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減產預期利好,甲醇反轉是否可期?

OPEC減產預期利好,甲醇反轉是否可期?


今日甲醇主力2005合約低開後高走拉昇,尾盤收盤大漲2.25%,似乎並沒有受到隔夜美油的10%跌幅影響,而從消息面來看,美油收盤後OPEC+會議已經達成減產1000萬桶/日的協議草案,後續能否執行仍然是個問題。不管原油後市如何演繹,關注甲醇自身的基本面也是比較重要的,當前國內已全面復工,關注甲醇的下游需求能否迴歸,將是09合約行情的重點。

消息方面,北京時間週四(4月9日)22:00,OPEC+會議如期於線上舉行,各國能源部長紛紛與會。雖然OPEC+各國達成了減產協議草案,但由於會議沒有討論減產2000萬桶/日的情況,令市場信心明顯遭受打擊,油價在盤中飆升後跳水,但在北京時間凌晨05:03 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草案,確認自2020年5月1日起減產1000萬桶/日,首輪減產為期兩個月;7月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OPEC+減產協議草案內容:俄羅斯和沙特將於5-6月各減產250萬桶/日;伊拉克將於5-6月減產106萬桶/日;阿聯酋將於5-6月減產72萬桶/日;科威特將於5-6月減產64萬桶/日;哈薩克斯坦和尼日利亞將於5-6月各減產約40萬桶/日;而非歐佩克+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挪威的減產配額將於今日決定。今日簽署的減產協議有效期至2022年底,但需在2021年12月經歷一次重新審議。雖然減產協議草案達成,但當前過量的日產量,已超出當前市場的需求,在海外疫情持續的背景下,依然難以使原油價格出現反轉的可能,未來大概率仍為跌價磨底為主

現貨方面,內蒙古甲醇報價為1470元/噸,魯南報價1665元/噸,江蘇報價1750元/噸,河北報價1625元/噸,河南報價1675元/噸,內地價格較為穩定,西北與沿海報價均上漲約30元/噸。海外甲醇市場依然受原油下跌及疫情的雙重影響,需求繼續萎縮,東南亞CFR報價在182.5美元/噸,依然維下行趨勢

供應方面,上週國內甲醇企業周均開工繼續增加,周均 71.76%,下滑 0.90 個百分點,國內企業總開工為 72.37%,環比下降 0.45 個百分點。就各地開工情況來看,華東、華南及東北均維持前期;山東、華中、西北及西南開工下滑具體來看:魯西、 豫北、鶴煤、兗礦榆林二期、內蒙古世林、金誠泰、 陝西渭河煤化、咸陽化學、雲南解化、卡貝樂陸續停車;而華北開工較上週上行,定州天鷺 12 萬噸重啟。二季度需關注寧夏寶豐二期220萬噸/年的投產進度,如正式投產會對內地供應形成較大壓力。隨著春檢的來臨以及部分地區生產利潤仍處於虧損狀態,非一體化產量預估將有所下調,預計4月份迎來庫存拐點,5 月份維持小幅去庫

而外盤負荷方面,目前僅中南美部分長停以及歐美部分檢修計劃,而東南亞及中東開工率仍高,4-5 月進口量仍然將維持在95萬噸附近的進口量級高位預估。另外,前期伊朗限氣檢修在 2 月底基本結束,折算到到港會在 4 月有著明顯的提升,而是近期印度的封港,將會有一部分的印度甲醇轉港至大陸,4月份預計投料的伊朗新裝置 busher 與 KP將繼續增加海外的產量供給,二季度海外的供給量將持續壓低海外甲醇價格。

庫存方面,截至2020年4月2日,華東、華南兩大港口甲醇社會庫存總量為 76.45 萬噸,較上週小幅增加 0.1萬噸,沿海甲醇總庫存庫存為112.75萬噸,可流通貨源預估35.6萬噸。太倉走貨量明顯提升,疊加疫情下海外到港甲醇船隻的審查和監管較為嚴格,延長了進口船貨的卸貨週期導致累庫整體放緩,緩解了短期庫容緊張的局面。

需求方面,傳統需求開工漲跌互現,甲醛開工變動不大,基本維持在前期水平。二甲醚、DMF 開工略有 下滑,醋酸、MTBE 及烯烴開工出現增加。烯烴方面,我國甲醇制烯烴開工在 77%,較上週小幅增加 3%,沿海MTO裝置也逐步結束檢修,負荷還有一定提升空間,整體來看傳統下游依然不太樂觀,隨著下游產品開工率的提升,整體需求最差的時刻已經過去。

觀點小結:當前下游需求和開工率仍有增長的空間,隨著國內已經全面復工,下游需求有繼續增加的動力,產能裝置4-5月份進入春檢,產量有一定減少預期,壓力開始減小。而海外貨源維持低位,進口壓力扔大,隨著近期甲醇的反彈,利潤有所回升。現階段原油主導行情的邏輯,後續將逐漸轉變為需求端的是否能會恢復到正常的需求拉動邏輯,但整體來看基本面暫時依然不具備反轉的可能,期貨端操作追高需謹慎

■文章部分數據來源於南華期貨,國信期貨,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