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18章,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是對仁義的否定嗎?

《道德經》有103種版本。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或者因為當時社會思想所改編,因此,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是三個最重要的版本。只讀任何一本都會存在讀錯的可能,讀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讀才能兼聽則明,才能真正讀對老子。

《道德經》 18章,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是對仁義的否定嗎?

王弼本《道德經》 18章【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帛書版《老子》62章【原文】: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忄央)出,案有大偽(偽)。六親不和,案有畜茲。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楚簡版《老子》甲乙丙簡【原文】: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道德經》 18章,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是對仁義的否定嗎?


①案與安,這裡一般主流是將安解釋為“乃”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於是。

②(忄央)與慧,(忄央),馬王堆整理組校,從心、史,乙本作“慧”,通“慧”,意指見識、智慧。

③知(忄央)出,案有大偽(偽),整句在楚簡中無,可能後世添加。

《道德經》 18章,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是對仁義的否定嗎?

這一章三個版本都有,正好體現了道德經隨時代不同有過改寫和添加。王弼本將安去掉,筆者猜測可能是後世老子體系為了和儒家體系對抗,有意使道德經對儒家仁義學說形成批判而改。但這樣也降低了道德經中“道”的理念,其實筆者認為“道”是萬物的源頭,仁義學說作為人類群體對行為的自我定義,也包含在“道”之內,兩者不存在對比關係,而是保護關係。筆者現在將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參照楚簡版《老子》解讀:因為人們沒有能力依據“道”的規律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於是便出現了按照人類群體自我行為定義的道德體系“仁義”,當六親(《漢書》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不和睦,於是便出現規範行為的定義“孝慈”。當國家出現混亂奸佞,於是便出現了被定義為正直、忠心得大臣。

這一段和道德經第二章的思想很接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不但是對立統一思想,更是一種超脫人類群體,看待事物的思想,認為美、醜、仁義、忠、孝都是人類對事物的定義,是因為廣大群體一致規定了醜、惡、不忠等對整個群體利益產生不良影響的行為,才有的定義。從側面強調了“道”最高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