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怎雷水族村寨

位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

民族文化原生態保留得十分完好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世居地少數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壯、瑤、滿、白、蒙古、羌和土家等17個。

不過日常出鏡率非常高的主要是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一是人口多,二是地域廣,所以接觸也多一些。

但是水族全國總人口也才40萬左右,以水族命名的地方只有一個三都水族自治縣。

但是水族卻是少有的能有自己文字系統的少數民族。瞭解水族文化和體驗水族風情,最好的地方就是三都水族自治縣,而怎雷是一個民風淳樸、文化原始的水族村寨。

喜歡民族村寨風情,又看膩了成熟民族村寨景區的驢友們可以到處一遊,只是現在配套設施還不是很完善,吃住行等接待方面不是非常豐富,但是可以讓你深入體驗水族村寨的生活和風情。

目前建議相對資深的玩家自駕遊,如果普通驢友最好結伴自駕。

去怎雷只有一條路,是一個盤桓在崎嶇山澗裡的陡峭山路。有40度的大坡,有360度的轉角。路是剛修的水泥路,雖然驚險,但一路的美景卻是讓人留戀不捨。從都江鎮盤旋而下,到山底,便是一泓清澈碧綠的水域,這是都江鎮的飲用水庫。再盤旋而上,就到了怎雷。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怎雷村現有傳統民居建築200餘棟,傳統禾倉建築111棟,規模較大,具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少數民族文物價值。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怎雷村的傳統民居形成在清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曆史。村子建在半山坡上,因為山高坡陡,村子被高高地託舉在坡峰上,從遠處看,高聳入雲。村前是懸崖峭壁,河溝深幽,蜿蜒南去的都柳江,留下一河的清澈。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村裡古樹成蔭,梯田層層,與青瓦老屋互為襯托,交相輝映。200多棟吊腳木屋,高低錯落,恢宏氣派。看似擁擠不堪,實則層次分明,互不遮擋,整個村寨形似鬆散卻又氣韻相連,古樸生動。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村裡都是山地,無法進行機械化生產,至今還是用牛耕地,鐮刀收割,肩挑背扛,刀耕火種。村民們出門必帶的老三樣就是:鐮刀,火種,扁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村裡的女人們除了繁重的農活外,還要紡線織布,手工縫衣做鞋。馬尾繡、蠟染是她們在悠長的生活實踐和特定的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手工技藝,已經被收入中國非遺名錄。男人則以銅鼓舞、古瓢舞、古樂等代代傳承。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這些古老的習俗,在該村均保留在極其“原始”的狀態下。每逢節日,村裡都有隆重的展示。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村子周圍峰巒疊嶂,植被豐富,時常雲霧環繞。在村子後面的山頂上放眼望去,群山起伏蒼茫,山壑裡雲海翻騰,怎雷村被轟託得如同仙境。

對於遊客的來來去去,村民們只是友好地對你笑笑,自顧自的忙碌著。似乎連那點好奇也收斂著,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天天,一年年。

每日一景第二期:水族村寨|怎雷——至今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