋名終老此生。

但,他沒有。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塔克拉瑪干沙漠

3 多彩的西域

星空格外璀璨的廣漠戈壁中,有一個人坐在一棵枯樹下,他眺望著東方——他來時的方向,在每一個可以獨自回味的夜晚,踟躕徘徊,然後對著北極星下定決心,默默等待著,準備著。

所以那個機會到來,他毫不猶豫的把握住了。

按著他心中堅定了無數次的信念,離開長安的十年後,才真正的踏上了出使西域的道路。

這條道路比被俘匈奴更要艱辛,張騫他們穿過了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這樣的徒步旅程對於現代人簡直無法想象。

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終於找到了大月氏。可惜的是大月氏部族已經在當地安定了下來,開始了農耕生活,他們已經無意東歸,並不想發動與匈奴的戰爭。

或許當時的張騫感到了命運的捉弄,或許他的心中翻起無數的波濤暗湧,但那些都已不可知。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張騫出使西域地圖

歷史的記載中,張騫又前後抵達大宛、康居、大夏、烏孫等西域數國,足跡遍佈中亞和西亞,似乎聯合討伐匈奴的目的並未達成,可是這段經歷使得張騫瞭解了西域各國的地理、政治、經濟、軍事、風土人情等情況,更是在大宛發現了汗血寶馬——為漢朝建設強大的騎兵提供了基礎條件。

受君之託,終君之事。儘管軍事聯盟並未建立,但是帶著對西域諸國的瞭解,張騫決定儘快返回長安,將西域的情況向漢武帝報告:在帝國的西方,有著多彩多姿的各種國度!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汗血寶馬

4 帝國的博望

為了避免遇到匈奴軍隊,張騫他們改變了路線,計劃再次翻越帕米爾高原,通過青海羌人區,經于闐、鄯善返程。不幸的是再次被俘。

被俘後一年多,張騫再次找到機會帶著他的匈奴妻子和堂邑父,三人出逃成功返回長安。

十三年後,再次見到漢武帝時,當時年少的君王也已人到中年。

張騫講述了他所見到的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並呈上繪製的地圖,堂上的君王與堂下的大臣,無不對張騫的描述著迷、振奮、期待。

漢武帝對張騫的西域之行,大為肯定和讚賞,封張騫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為奉使君。

河西走廊 1:漢武帝與張騫的約定,一個傲嬌一個堅定

西部風光

後來,漢帝國建立了強勁的騎兵,大破匈奴,張騫被封“博望侯”,並在後續有機會再次出使西域。

“博望侯”,是對張騫徒步萬里、艱難跋涉,拓寬帝國視野的表彰,也是漢帝國對西域各國的積極態度。

開放的漢帝國將廣博瞻望的目光投向西方,從此河西走廊作為通向西域各國的必經之路,開啟了它在歷史上熠熠閃光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